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試卷及答案(一)
《教學設計》試卷及答案(一)
一、選擇題
1.學校意義上的“教學”可以理解為:教學是以課程內容為中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開展的( )。
A.學習活動
B.讀書活動
C.互助活動
D.體育活動
二、填空題
1.“系統”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和制約的成分或因素,為達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標而組成的( )。
三、簡答題
1.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四、實踐題(教學設計或案例分析)
1.評析小學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學設計
附:《長方形和正方形》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設計:
1.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中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2.學生在了解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后能比較它們的異同。
3.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不但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初步領略一些簡單的數學思維方法。
4.通過矛盾的突現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他們的探究需求。
5.培養學生樂于參與,積極合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小朋友,前兩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知識,我們每個小朋友還回去做了一個長方體和一個正方體的紙盒,現在請大家找一找它們的面。請你從2個紙盒中任選一個喜歡的面,把它描在紙上。
有誰知道這2個面是什么形狀的?它們叫什么?(長方形和正方形)。憑你們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了它們叫長方形和正方形,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有關知道好嗎?(出示課題)
二、引發矛盾,激發求知欲
1.給圖形分類。
先請大家把學具拿出來,這些圖形里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的?你能不能把它們分分類?誰愿意上來分?
你們都同意1號圖形是正方形的對嗎?4號圖形是長方形的對嗎?現在的矛盾集中在這兩個圖形上,如何來解決這個矛盾呢?我們先把大家看法一致的長方形和正方形一起拿出來討論研究,通過學習以后老師相信大家能很好地解決這個矛盾的。
2.認識長方形的特征。
我們大家一起來仔細觀察4號圖形,看一看這個長方形的角和邊,再請大家想一想,你在觀察中發現了長方形的角和長方形的邊有什么小秘密,并把你的發現記錄在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學習紙上。(請一組同學上來邊討論邊完成學習紙)
交流:
。1)請這組的代表交流,大家仔細聽,有不同意見可能補充。
有4個直角(生)
我們也不知道,那我們就必須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要用以前你們學過的本領來試著驗證一下(試一試)你的想法是否正確。你們可以用什么方法呢?量(這是一種基本的方法),還可以用一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再來量{交流完,教師小結,大家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試著(試一試)驗證了4個角是直角(板書),并把這個發現記錄在了你的工作紙上}。
請在你發現的秘密邊上打一個☆
。2)那么對長方形的`邊你又有些什么發現?你們怎么
知道對邊相等呢?量。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折。(生書寫)強調
對折后發現綠的邊和黃的邊完全重合,這個小朋友做得很好,你能不能用這種方法來證明另一組對邊相等。我們一起來看見6號圖形,為什么說它不是長方形?你能不能用剛才我們發現的長方形的特點來驗證它到底是不是長方形?大家試一試,請同學交流,角,邊。
三、進一步探究、拓展
1.認識正方形的特征。
剛才我們通過看、想、試發現了長方形的角和邊的小秘密,愿不愿意根據這樣的步驟,自己試著學習研究正方形到底有什么秘密呢?請大家試一試。(一組上來討論完成)討論、教師板書。
2.運用學得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來判斷,解決圖形分類時所產生的問題,統一看法。
看一看2號圖形是不是正方形,你怎么知道的?這又一次提醒我們大家通過觀察以后有了自己的想法還是不夠的,你們一定要試著想辦法去驗證我們的想法是正確的才行。
剛才我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學習中你們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比較討論。
3.提高與拓展。
現在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小的正方形。請大家兩個同學合作,自己挑幾個正方形看看能不能拼成一個大一點的正方形?交流。為什么一排4個要排4排,不是排3排?如果一排3個,排幾排?9個拼正方形,如果拿掉一個,要使它還是正方形,可以怎么拿?
四、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數學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參考答案
一、
1.A
二、
1.有機整體
三、
1.
、艑W習者及其需要分析;
、平虒W內容的分析
⑶教學目標的確定和闡述;
⑷教學策略的制定與教學方法的選擇
、山虒W媒體的選擇和運用
、式虒W評價的設計
四、
1.教學設計略
2.評析: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本課教學充分體現了執教者把數學還原為學習者的經驗與活動,引導學生在“做數學”中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以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角色出現在學生中,為學生從事數學活動提供了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學生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通過看一看、找一找、擺一擺、量一量、折一折、說一說等直觀手段獲得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感性認識。學生在充分感知、觀察、比較、概括、語言表達有機結合的過程中,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逐步建構起抽象的數學知識。這樣,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數學活動中學會了數學,應用了數學,獲得了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生在“做數學”中實現了數學知識“再創造”,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培養與發展。
【《教學設計》試卷及答案(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