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氣象知識題庫
通過學習氣象相關的小知識點,加強對氣象科學的了解。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氣象知識題庫,供大家參閱!
氣象知識題庫 篇1
氣象知識題庫:單項選擇題
土壤能含蓄大量雨水,土地上的森林植被是土壤最有力的保護者,失去這種保護,土壤就會沙化,或者發生嚴重水土流失。因此(A)也是保護人類自己。
A、保護植被,保護生態環境 B、保護耕地,保護水源 C、保護森林,保護生物
(A)對地面氣候有溫室效應,所以人們稱之為溫室氣體。
A、二氧化碳 B、氦氣 D、氫氣
下列城市中被稱為“霧都”的是(C)。
A、東京 B、紐約 C、倫敦
夏天,水泥墻、水管“冒汗”,預示天氣的變化是(B)。
A、天氣將變得晴朗起來 B天要下雨了 C、出現大霧天氣
泥石流是我市主要的地質災害之一,產生泥石流的最主要的原因是(C)。
A、降水 B、高溫 C、森林植被遭到破壞
氣象上常用的候溫,是指(B)天的平均氣溫值。
A、10 B、5 C、15
空氣污染與天氣條件關系密切,在一天當中,一般(A)空氣污染比較嚴重。
A、中午 B、傍晚 C、早晨
短時強降水在山區容易造成(A)。
A、山洪 B、鼠災 C、內澇
下列哪一個城市不屬于長江流域的“三大火爐”之一。(A)。
A、上海 B、南京 C、重慶
氣象上以候平均氣溫劃分季節,侯平均氣溫大于或等于(C)℃才定為夏季。
A、18℃ B、20℃ C、 22℃
下列哪種現象不屬于物候現象。(B)
A、開花 B、洪水 C、蟬鳴
我國現代氣象事業創始人,也是我國物候學研究創始者,他是(B),他曾擔任浙江大學校長。
A、葉篤正 B、竺可禎 C、涂長望
臺風是一種在熱帶海洋上生成的強烈渦旋,其近中心風力達(B)級以上。
A、10 B、12 C、8
熱帶氣旋根據強度來劃分,以下等級最低的為(A)。
A、熱帶低壓 B、熱帶風暴 C、臺風
看到人工增雨作業后落下的火箭殘片,錯誤做法是(C)。
A、報告老師或家長 B、報告當地氣象部門 C、拿回家保管
在相同區域內,草地的溫度比水泥地的溫度要(A)。
A、低 B、高 C、一樣
麗水屬于哪個氣候帶(A)。
A、亞熱帶 B、溫帶 C、熱帶
為了安全,施放氣球應使用(B)氣體。
A、氫氣 B、氦氣 C、氮氣
我國第一顆氣象衛星是(B)年發射的。
A、1976年 B、1988年 C、2000年
我國風云二號氣象衛星離地高度為(C)。
A、8000千米 B、16000千米 C、36000千米
臭氧是一種天藍色、有臭味的氣體,臭氧層可吸收和濾掉太陽光中的(A),保護地球生物生存。
A、紫外線 B、紅外線 C、可見光
太陽能、風能和潮汐能是什么能源?(A)
A、可再生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 C、不屬于能源范疇
(C)級以上的大風與雷暴雨天,禁止在露天進行懸空作業。
A、四 B、五 C、六
彩虹一般出現在(C)。
A、早晨 B、晚上 C、雨過天晴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表示近(B)小時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已達50毫米以上,并可能持續。居民應盡可能停留在室內或者安全場所避雨,危險地帶以及危房居民應及時轉移到安全場所避雨。
A、1小時 B、3小時 C、6小時
天空中出現(B)時,容易發生雷陣雨或冰雹等天氣現象。
A、高積云 B、積雨云 C、卷云
雷雨天氣發生時,下列做法正確的是(B)。
A、給朋友打電話 B、坐在汽車里 C、平躺在田野里
寒潮來襲,最突出的變化是(A)。
A、氣溫急劇下降 B、氣溫急劇升高 C、氣溫無變化,出現大風降雨
寒潮一般出現在一年中的哪些季節(A)。
A、春季 秋季 冬季 B、春季 夏季 冬季 C、夏季 秋季 冬季
大禹治水的功績在于(A)。
A、疏通黃河 興修水利 B、建筑提防 填高洼地 C、建筑提防
城市熱島效應是指(B)。
A、郊區溫度高于市區溫度 B、市區溫度高于郊區溫度 C、市區溫度與郊區溫度一樣
避雷針的作用在于(B)。
A、避開雷電的侵擾 B、把雷電引向自身以避免其他物體受到侵害 C、使雷電遠離避雷針周圍物體
雷擊是有選擇性的,以下那些建筑物不易遭雷擊(B)。
A、高大建筑物 B、木質平房 C、靠近河、湖、池、沼地區的建筑物
在高海拔的山區煮不熟飯是由于(C)。
A、氣溫低 B、濕度大 C、氣壓低
我國最近發射的氣象衛星是(B)。
A、風云二號C B、風云二號D C、風云二號A
泥石流到來前有何預兆?(B)。
A、雨后道路泥濘 B、暴雨過后山谷中傳來雷鳴般的響聲 C、山上樹葉向同一個方向晃動
冷空氣、強冷空氣、寒潮,哪種過程降溫幅度最大?(C)。
A、冷空氣 B、強冷空氣 C、寒潮
建房或買房時,在利用氣候資源方面主要考慮的.是(A)。
