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

時間:2017-04-21 17:52:40 我要投稿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家有把握做好試題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名詞解釋題

  1、小學生健康心理輔導

  是專職或兼職的心理輔導人員,依據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運用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等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為小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幫助和指導的過程。

  2、學習動機

  是指促使學生去學習以達到學習目的的內在動力。學習動機是由各種心理動力因素,包括學習需要,學習興趣,對學習目的、意義的理解構成。

  3、精神分析療法

  把來訪者所不知曉的癥狀產生的真正原因和意義,通過挖掘潛意識的心理過程將其“召回”到意識范圍內,使來訪者了解癥狀的真實意義,以便使癥狀消失。

  4、自我開放

  又稱自我暴露或自我揭示,指咨詢教師說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經驗等與來訪學生共同分享,一方的自我開放會可以增加來訪學生的自我開放

  5、心理暗示

  是指通過語言或動作,以含蓄的方式,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情感、意志以及行為產生影響。受暗示者的心態改變是下意識的,其受影響的過程是不自覺的。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判斷題

  1、健康即指 “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功能正常、體質健壯、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

  錯。人的健康不僅受生物因素的制約,也受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健康乃是一種在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的狀態。

  2、心理健康的統計學標準提供了心理特征的量化資料,比較客觀,便于分析比較,操作簡便易行,統計結果一目了然,也是最科學的。

  錯。心理健康標準是相對的,不存在一個統一的或最科學的標準。

  3、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存在對應的關系。

  錯。有同一性,也存在著矛盾性。同一性反映著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的必然性。而矛盾性則反映著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間的偶然性。

  4、心理咨詢工作就是在咨詢過程中幫助來來訪者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

  錯。心理咨詢工作不是一般的助人行為。它是運用心理學的知識、理論和方法從心理上為咨詢對象提供幫助的活動。

  5、精神分析療法重視認知和領悟,重視來訪者對自身癥狀根源的探析。

  錯。精神分析療法重視來訪者壓抑在潛意識中的矛盾沖突,使之顯性化,有所覺悟,從而消除不健康心理。

  6小學生班級中小團體的存在影響著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錯。班級中的小團體,是小學生同伴關系的一種存在方式,對小學生吸收同伴的經驗、學習社會交往的技能、鍛煉實際活動的能力具有積極意義。小團體的存在能滿足小學生歸屬的需要,增強同伴之間的情感支持,小團體的存在對培養小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簡答題

  1、簡述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1)樂于學習、工作;

  (2)情緒樂觀、穩定;

  (3)人際關系和諧、融洽;

  (4)能面對現實,適應環境;

  (5)能認識自我、悅納自我;

  (6)智力正常;

  (7)人格完整;

  (8)心理和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2、簡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1)面向全體學生的原則

  (2)學生主體性原則

  (3)參與性原則

  (4)民主性原則

  (5)差異性原則

  (6)多樣性原則

  (7)預防、發展和調治相結合的原則

  3、簡述適應性咨詢的特點。

  (1)咨詢的對象是身心發展正常,但帶有一定的心理、行為問題的學生生困難的正常人。

  (2)心理咨詢所著重處理或解決的問題,是學生的正常需要與其現實狀況之間的矛盾沖突,大部分工作是在咨詢對象的認識水平上加以幫助。

  (3)強調教育的原則,重視咨詢對象理性的作用。

  (4)適應性咨詢的工作側重于學習指導、交往指導、生活指導等方面,主要解決學生在這些方面所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也涉及一些心理障礙方面的問題.

  (5)適應性咨詢伴隨學生學校生涯的整個過程,關注他們的.身心狀況,支持和幫助他們適應各階段的學校生活,指導他們完成各年齡段的自我發展任務。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論述題

  (一)試述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

  1、講授法,即通過課堂教學、輔導答疑和學科滲透等形式,以小學生喜聞樂見、便于接受的方式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2、認識指導法,旨在提高小學生對心理健康的認識程度和水平,如指導閱讀、舉辦故事會、參觀訪問、課堂討論、自我表述和自我評價等;

  3、活動體驗法,即通過親身參與,加深體驗,以豐富和發展小學生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如做游戲、示范表演、實地觀察、寫作文、談感想、繪畫、演講等;

  4、行為改變法,即在引導小學生在認識上分清良好行為和不良行為基礎上,鼓勵良好行為,改變不良行為,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行為訓練、行為塑造、榜樣示范和游戲性的獎勵和懲罰,以達到良好行為養成和強化之目的;

  5、自我調控法,即通過引導小學生自我教育來提高小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以利于增進心理健康,如鼓勵和要求小學生寫日記、周記和小結,適當組織展覽,談收獲、體會、感受等。  總之,各種方法都有其實用性,也有局限性,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際靈活掌握,綜合運用。

  (二)試述小學生情感發生的特點及其培養措施。

  特點: (5分)

  1、情感自控性的發展

  調控自己情感的能力逐漸發展起來。他們能根據學校的紀律要求約束自己的情感。同時,小學生也逐漸理解并遵守社會公德。

  2、情感穩定性的發展

  隨著知識經驗的豐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以及自我意識水平的提高,小學生情感的穩定性會逐漸增強,逐漸產生了較長時間影響整個行為的情感體驗。

  3、情感的內容日益豐富和深化

  隨著小學生認識的發展,情感的內容也日益復雜和深刻。此外,小學階段,兒童高級的:社會情感也開始逐步發展。小學生的道德感、美感、理智感逐步發展起來

  培養措施:(5分)

  1、使小學生的各種活動與積極的情緒體驗相結合

  2、發展小學生的高級情感

  3、培養小學生控制和調節情緒的能力

  4、保持愉快的情緒

  5、控制和調節消極的情緒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分析題

  這是種典型的對抗心理。(2分)

  1.對抗心理的產生往往是缺乏良好的教育造成的。

  2.小學生自我意識強,好勝心強,有的行為是由于天性使然,并無惡意。

  3. 小學生有時把這種對抗作為一種不滿情緒發泄的途徑,以獲得心理上的平衡。(6分)

  措施:(10分)

  1.在明白對抗心理的原因基礎上,查找自身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足,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還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

  2.對待這種兒童切忌急躁,以關心、愛護減少他們心理上的抵抗。

  3.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適當的教育,允許孩子發泄自己的情緒,但應從旁進行正確的引導,教會他們一些自我調節的方法。

  4.利用孩子的這種心理,發現其中的積極心理品質,如勇敢、求異等,合理引導,使他們向好的行為方式轉化,培養創造性思維。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1.《學前教育學》試題及答案-2017學前教育試題及答案

2.現代教育原理試題及答案

3.《學前兒童科學教育》試題及答案

4.教育心理學試題及答案

5.《教育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6.教育碩士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

7.外國教育史試題及答案

8.教育學考研原理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