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安徽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
一、句子默寫
默寫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
(1)補寫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6句)
①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詩經·關雎》)
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 (曹操《觀滄海》)
③____________,江春入舊年。 (王灣《次北固山下》)
④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劉禹錫《陋室銘》)
⑤_______________,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⑥先天下之憂而憂,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陽樓記》)
⑦但愿人長久, ____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
⑧________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2)默寫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頷聯和頸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綜合性學習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漢字是中國精神的凝練。中國人從孩tí時代就開始捉筆寫字,練習的是書法,打造的卻是性格與魂魄。漢字的間架結構緊而不拘,繁而不贅,寬而不松,方正園潤,啟承呼應,勾連之間斂氣凝神聚魂。橫平豎直的渾厚剛勁,蠶頭燕尾的生動瀟灑,有包裹四海之氣象、馳騁古今之豪邁。黑白相對、虛實相襯、動靜相宜、莊諧相映,飽含著深suì的哲學思想。
(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繁而不贅(______) 孩tí(______)時代 深suì(_____)
(2)語段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是“____”,這個詞的正確寫法是“_____”。
(3)根據語境,對于“打造”的解釋恰當的一項是(____)。
A.制造 B.比喻創造或造就 C.修筑,編制
(4)畫線句子運用了_______的修辭手法。
三、名著閱讀
運用你課外閱讀積累的知識,完成后面小題。
(1)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于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并不為許多人所知道。
以上文字出自魯迅的散文集《_____》,文段中的“他”是____(人物)。
(2)《水滸》的作者____在塑造那些梁山好漢時,非常注意寫出人物的個性。如寫魯智深則通過___________(故事名)表現他俠肝義膽、嫉惡如仇又粗中有細的性格。
四、綜合性學習
育才學校九(1)班開展以“約會經典”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活動中有一些問題,請你參與解決。
(1)班級推選你以班委會的名義擬寫一則邀請函,邀請王老師于3月20日下午三點到九(1)班教室參加此次主題實踐活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了便于學生借閱,班級準備建立自己的“圖書角”。面對這一建議,大家反應不一。有贊成者,有反對者。你認為贊成或反對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各說一條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語文課代表針對此次活動的結束語。其中有一些問題,請幫他修改。
(A)經典著作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構成了人類文明的基礎。(B)只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們才能看得更高,走得更遠。閱讀經典,讓經典照亮自己的人生,就仿佛是跨越時空,與人類文明史上的巨人對話。閱讀無法改變一個人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
①畫線句子(A)語序不當,應將“___”與“____”調換位置。
②畫線句子(B)用詞不當,應將“____”改為“____”。
五、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童謠歲月長
唐毅
①回老家逢著兒時伙伴,講起孩提的“玩”,我撫憶再三,一些似已淡忘的舊事,又漸漸明晰起來。②小伙伴之間,做游戲、捉迷藏、講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起“唱”童謠的時候也多,也很有趣。至今還記得一些,如《打電話》:“喂喂喂,打電話,問你的幺妹嫁不嫁?嫁給我、我不要,嫁給別人我要告。”我已忘了是怎么學會的,也不知道“嫁”的含義。但很好聽,童聲清亮,抑揚頓挫,韻味十足。
③在我的老家,童謠并不是“唱”,是念,近乎于唱,很特別。通常情況下,小孩子唱的童謠是由成年人教的,誰教呢?媽媽是最好的老師,其次是外婆。小孩子對長輩的依戀,大概也是從童謠開始的。譬如有一首:“搖啊搖,搖到外婆橋……”外婆橋在哪里呢?不知道。小孩子唱著,想象里也一定有一座古老的橋吧。
④我的外婆在我出世前就不在人世了,自然不能教我唱童謠。但別的孩子有外婆,我就可以跟著學,或者別的孩子學會之后,聽他們唱一遍,我也就會唱了。如:“老天爺,快下雨,保佑娃娃吃白米!”或者,有時回家,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拉過來又推過去,做“拉鋸”的游戲,“拉鋸,還鋸,外婆門前耍把戲;請孫孫,去看戲,沒有好吃的,青菜蘿卜也可以。”每每說到這里,我就特別想念從未見過面的外婆。
⑤童謠是童年的藍天和白云,是孩提時代快樂的歌。有時,想起兒時玩過的游戲,還有講過的話,我仍禁不住好笑。畢竟真實地擁有過,誰不是從天真無邪的童謠里走過來的呢?回憶真有意思,可以把那些美好的童真在心里重演一遍,暫時拉近距離。
⑥現在讀到一些韻味雋永的兒歌,為了不致忘記,我就要用筆記下。也真有些無奈,童謠的流傳,原本是用口的,童年時候,哪里需要用筆呢?后來我長大了,在這方面真不中用。中國的民間文學,多是以口授的形式流傳的。童謠也屬于民歌的一種。可現在一些嚴肅的新詩,常常不如童謠有意思。比如《過橫塘》:“月光光,照河塘。騎竹馬,過橫塘。橫塘水深不得過,娘子牽船來接郎。問郎長,問郎短,問郎此去何時返?”讀了這樣的童謠,我覺得它像唐詩,像宋詞,像元曲,更像一首好的白話詩。
⑦在閑暇之日,我讀童謠,總想起童年;唱童謠,就想起了童年的伙伴。不知怎么的,在成年的歲月里,童謠雖然能讓人思考,卻再也記不清楚,也念不出那樣的“味道”。有時候很讓我茫然,我的童謠,似乎還停留在故鄉的草叢間,那時記得很多,怎么現在大都忘了呢?