A、日光和降水 B、降水和風向 C、日光和風向
坐汽車時遇到強雷電,下列哪種措施是正確的(B)。
A、迅速開門下車 B、安穩地坐在車里 C、打開車門,但不下車 2011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E) 。
A、信息時代的天氣、氣候和水 B、天氣氣候與健康 C、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
D、世界氣象日--(致力于人類安全和福祉的60年)E、(Climate for you) 人與氣候
氣象知識題庫:判斷題
1.6級以上的地震為破壞性地震。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2.我們把暴雨、寒潮、大風、干旱、雷電、高溫、大霧、臺風等直接造成的災害,稱之為氣象災害。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3.當雷電正在發生時,在家里看電視,打電話不會發生雷擊現象。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4.發生雷電時,在公交車上的人是比較安全的,不容易造成雷擊。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5.雷電發生時,赤腳站在空曠的田野里比較安全,因為遇雷時可以把雷電傳到地下。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6.如果在24小時內臺風將到達本地,氣象部門就要發布臺風警報。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7.當未來24小時內氣溫將升高到35℃時,氣象部門就要發布高溫紅色警報。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8.當24小時內當地氣溫下降10℃以上,同時最低氣溫將達到5℃以下時,氣象部門就要發布寒潮警報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9.在建筑物頂部安裝的金屬帶,可以有效防止建筑物遭受雷擊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10.酸雨也是一種氣象災害,它對農作物、建筑物和人體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11.如果遭遇洪水時,你正在家里,應該立即游到安全的地方去。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12.自然災害是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13.下雷雨的時候,可以躲在大樹底下避一下雨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14.夏天如果因為天氣熱而中暑了,可以大量地吃些棒冰。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15.大霧的預警信號有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三種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16.雷雨的預警信號有藍色預警、黃色預警、橙色預警和紅色預警四種。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17.當風速達到每秒20米,風力達到8級時,就稱為大風。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18.在臺風到達的時候,臺風眼里的風力是最大的。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19.當你在山里行走時,遇到泥石流,應迅速向山上的方向逃跑。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20.你想知道當地的天氣情況,可以撥打96121咨詢電話。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A
21.當12小時雨量達到70——140毫米時,就稱為特大暴雨。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22.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隨機性,是不可預測的。
A:正確 B:不正確
正確答案:B
氣象知識題庫:簡答題
“天氣”和“氣候”的區別是什么?
