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和建設探索論文
[摘 要]如今,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應用,人們足不出戶就能夠購買所需商品,進而促進了物流行業的興起與發展。隨之各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也得到了重視,注重人才的培養和挖掘。而怎樣進行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也成為重要研究課題。對此,筆者根據實踐研究,以高職院校為例對其專業教學改革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建設探索
[DOI]10.13939/j.cnki.zgsc.2017.32.225
高職院校在我國高等教育中占據重要份額,為社會輸送源源不斷的人才資源。現階段,國家提倡職業教育,培養符合社會發展需求、高專業水平、技能能力的人才。而高職物流管理作為一個新興起的專業、實踐性強的專業,在某一些教學上存在一定的不足,還需要各院校從根本為題入手進行教學改革。
1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不足
1.1 學生主體性不強
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教學模式固定。教材是學生吸取知識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的重要教學資源。因此,教材質量的高低對學生學習效果與教學水平有著直接影響。現階段,教師在教學中多依賴于教材,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使得課堂教學枯燥、乏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強。新課程背景下,強調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起到引導作用。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并未有明顯改變,仍然是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思考,教師不斷的理論講解,而學生左耳進右耳出,缺少自主學習意識。其實不然,教師就像是大合唱中的指揮者,演唱是否精彩還需要看成員的配合程度。尤其在臨近考試時,學生逐漸意識到緊迫感而開啟題海戰術和死記硬背。這種教學和學習形式并不適合現階段社會發展需求,憑借記憶力通過考試也無法展現出學生的真實學習效果。
1.2 教師專業水平有限,缺少實踐培訓
近些年中,物流行業逐漸興起,而后在各院校中開始開設物流管理專業。由于發展較晚,在一些教師專業水平上也存在明顯不足,相關專業畢業教師少之又少,多數教師是通過后期學習而任課于物流管理專業教師。盡管有相關教育培訓,但缺少完善的專業實踐練習與水平提升。此外,在教學實踐上也存在諸多不足。在教學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缺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訓與提升,使得在今后工作崗位中難以盡快適應工作。
1.3 缺少教學資源
現階段,想要建設一個完善的物流管理設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例如:自動化立體倉庫,在實際企業單位中也只有一些較大規模、經濟實力雄厚的企業才會引進。而各院校要想更好地培養物流管理人員,想要引進先進的設施往往會受到資金影響,而無法與現代物流企業并肩發展。另外,物流管理專業在教學上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缺少職業特色、課程設置不合理、學生缺少實踐機會等制約了物流管理人才的造就。
2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
新課程背景下,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明確要求,在課堂上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并重。筆者認為: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還應從根本問題入手,重新制訂教學措施與人才培養計劃。只有解決好根本問題,才能確保教學改革效果的體現。
2.1 人才培養目標制定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多的企業學會利用第三利潤源節省成本投入繼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結合高職院校教學特點,遵循崗位發展需求,其物流專業人才培養的直接目標是物流企業。因此,在教學改革中應培養學生較高的專業水平與實踐能力、綜合素養,成為一名復合型人才。各校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劃分為考察課與考試課,通過多種考核方式取締傳統的試卷形式,尤其應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
2.2 人才培養方法
現階段,多數院校實行“2+1”教學形式,也就是通過2年時間在校學習,1年實習深入到工作崗位。這種教學形式有助于學生提升實踐水平與工作經驗。不過,當學生投入到工作崗位才發掘所學太少再進行學習也為時已晚。每天繁忙的工作后,學生們并沒有較多時間進行專業知識深化,這也是這種人才培養模式的欠缺之地。物流管理崗位模式為:一線操作員、基層管理、中層管理、高級管理。結合學生職業特征,各院校可以在基礎知識學習上放在第一年,走向基層管理的學生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在這個時期可以選擇在第三年進行培養,實行校企頂崗實行模式。這樣一來,當學生在企業中遇到的困難能夠在實踐練習中找到解決方法。若是理論知識學習不足,則可以在第三學年回到學校重新學習。
2.3 結合專業特點設置創新型課程
結合該專業職業發展,現階段外貿與國際貨運代理崗位急需物流管理人才。現階段,物流管理專業一些課程教學中,《國際物流》《物流專業英語》等課程較少。此外,結合企業對學生物流成本控制的.要求,其專業也應適當增設《人機工程學》《運籌學》等。秉著這以人為本理念,培養高綜合素養人才。因此,應適當開設《職業禮儀》《職業道德修養》等課程。
2.4 創新教學方法
目前,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法包含:案例法、問題探究法等。這種教學形式也多是教師為主體地位,學生積極性較低。針對這一問題,在教學改革中教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比如:情境法,即教師借助某一知識點進行課堂情境創設,通過生動形象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意識、課堂積極性,繼而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內容。情境教學法的主要作用是調動學生積極性。在采購管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招標采購進行情境創建。首先,學生4~6人為一組進行現場招標。同時,設置專業的審核專家組展開招標文件檢查。學生通過親身實踐、自己動手感受到自身職責與義務。這對學生興趣的激發具有重要作用,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教學中。同時,提升實踐水平。
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角色轉換法進行教學創新。現如今,教師逐漸趨于年輕化,一些教師由于缺少教學經驗又急于提升學生能力,留給學生較多學習任務使得學生學習負擔較重,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可以通過角色轉換法展開教學,即將下一節教學內容制作成不同任務而分配給各小組。在課后學生通過資料搜集、教材學習等解決問題,繼而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
2.5 教師提升專業水平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知識的傳遞者,教學水平質量與學生學習效果、教師能力水平有著直接聯系。因此,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也要不斷地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在課余時間主動參與講座活動、同行交流、培訓等形式提升教學水平。此外,教師也可以考取相關職業資格證書。
2.6 校企聯合
校企聯合是現階段提升學生實踐水平的重要途徑。但是,在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實踐培養中,學校不僅需要為學生提供實習崗位,也要做好實踐教學。學校可以聘請經驗豐富和專業水平強的人員定期到學校授課,同時,進行學生實踐技能考察。
3 結 論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管理改革成為當務之急。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各學校、教師應立足于不同方面,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設施的投入進而培養一批批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慧盟.高職物流管理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思路與內容研究——以太原旅游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J].物流科技,2017(2).
[2]阮曉華.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物流倉儲與配送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為例[J].物流科技,2017(3).
[3]魏蕾.基于市場導向的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3).
[4]劉鵬.目前學徒制下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探索[J].經貿實踐,2017(2).
【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和建設探索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