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氣象災害防御措施
一定程度的氣象災害是可控可防的。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氣象災害防御辦法,供大家參閱!
我國氣象災害的防御主要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
一、工程性措施
1、大力興建水利工程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進行堤防修筑、河湖整冶、水庫加固、澇區治理、水土保持等一系列的工作,形成一個完整的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和農田灌排工程體系,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和防御干旱。
2、興建防護林
防護林的建設可以有效的抵御自然災害,改善生態環境,控制沙漠化,防御水土流失,增強農業穩產高產。在我國,1978年啟動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經過幾年的發展,該工程完成了大規模的造林工程,是世界林業建設史上持續時間最長、范圍最廣的生態建設工程。“三北防護林”的建設,對農田小氣候和大氣環境的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非工程的措施
1、建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建立一系列的氣象災害預警系統,有效的減輕災害的程度。截至目前,我國已建成了4 000多個各類氣象臺站以及各種類型的氣象災害監測網,初步形成了門類比較齊全,布局合理的綜合氣象災害監測系統。
2、加強氣象災害的預警預報及預測
準確的氣象災害的天氣預報和及時的氣候預測,特別是汛期預測,對減少損失和降低危害程度起到主要作用。目前,已初步建成適合我國天氣氣候特點的、由全球中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中期集合預報模式、有限區域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和臺風、沙塵暴、核污染擴散、大氣污染數值預報模式等組成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體系。
3、氣象災害的減災服務
目前我國的氣象服務正逐步完善,服務領域逐步擴大,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服務手段也在不斷增多,目前主要使用媒體來傳播信息,例如報紙、電臺、電視、氣象信息電話、網站、手機短信等,及時發布災情,以及防災減災的信息,為降低氣象災害的損壞程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4、氣象災害的防御對策
(1)健全氣象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體系
氣象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體系的建立,是重要的防災減災措施。制定各種相關的技術標準,加強氣象防災減災技術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氣象防災減災法律體系。
(2)完善氣象災害防御體系,提高防災減災能力
建立和完善氣象災害各種防御警報預警的應急系統和應急響應機制;建立信息共享一體化的氣象災害監測和信息網絡系統;加強氣象預報預警能力;完善氣象災害預警發布系統;建立氣象防災減災決策指揮系統;建設氣象災害收集上報調查和評估系統;建立氣侯變化與極端氣象事件預測分析系統;健全人工影響天氣工程體系,完善雷電災害防御工程體系;加強防臺風防汛等氣象災害及衍生災害工程體系建設。
氣象災害的特點
一、種類多 主要有暴雨洪澇、干旱、熱帶氣旋、霜凍低溫等冷凍害、風雹、連陰雨和濃霧及沙塵暴等。
二、范圍廣 一年四季都可出現氣象災害;無論在高山、平原、高原、海島,還是在江、河、 湖、海以及空中,處處都有氣象災害。
三、頻率高 旱、澇和臺風等多種災害,每年都會發生。
四、持續時間長 同一種災害常常連季、連年出現。
五、群發性突出 某些災害往往在同一時段內發生在許多地區。
六、連鎖反應顯著 天氣、氣候條件往往能形成或引發、加重洪水、泥石流和植物病蟲害等自然災害,產生連鎖反應。
七、災情重 自然災害中61%是由氣象災害造成的。
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
根據氣象災害特征、致災因子和天氣現象類型,可將我國氣象災害分為如下幾類:
1)洪澇就是在短時間內或連續的一次強降水過程,造成地勢低洼或者地形比較閉塞的地區因雨水不能及時排泄而造成農田積水和土壤水分過度飽和給農業帶來災害;經常以暴雨大雨的天氣為主,主要危害是造成河湖水泛濫、城市積水、山洪暴發,內澇,毀壞農作物和建筑物,嚴重的可造成人員傷亡和作物歉收或絕收,交通、通信受阻,還有可能引發農林災害和地質災害等。氣象部門規定,在24h內降水量為等于大于50mm雨稱為“暴雨”。我國的長江流域是暴雨多發地區,經常出現洪澇災害,最為頻繁的是長江三角洲和兩湖盆地地區;
2)干旱就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降水量嚴重不足,致使河川流量減少,土壤水分虧損,使正常的作物生長和人類活動受到破壞了的災害性的天氣現象。主要危害是造成旱災、城鎮用水缺乏,干旱風,還有可能引發農林災害,地質災害等,造成農作物和果樹減產,人畜飲水困難,以及工業用水缺乏等災害。在眾多的`氣象災害中,對我國農業影響最為嚴重的就是干旱。據統計,我國農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積達3億多畝,成災面積達1.2億畝,每年因旱減產平均達100億~150億kg,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 000億元;
3)臺風,危害性極大,主要伴隨有狂風、暴雨、巨浪和風暴潮等惡劣天氣,可造成山洪暴發、海難、河湖水泛濫、城市積水,毀壞農作物和建筑,造成人員傷亡,作物歉收,使交通、通信受阻,還能引發地質災害和水圈災害 ;
4)冷凍害,主要是冷空氣及寒潮侵入造成的連續多日氣溫下降,致使作物損傷及減產的農業氣象災害。主要伴隨有大風、寒潮、強冷空氣、霜凍、積雪等,造成作物歉收, 使經濟林木、人畜、莊稼凍害,牧場積雪、牲畜死亡,雪崩,電線、道路結冰,交通、通信、送電受阻,還可以引發農林災害,水圈災害等次生災害。
【我國氣象災害防御措施】相關文章:
鄉鎮氣象災害防御預案05-09
關于氣象災害的防御條例05-09
氣象災害防御應急預案05-09
自然災害防御措施05-09
地震災害的防御措施05-09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05-09
冰雹災害及其防御措施05-09
冰雹災害及其防御措施05-09
我國的氣象災害風險評估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