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一日活動教育隨筆
幼兒一日活動教育隨筆1
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包括:晨間活動、用餐、睡覺、喝水、小便等環節。其中這些生活環節都充滿著豐富的教育契機,如何優化幼兒的一日生活呢?這一問題也值得我們去思考。
這次我在網絡上學習了《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的教育與保育》,范佩芬園長精彩的講座讓我茅塞頓開。她說過:“科學、合理地安排和組織一日生活,時間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感,又能滿足活動的需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集體行動和過渡環節,減少和消除消極等待等浪費時間的現象,提高活動效率;教師直接指導的集體活動要能滿足絕大多數幼兒的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規,減少不必要的管理行為,逐步培養幼兒的自律。”
是的,說得沒錯!在我的教育旅程中,孩子們的課間是最開心、也是最忙碌的。一下課,孩子們都會自己去喝水、小便,完后有的在自己的椅子袋里拿出了自己的玩具與同伴一起玩耍,時而比賽誰的車開的快,時而與同伴下下棋;還有的自己悄悄地走近喜歡的區域活動開始了做游戲,有當小醫生的,有當爸爸媽媽的,有當建筑師的等。少了等待和不必要的管理,滿足了幼兒的需要,使幼兒的課間生活更加多彩。
就是這樣,孩子們不僅養成了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還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體驗到幼兒園生活的愉快。
“生活既教育”,每天都是美好開始,相信孩子們會在生活中茁壯成長。
幼兒一日活動教育隨筆2
入園快兩個月了,看著小朋友們全神貫注的在聽陳老師講故事,我感到非常高興,同時我想到常規培養的重要性。
記得他們剛來那會兒,對一切都很陌生。老師不認識、小朋友不熟悉,每天嘴里都念著要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眼淚也一直掛在臉上。我們班的王振宇小朋友,剛來的時候基本上每天都會把嗓子哭啞,轉眼一個月過去了,班級里再也聽不到象以前一樣的哭喊聲了,反而是高興地揮手跟爸爸主動打招呼說“再見”,讓我感覺到突然他長大了,一個月的幼兒園生活他都習慣了。早上一到九點多的時候王振宇就會走過來告訴老師:“老師,馬上要喝豆漿了!”逗得我哈哈大笑。中午一到吃飯時間,他就會走到阿姨面前,問阿姨:“紅色的桶你拿了嗎?”孩子們都是聰明的孩子,現在不知不覺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提褲子了,睡午覺的時候他們也會自己脫衣安靜地睡覺,不需要我的幫助了。如果孩子做事總是依賴大人,那么,他們會缺乏獨立性,進而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所以我們應該讓孩子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吃飯的問題上,是家長們關心的話題,都紛紛告訴老師:“他不喜歡吃青菜!”“他不吃飯吃零食,他要人喂。”可是在幼兒園,我們讓幼兒自己吃,學會自己吃飯了,我們只在旁邊幫助他們,我們班的趙仁明到吃飯的'時候喜歡下位走動,后來一到吃飯的時候我就坐在他旁邊,陪著他吃,慢慢地他也就習慣了自己坐在位子上吃。就這樣日復一日,天天教,天天練,孩子們有了很大的進步。
幼兒一日活動教育隨筆3
通過這次一日常規的學習,讓我感覺到幼兒園常規是復雜瑣碎卻具體詳細的。慢慢的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其中的每個環節,都是相關聯而緊湊的。從晨間接園到幼兒離園,生活常規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上,每個細節都需要老師的耐心和細心。一日常規的內容一共分為十一個,是幼兒在園內的一日生活的流程,流程連貫、能更好的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
其中的生活常規活動包括:用餐、就寢、入廁等等,在班上的老師都要求要一致配合默契。我們在培養幼兒常規時教師的配合要一致,一人在組織集體生活與教學活動時另外一名教師在旁邊配合,及時發覺到幼兒的問題,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幼兒逐步的養成良好的常規。
常規培養要從點滴開始,周而復始、循序漸進的進行。總之,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照顧好每位幼兒,要細心、耐心的幫助每個幼兒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幼兒園安排的各項活動緊湊合理,動靜交替協調進行,各個活動環節的開展,從每一個細小環節開始,對幼兒與教師提出的要求面面俱到、有條不紊,真正做到一切從細節出發,關注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俗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這一點幼兒園做得很好,也讓我深入了解并明確自己的工作職責。
