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詩經〉》的教學雜談

時間:2018-05-25 08:18:40 雜談 我要投稿

《〈詩經〉兩首》的教學雜談

  借助音樂創設“意境”:

《〈詩經〉兩首》的教學雜談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很容易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借助音樂語言,再現教材提供的情景,可緊緊抓住他們感情的'動情點,以情入手,以情導情,情理兼顧。如教《蒹葭》時,我就配以鄧麗君的《在水一方》。纏綿排惻的旋律,打動了學生,再現了詩歌的朦朧的詩美。

  誦讀出“美”:

  自韓愈開始,古代文學家莫不倡導吟誦,郭沫若也曾說過文學作品要“多讀、熟讀、爛讀”。在不停的誦讀中,反復揣摩、體昧,才能領會其表達的獨到之處。如在教學《關雎》《蒹葭》等詩歌時,老師就應讓學生反復誦讀,在瑯瑯書聲中感悟詩歌的意境,體味詩歌的回環往復反復詠唱之美,從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多提邏輯性問題。這類問題給予學生深入思考問題、探討本質的機會,如“《關雎》和《蒹葭》都選自《詩經》,但二者在寫法和內容上有什么異同呢?”在熟悉詩歌內容和寫法的基礎上,學生進行了求同和求異兩種思維,認識到兩首詩歌都運用了托物起興的寫法,表現了青年男子追求心上人的感想。但是前者反映出男子因相思而苦惱的情狀,后者表現了男子傾心于女子卻又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充滿朦朧之美。

  

【《〈詩經〉兩首》的教學雜談】相關文章:

1.關于《〈詩經〉兩首》教學雜談

2.《〈詩經〉兩首》教學雜談實錄

3.古詩兩首教學雜談

4.《古詩兩首》的教學雜談

5.古詩兩首小學教學雜談

6.最新《古詩兩首》的教學雜談

7.《詩經兩首》教學方案設計

8.詩經兩首教學設計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