答:天氣是一定區域短時段內的大氣狀態(如冷暖、風雨、干濕、陰晴等)及其變化的總稱。氣候是長時間內(年、月、季、數年到數百年)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平均或統計狀態。
氣候與人的長相有關嗎?請列舉一、二例
答:有關。低緯度和赤道附近的黑色人種;高緯度寒帶地區的白色人種;黃種人則介于上述兩者之間,主要分布在氣候溫和的亞洲。再比如,白色人種為了防寒,鼻梁很高,鼻內孔道較長,有利于保溫和對空氣的預熱,而非洲黑人剛好相反。
什么是“熱島效應”?如何減輕城市的“熱島效應”?
答:熱島效應是指城市因其下墊面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氣溫比其周圍地區偏高的現象。增加綠色植物的面積可以減輕城市的熱島效應。
什么是“溫室效應”?
答: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球向外放出的長波輻射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面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于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
什么是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都包括那些物質?
答:溫室氣體是指大氣中那些能夠吸收地球表面放射的長波紅外輻射、對地球有保溫作用的氣體。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等。
在日常生活哪些方面可以做到減少碳排放量?
答: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減少碳排放量。例如少買衣服、不要過度裝修、少開車多選擇公共出行方式、減少糧食浪費、節約用電用水、植樹造林、少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等。
什么是數值天氣預報?
答:是把大氣的演變規律近似表示為一組數學方程式,通過求解方程組,得到對未來的天氣的預報。這樣的方程組一般需要在大型計算機上求解。
人體對冷熱的感覺與那些氣象要素有關?
答:氣溫、濕度和風。
什么是人工影響天氣?人工影響天氣中通常使用的催化劑有那幾種?
答:人工影響天氣,是指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在適當條件下對局部大氣的物理、化學過程進行人工影響,實現增雨、防雹、消雨等目的。人工影響天氣一般包括人工增雨、人工消雹、人工消雨等。人工影響天氣主要采用向云中撒播催化劑的方法來實現,常用的催化劑有撒碘化銀、固體二氧化碳(又稱干冰)。
世界氣象組織總部設在哪里?英文縮寫是什么?
答:世界氣象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英文縮寫“WMO”。
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
答:陽光進入大氣時,波長較長的色光,如紅光,透射力大,能透過大氣射向地面;而波長短的紫、藍、青色光,碰到大氣分子、冰晶、水滴等時,就很容易發生散射現象。被散射了的紫、藍、青色光布滿天空,就使天空呈現出一片蔚藍了。
中華民族的文化與自然環境息息相關,從冷、暖、干、濕,到春、夏、秋、冬;從風、云、雷、電,到雨、雪、霜、霧……它們在成語世界里也可謂是“氣象萬千”。你能說出四個與氣象有關的成語嗎?
答:風輕云淡、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天寒地凍、風雨交加、電閃雷鳴、春暖花開、春意盎然
氣象知識題庫 篇2
①動物和氣象有著密切關系,他們的一舉一動向人們揭示著氣象的變化。在大氣探測手段迅速發展的今天,作為先人留給我們的這些民間看天經驗,仍不失為必要的參考資料。引起動物行為異常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②一是缺氧引起的動物異常。在陰雨天氣到來之前,往往出現天空云量增多、氣壓降低、
氣溫升高、濕度增大、風力變小等現象。這些
現象容易造成溶解水中的氧氣減少,滿足不了水生動物的生活需要,致使魚蝦將頭浮出水面或跳出水面來呼吸氧氣。因此。在群眾中有“魚起浮有雨”和“河里魚跳,風雨之兆”等經驗。同樣,由于氣壓降低、濕度增大等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氧氣減少,會出現“旱天蚯蚓出洞,有雨必兇”和“蚯蚓路上爬,雨水亂如麻”的現象。
