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古代漢語知識點總結

時間:2018-04-26 12:18:07 古代漢語 我要投稿

古代漢語知識點總結

  一、從時代看:

古代漢語知識點總結

  漢代:毛傳;孔安國注《尚書》;高誘注《戰國策》《呂氏春秋》《淮南子》。王逸《楚辭注》 魏晉南北朝 :魏王弼《老子注》、晉郭象《莊子注》;三國時韋昭《國語》;劉宋裴駰《史記集解》;郭璞《爾雅注》。

  唐代:孔穎達注五經包括周易 尚書 詩經 禮記 春秋左氏傳 ;李善注《文選注》,顏師古注《漢書集注》。陸德明《經典釋文》注音 張守節《史記正義》

  宋代:朱熹《周易本義》《詩集傳》《論語集注》《孟子集注》《楚辭集注》。

  清代:乾嘉學派:《說文》四大家;高郵王氏父子;注釋廣,質量高。

  從作品看:

  詩經:毛詩 鄭箋 孔疏 詩集傳 (今)程俊英《詩經注析》

  論語:何晏集解 皇侃義疏 劉寶楠正義 (今)論語集釋 論語譯注

  左傳:杜預注 孔穎達正義 (今)左傳譯注

  世說新語:劉孝標注 余嘉錫箋疏

  史記:三家注(裴骃集解 司馬貞索隱 張守節正義)

  漢書:顏師古注

  李白:王琦注

  杜甫:仇兆鰲《杜少陵集詳注》

  十三經注疏 后人把這些注和疏加上唐陸德明《經典釋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書,通行的《十三經注疏》

  1周易正義:十卷,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

  2尚書正義:二十卷,漢·孔安國傳,孔穎達正義

  3毛詩正義:七十卷,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

  4周禮注疏:四十二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周禮 儀禮

  5儀禮注疏:五十卷,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6禮記正義:六十三卷,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7春秋左傳正義:六十卷,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8春秋公羊傳注疏:二十八卷,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9春秋榖梁傳注疏:二十卷,晉·范寧注,唐·楊士勛注

  10論語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 孝經 爾雅

  11孝經注疏:九卷,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12爾雅注疏:十卷,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13孟子注疏:十四卷,漢·趙歧注,宋·孫奭疏

  二、古注的類型

  詁、訓:解釋字詞。古人對訓、詁往往不作嚴格區分,還常連作書名,如漢張衡有《周官訓詁》(已佚),南宋錢文子有《詩訓詁》等等。

  傳:傳述的意思。秦漢之際,把儒家的“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稱為經,把解釋經的叫傳。例如毛傳;孔傳。“春秋三傳”與一般的注釋有所不同。

  箋: 意為“箋識”,補充、訂正。東漢時鄭玄在《毛傳》的基礎上,又作了進一步的闡發和補充。后來所謂“箋注”“箋證”只是注解的意思。

  注:大約從東漢開始,對古書的注解不稱“傳”而稱注。還可以是對古書注解的通稱,如《十三經注疏》就包括毛傳、鄭箋。

  疏:是相對于“注”而言。它既解釋古書的正文,也解釋古書的注。如《詩經》鄭玄注,孔穎達疏;《莊子》郭象注,成玄英疏。

  正義:“解釋經傳而得義之正者”。“疏”也可稱正義,如孔穎達的“五經正義”。但正義有時也不一定是疏,如張守節《史記正義》就是注而不是疏。

  章句:“離章辨句”的省稱,除解釋字詞外,還分析古書章節句讀,串講文章大意。比如趙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辭章句》。

  集解:集解是匯集各家的注解,有時也參以己意,如何晏《論語集解》。

  音義:以注音為主,有時兼有簡單釋義。也稱音訓、音詁、音注等,如陸德明的.《經典釋文》。 曰、為、謂之:一般是兩個以上連用并舉,用來辨析意義相同相類的詞語之間的細微差別。被釋詞放在解釋性的話的后面

  謂:主要用在以狹義釋廣義、以具體釋抽象,以分名釋總名的情況下。

  猶:往往是用同義詞或近義詞來解釋,或者是以今語釋古語,以常用詞釋非常用詞,而含義并不完全一致。

  之貌、貌:一般用來解釋表示某種性質、狀態的形容詞,相當于現代漢語的“的樣子。 之言、之為言:一般都是用來聲訓,即用與被釋詞的聲音相同或相近的詞來進行解釋,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意。

  注音:直音;反切;讀若、讀如;讀曰、讀為;如字

  形訓—以形說義:通過對漢字形體結構的分析,去探求造字時的基本意義或解釋漢字所記錄的詞的本義。

  聲訓—聲訓就是因聲求義,是一種利用聲音線索探求和貫通語義的訓詁方法。它在形式上往往表現為取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解字(詞)。

  義訓—義訓是直接陳述語義不借助于音和形的一種訓釋方法。

  三、古書標點的要求:

  1. 語句能夠講通,不點破。

  2.語意切合原文語境,切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

  3.符合古人語言表達習慣。

  3.古書標點的基本方法

  1.參考特定詞語 (P574)

  虛詞例:句首:夫惟;蓋;且夫等;句尾:者,也,矣,焉,乎

  數詞例:(見上文) 一般順序詞語對話例:曰、云、問、答、言、對等。注意引文截止的地方。有的沒有前導詞,

  2.參考特定句式

  感嘆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倒裝句:姜氏何厭之有

  判斷句:是社稷之臣也

  反問句: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其是之謂乎

  固定結構:何以 不亦乎 以為 得無乎 所以者

  3.參考特定文例 :修辭手段中的互文、對偶、排比等,詩歌、散文、駢文的不同特點,語言文化常識等,都可以借助參考。

  古文今譯就是把古書里的文言文在盡可能保持原來意義和語言風格的前提下,用準確通順的現代漢語表述出來。古籍整理,繼承文化遺產,是訓練和檢驗學習成果的重要手段 古文今譯的標準

  信:忠實原著--準確 達:通達流暢--通順 雅:典雅優美--規范、優美

  直譯:就是忠實于原文,在正確理解原文和具體詞語的基礎上,盡可能按照原文句子的結構、語序、意義以及言語風格進行翻譯。

  意譯:就是在不違背原文意思的前提下,按照原文的意思用比較準確的現代漢語將其翻譯出

  來,這就叫意譯。

  具體要求1.字詞:每個字詞力求落實,多直譯,少意譯。

  2.在句法結構和詞序方面,應盡可能直譯。古今不同的語法形式,可按現代漢語的表達方式予以轉換。

  3.古文中的修辭手段,今譯時應根據具體情況處理。

【古代漢語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1.古代漢語句子知識點歸納

2.古代漢語試題附答案

3.古代漢語文化常識

4.古代漢語試題及答案(1)

5.古代漢語試題及答案(2)

6.古代漢語練習試題及答案

7.古代漢語試題及答案(6)

8.古代漢語模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