有這份《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要求》做指南,讓我更加清楚明白自己在哪個時間段要做什么,要求是什么,該怎樣做才到位,以至于不偏離保教工作任務的目標,讓我這個新來的老師很快就適應并投入到這個新的工作當中,使我工作起來更加的游刃有余,更加的得心應手。
我將認真的去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嚴格的按照《幼兒園一日生活常規要求》的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爭取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
幼兒一日活動教育隨筆4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通常可以劃分為九個環節,即入園環節、盥洗環節、進餐點環節、喝水環節、如廁環節、自由活動環節、午睡環節、離園環節及集體教育活動環節。在這九個環節中,除集體教育環節之外,其余八各環節都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統稱為生活環節。生活環節對幼兒的成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這是由其本身的特點所決定的。
第一,生活環節具有基礎性。在這八個環節中,吃、喝、拉、撒、睡等盡含其中。從需要的角度看,這些環節的內容是維持幼兒生存的最基本的、最強烈的生理需求。
第二,生活環節具有獨特性。每一個生活環節的內容都是構成幼兒生活的基本要素之一,而每一個要素在幼兒的生命成長中都發揮著獨特的、無可替代的教育功能。
第三,生活環節具有真實性。八個生活環節都是真實的生活場景,幼兒在這些場景中的所思、所想、所學、所做都是真實的。而這些真實的收獲在源源不斷地助推著幼兒的成長和發展,成為幼兒生命成長中最強大的動力。
第四,生活環節具有多發性。這一特點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時間長:一般情況下,幼兒在園一天的時間總和約近約9個小時,特別是小班幼兒,他們的的集體教學活動時間一周平均是近20分鐘,因此這樣算下來,八個生活環節的時間約占總時間的96。2%;二是頻率高:這些活動每天都在重復進行,有些活動如吃飯、喝水、洗手等,一天當中還要重復很多次。
綜上所述,生活環節所具有的基礎性、獨特性、真實性以及多發性這些特點,充分顯示出它們對于幼兒成長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在呼喚著教育行為的產生和伴隨。
幼兒一日活動教育隨筆5
所謂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千年古訓蘊含著豐富的教師的職業內涵。它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又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更要掌握解惑的藝術手段。教學作為一種活動,是一種有控制的信息傳遞。但是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孩子一日活動皆教學。我們不能比較孰重輕,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適時的把握住機會,及時的對幼兒進行相應的教育。
早上孩子們入園的時候,我們老師要熱情的跟孩子們打招呼,教會孩子們主動和別人問好。文明禮儀教育對孩子們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們從小養成文明禮儀習慣,對以后的社會經驗,生活經驗都有很大的幫助。
孩子們的一些常規教育更是不可忽視,平日里教會孩子們一些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們日后的學習、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比如,看書寫字的時候保持安靜,保持正確的坐姿;和同伴一起玩玩具的時候,不爭搶,懂得合作與分享;組織活動課的時候,引導幼兒積極思考,懂得和同伴討論的重要性。如果平日里我們將幼兒的常規工作做好,對于我們以后工作的開展是很有幫助的。
當然,孩子們的發展參差不齊,孩子們的發展存在差異性,我們老師也要根據不同的孩子給予不同的教育要求,所謂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據具體孩子的情況采取適合他的教育方法。
教育無處不在,我們要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對孩子們進行適時,適當的教育,只要我們保持住對孩子們的熱情,對教育工作的激情,我們一定會在工作上取得很大的成績!
【幼兒一日活動教育隨筆】相關文章:
2.幼兒教育隨筆
3.幼兒小班教育隨筆
8.幼兒教師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