⑧不過,故鄉是永遠也忘不了的。但那唱著童謠的歲月,仿佛一夜之間,是真的漸漸遠去了。
(有改動)
1.文章以“童謠歲月長”為題,有什么作用?請簡述。
2.結合第②③④段概括出童謠能夠讓“我”漸漸明晰的原因?
3.從內容上和結構上簡述第⑤段畫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作者在第⑥段引用了《過橫塘》的內容,用意是什么?
5.結合全文,理解文章第⑧段的含義。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讓高鐵站點活起來
①在中國現行的鐵路運營體制下,城市高鐵站點的選址權很多時候掌握在強勢的鐵路部門手里,而非地方政府手中,即便是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也不例外。
②最初在高鐵站選址時,上海市建議將站點放在位于市中心的上海站,但鐵路部門不同意,希望站點設在上海南站,最終雙方妥協后新建了虹橋站。
③“上海還算好的,一些中小城市在鐵路部門面前幾乎沒有發言權,只能聽從安排。”一位要求匿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瞭望東方周刊》,這導致一些地方的高鐵站點規劃與城市發展需要脫節。④比如安徽皖北某市,該市的發展方向集中在南北兩個方向,南部是產業園區,北部是住宅集中區,但高鐵站最終卻落在了城市的東部,完全與現有的城市規劃方向相反。
⑤“這使得原本并不充裕的城市資源更分散,不利于城市未來的發展。”上述業內人士說,然而,多數地方政府對此并不在意,堅信只要有高鐵站就行了,“利用一個高鐵站就能再造一個新城出來。”
⑥事實證明,它們也確實是這么做的。此前有媒體不完全統計,國內正在規劃建設的高鐵新城近百座,僅京滬高鐵沿線就有15座,哈大高鐵沿線有9座。
⑦其中濟南的高鐵新城規劃總面積達55平方千米,滄州的規劃面積28平方千米,都超過了上海的26平方千米。但這些依托高鐵建起的新城,不少以賣房子為主,很多并未成功,淪落為樓多人少的“鬼城”。⑧即便拋去高鐵站點區域規劃問題不談,高鐵站本身及其站前規劃也尚有可改進的空間。
⑨國內幾乎所有的高鐵站擁有面積超大的站前廣場,看起來非常氣派,這點國外高鐵站完全比不上。國外很多高鐵站都融合在城市中,建筑不大,少有站前廣場。
⑩這些宏大的廣場在她看來并不實用,“很多乘客提著大包小包還要穿過偌大的廣場才能進到站內。”相比之下,國外一些城市為減少乘客進站時間,就直接將高鐵站建在了路邊。
而高鐵站本身,雖引進了餐飲等商業形態,但仍有待開發。鐵路部門可和專業地產公司合作,將高鐵站打造成一個復合型建筑,下面是車站,上面是酒店、寫字樓,使其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如果高鐵站的選址規劃與高鐵站周邊區域規劃乃至高鐵站本身的規劃能結合起來,那高鐵站的價值就能被充分發揮出來,真正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1.本文指出了高鐵站點建設過程中諸多不合理之處,請簡要概括。
2.文中第⑥段“事實證明”具體指什么?
3.第⑦段畫線句子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第⑨段中“幾乎”一詞能否去掉,為什么?請說明理由。
六、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問題。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下列加點字在文中的意思。
(1)走送之 走:__
(2)腰白玉之環 腰:__
(3)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__
(4)媵人持湯沃灌 湯:____
(5)當余之從師也 之: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余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2)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3.文章開頭“_________”一詞統領全文,奠定了文章的基調;文中表現作者求學不輟的句子是_____(用原文語句回答)
4.讀了上文,你得到了哪些啟示?(答出兩點即可)
七、命題作文
請以“這一刻讓我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寫作提示)從“感動”“驚喜”“痛心”“失望”四個詞語中選擇一個,把題目補充完整。
【安徽省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安徽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語文模擬試卷05-03
2018屆中考模擬語文試卷05-04
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05-01
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05-03
2018屆九年級語文中考模擬試卷05-02
語文中考模擬試卷05-10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題目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