③二是帶電粒子變化而引起的動物異常。實驗證明,帶正、負電的粒子對動物的反映是不同的。正離子吸入體內可使動物煩躁不安、神經興奮;而負離子則可使動物感到舒適、心情愉快。另外,雷雨、冰雹、大風、風暴、龍卷風、臺風等天氣都會產生次聲波。根據研究得知,臺風產生的次聲波是一種周期為4~8秒、近似正弦的振動。在1 000~2 000千米處,它的聲壓一般有幾百帕。在臺風外圍的強風區可以產生10赫左右的次聲波。這種次聲波人們是感覺不到的,但往往被一些動物所感知。
④三是動物本能的反映。例如,生在陸上、長在水中的甲魚,每到夏秋季節上岸生蛋,一般都在夜間單獨行動,但是大多數甲魚生蛋的時期和生蛋的位置大體相近。不少地方在群眾中流傳著“甲魚放蛋窩,洪水到窩邊”的諺語。據說,甲魚生蛋后一般20天左右會出現一場較大降水或河水猛漲的現象。
⑤四是天氣氣候變化的影響。自然天氣季節的變化可引起動物的變化。例如,“群雁南飛天轉暖”“雁過十八天有霜”“燕子來得早,春天回暖早”等諺語。大雁、家燕、天鵝等候鳥,每到冬天就飛向溫暖的南方去越冬,一到春天再飛回北方。它們每年從繁殖地到越冬地,又從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數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來地區。這種奇異的行為,有的說是候鳥的本能,有的說是由于候鳥具有適應空中生活的敏銳視力,并能記憶熟悉的廣大范圍。據說人類的視野半徑為9.6千米,而飛翔在2000米高空中鳥的視野可達100多千米。無論哪種說法都不否認,候鳥遷徙時間的遲早是由自然天氣季節的變化引起的。因此在群眾中廣泛流傳著利用候鳥的遷徙時間來判別當年天氣季節變化的諺語。
⑥五是天氣反常的影響。由于某時段天氣出現反常可引起動物的行為異常。例如,在湖南等地廣為流傳著“正月青蛙叫,秧子撒兩道”的諺語。它的含義是,在正月上中旬,若聽到青蛙的叫聲時,早稻育秧時期將有寒潮天氣。由于青蛙是冷血動物,它的體溫隨著環境溫度而變化,所以它又叫變溫動物。群眾的經驗就是利用動物的異常行為來分析判斷后期天氣變化。
⑦可見,動物測天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摘自《氣象知識》)
小題1:對全文內容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3分)( ) A.動物和氣象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的'一舉一動向人們揭示著氣象的變化。
B.在今天,先人留給我們的一些民間看天經驗,仍然不失為必要的參考資料。
C.引起動物行為異常的行為大致有五種。
D.動物測天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小題2:對全文使用的說明方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作比較舉例子下定義B.列數字作詮釋下定義
C.作引用分類別摹狀貌D.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
小題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第④段中劃線的“據說”一詞可以刪去,因為刪去后不會影響語言表達的準確嚴謹。
B.本文是事理說明文,說明順序是邏輯順序,結構形式是“總—分—總”。
C.本文引用了許多諺語進行說明,所以本文屬于生動說明文。
D.“雞遲宿,鴨歡叫,風雨不久到”這句諺語所表現的是動物因缺氧引起的異常現象。
小題4:下列內容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人們感覺不到10赫左右的次聲波,但次聲波總被一些動物感知。
B.生在陸上、長在水中的甲魚,每到夏秋季節上岸生蛋,都在夜間單獨行動,但是大多數甲魚生蛋的時期和生蛋的位置大體相同。
C.第⑤段中劃線的“這種奇異的行為”是指“它們每年從繁殖地到越冬地,又從越冬地到繁殖地,行程數千千米而不迷航,都返回到原來地區。
D.青蛙是恒溫動物,在正月上旬,若聽到青蛙的叫聲時,就意味著早稻育秧時期將有寒潮天氣。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2:D
小題3:B
小題2:試題分析:文章多次運用數字進行說明,這是列數字的說明方法,還有“例如”等字眼,一看便知是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小題3:試題分析: A、語言的嚴謹;C、平實說明文;D、帶電粒子變化而引起的動物異常。
小題4:試題分析: A、“總”用詞.不準確應是“往往”;B、“都”不準確,應是“一般”。D、青蛙是冷血動物)
【氣象知識題庫】相關文章:
氣象知識精選05-09
氣象知識大全05-09
氣象知識科普05-09
實用的氣象知識05-09
氣象知識的文章05-09
關于氣象知識的作文05-09
有關雪的氣象知識05-09
雪有關的氣象知識05-09
關于雪的氣象知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