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探索論文
一、 知識經濟與人力資源的關系
美國經濟學家羅默和盧卡斯提出的新經濟增長理論認為,知識積累是經濟增長的一個內生的獨立因素,知識可以提高投資效益,知識積累是現代經濟增長的源泉;特殊的、專業化的、表現為勞動者技能的人力資本者才是經濟增長的真正源泉。這些研究引領人們對知識與經濟的關系產生了全新的認識。1996年,世界經合組織發表的《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報告,把知識經濟定義為建立在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之上的經濟。這預視著人類的發展將更加倚重自己的知識和智能,知識經濟將取代工業經濟成為時代的主流。一般認為,“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是一種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經濟形態;創新是知識經濟發展的動力,知識和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是最為重要的資源。知識經濟有諸多特征,但最為重要的是資源利用智力化。“勞力資源經濟、自然資源經濟、智力資源經濟”是人類社會經濟三個發展的必要階段,是資源配置的集中體現。而知識經濟是以人才和知識等智力資源為資源配置第一要素經濟,如何管理與開發這一資源,是更好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進入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高度發展,使得國內國際經濟形勢日益復雜化,企業間愈來愈激烈的競爭越來越集中在了人力資源上,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人們對人才是企業競爭的根本,有了人才,資本才得以向企業集中,企業在競爭中才能得勝的觀念認識更為深刻。人力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的理念已經確立。企業家或企業的管理者,已經充公認識到人力資源對企業生產經營和企業競爭力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因此,管理者已經把人力資源的管理與開發,提升到了決定一個企業最終成為所有競爭優勢的來源的位置。
二、 人力資源的本質是人力資本投資
如前所述,人力資源也是投資,投資就要有收益并伴隨著風險。這是我們所熟知的,因為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人力資源的投入已經成為企業支出的最大部分之一。有關數據顯示,我國雖然是發展中國家,但其人力資本支出已經達到了26%以上。這就促使企業家對人力資源觀念的改變,并運用到了企業人力資源建設之中:即除了考慮為獲得人力資源而需支付現值,還將其帶來的長期收益作為衡量人力資本支出的重要依據。也就是說,企業家已經把人力資源的成本作為投資在謀取回報。隨著產品中所包含的科技含量的增加,企業家們對于知識與利潤關系認識的加深,對于知識創造價值的意義更加認識深刻,于此,他們對于能夠將知識轉化為價值的執行者――人才,就給予了最大的關注與渴求,瘋狂挖人才的成本也就規劃到了企業投資的一部分。更有甚者,企業家把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率作為衡量企業人力資源政策優劣的標準。由此可見,人力資源的本質是人力資本投資,其在產品研發和管理體制上將推動企業進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 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關系
人力資源管理不僅僅是管了一些員工,一些人,而是預測這些員工,這些人的經濟效能的。也就是組織人力資源需求,如做出人力需求計劃,招聘選擇人員,對所選擇人員進行有效組織,進行考核績效支付報酬,制定有效激勵、結合組織與個人需要進行有效開發等,通過以上措施實現最優組織績效。由此可見,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重在以人為中心,既有傳統人事管理工作內容,更有現代企業戰略和生產經營目標的制定。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從人的自然屬性出發,尊重其活的、有生命的資源屬性,遵循智慧性、觸動性、再生性、周期性的特征,在重視經濟活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基礎上, 研究生產經營過程中人(人力資源)與事(物質資源)的相互適應性和協調性,從而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的巨大效能。這就是人力資源開發中要做的主要工作。對于一個企業來說,人力資源的開發主要指對人力資源的培養。也就是注重人力資源的動態變化信息,結合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培養其相應的技能或知識。按照現代人才培養的原則,企業要從關心人、尊重人、發展人的潛能出發,用科學的人道的方式培養員工,尊重其人格和選擇, 幫助其完善自我,在企業的發展中實現個人的人生目標和價值。
四、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的措施
現代企業,在知識經濟條件下,產品的更新換代和創新是企業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關鍵。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在人才,在于人力資源的質量。因此,為了更大限度地提高物質資源的利用率,使各種有限資源得到最佳運用,企業必須盤活競爭的新資源――人力資源。
1、調動人力資源的積極性,避免人才浪費。
企業以一定的標準招聘來的員工都是有才華的,管理者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合理使用人才,善用人才,以最大可能地發揮其聰明才智,為企業的發展壯大做貢獻。這就要管理者轉變人才觀念,凡能力符合崗位需求,能勝任崗位需要,就是企業的人才。以這種觀點來審視企業的現有員工,會發現企業內部有許多自有人才,只要善于利用,就會節省人才招聘成本。在用人上不要盲目追求高學歷,以降低人力資源的成本,同時也避免了人才的浪費,做到了人盡其材,更好地促進了企業內部人才的培養。
2、加強人力資源的教育培訓,提升現有人力資源的知識技能。
通過教育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是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的重要途徑。這已經為研究者所證實。因此,企業要確立人力資本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比物質資本的增加重要得多的理念,加大對員工的教育和培訓,以最有效地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企業人力資本增值的有效率。這就要求企業要把教育培訓員工作為一件大事來抓,加強管理培訓工作,如企業文化教育、崗內培訓、崗前培訓、轉崗培訓等,以促進教育培訓工作有序而實效地進行。
3、建立客觀、公正的績效評估體系,形成公平競爭的企業文化環境。
從現代管理學的角度看,績效考核評價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
企業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謂績效考核就是按一定的標準,采用科學的方法,評價員工對本職工作的履行程度。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績效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必須圍繞其經濟發展的目標確立,特別是在知識經濟的條件下,考核評價的原則必須與實現工作成果的最大化和組織效率的提高結合在一起,建立先進、科學的量化評價方法,以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使企業在市場激勵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企業要在選人、育人、用人、留人等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工作中,構建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人才選用機制,完善機構設置,形成公平競爭的企業文化環境,更好的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員工利益與企業利益的協調發展。
【知識經濟條件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探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