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小老師”的作用
作為老師縱向聽到孩子們或者家長們談論在幼兒園學會了什么知識,學會了什么歌曲。可是,我經常聽到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什么,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發復習資料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么多的東西。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所了解,我們利用家園欄、校訊通、群共享等各個途徑跟家長們做了公開,可孩子回家后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不多。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于是,我經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兒歌、唱歌,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于是,我又利用每天下午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復習當天所學的內容,然后布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里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自己的家人,并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調查,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久而久之,這個辦法還是有點成效。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里很高興,這可謂是立桿見影了吧!
每個孩子都存在著個體差異,但每一個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讓別人表揚,讓別人喜歡,特別是在自己的家中,他面對的`是自己的親人,心里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至“發揮超常”。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欲望,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更有利于我們的教學。因此,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教育隨筆:“小老師”的作用】相關文章:
2.教育隨筆
3.不同的教育隨筆
4.愛的教育隨筆
5.教師的教育隨筆
6.教育隨筆范文
7.小學教育隨筆
8.教師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