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氣象災害與氣候災害的關系

時間:2022-12-09 16:59:41 災害防范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氣象災害與氣候災害的關系

  氣象災害和氣候災害兩個概念聽起來很接近,但是其實他們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氣象災害和氣候災害,供大家參閱!

  氣象災害和氣候災害的關系

  氣象災害,一般包括天氣、氣候災害和氣象次生、衍生災害。

  天氣、氣候災害,是指因臺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暴雨(雪)、雷暴、冰雹、大風、沙塵、龍卷、大(濃)霧、高溫、低溫、連陰雨、凍雨、霜凍、結(積)冰、寒潮、干旱、干熱風、熱浪、洪澇、積澇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災害。

  氣象次生、衍生災害,是指因氣象因素引起的山體滑坡、泥石流、風暴潮、森林火災、酸雨、空氣污染等災害。

  我國常見氣候災害:干旱

  干旱是我國最常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每年因干旱造成的糧食減產和經濟損失約占氣象災害造成經濟總損失的50%左右.根據統計結果,全國各地均可發生干旱,全國每年平均旱災面積約三億畝左右,占我國耕地總面積的1/6左右.我國有些地區經常出現年降水量比常年少30%-50%,個別季度能出現比常年平均少 60%-80%,致使發生嚴重干旱.華北地區在1965年以后,降水連年減少,80年代的年平均降水量約比50年代減少了1/3,造成了嚴重干旱,特別是1997~2001年夏季華北地區平均降水量比氣候平均約減少了30%以上,致使華北地區農作物大幅度減產、水資源嚴重短缺、生態環境惡化、沙塵暴加劇.

  我國常見氣候災害:雨澇

  雨澇是我國僅次于干旱的`氣候災害,雨澇每年造成的糧食和經濟損失約占氣象災害造成經濟總損失的27.5%左右,個別嚴重雨澇年份損失更嚴重.全國年均雨澇受災耕地約1.1.5億畝左右,1998年夏季長江流域、嫩江和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將近常年的2倍,發生了特大洪澇,受災耕地面積高達3億畝左右,造成了工農業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嚴重損失.

  我國常見氣候災害:沙塵暴

  沙塵暴本身是一種天氣災害,但沙塵暴發生頻次增多則成為氣候災害.近幾年來由于北方春季干旱、河套氣旋發生頻率增高,大風天氣明顯增多,使得沙塵暴大幅度增多.2000年內蒙和華北地區發生了13次沙塵暴和揚沙天氣,2001年又發生18次沙塵暴和揚沙天氣,2002年春季沙塵暴也接連不斷發生,特別是2002年3月20日西北地區和內蒙、華北地區發生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沙塵暴.沙塵暴不僅影響工農業生產,危害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由于沙塵暴影響大氣能見度,因而影響交通,嚴重時高速公路和機場需關閉.

  次生氣象災害:風暴潮

  風暴潮是一種災害性的自然現象。由于劇烈的大氣擾動,如強風和氣壓驟變(通常指臺風和溫帶氣旋等災害性天氣系統)導致海水異常升降,使受其影響的海區的潮位大大地超過平常潮位的現象,稱為風暴潮。

  有人稱風暴潮為“風暴海嘯”或“氣象海嘯”,在我國歷史文獻中又多稱為“海溢”、“海侵”、“海嘯”及“大海潮”等,把風暴潮災害稱為“潮災”。風暴潮的空間范圍一般由幾十公里至上千公里,時間尺度或周期約為1-100小時,介于地震海嘯和低頻天文潮波之間。但有時風暴潮影響區域隨大氣擾動因子的.移動而移動,因而有時一次風暴潮過程可影響一兩千公里的海岸區域,影響時間多達數天之久。

  如果風暴潮恰好與天文潮高潮相疊(尤其是與天文大潮期間的高潮相疊),加之風暴潮往往夾狂風惡浪而至,溯江河洪水而上,則常常使其影響所及的濱海區域潮水暴漲,甚者海潮沖毀海堤海塘,吞噬碼頭、工廠、城鎮和村莊,使物資不得轉移,人畜不得逃生,從而釀成巨大災難。

  次生氣象災害: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質容量大和破壞力強等特點。發生泥石流常常會沖毀公路鐵路等交通設施甚至村鎮等,造成巨大損失。

  泥石流的主要危害是沖毀城鎮、企事業單位、工廠、礦山、鄉村,造成人畜傷亡,破壞房屋及其他工程設施,破壞農作物、林木及耕地。此外,泥石流有時也會淤塞河道,不但阻斷航運,還可能引起水災。影響泥石流強度的.因素較多,如泥石流容量、流速、流量等,其中泥石流流量對泥石流成災程度的影響最為主要。此外,多種人為活動也在多方面加劇這上述因素的作用,促進泥石流的形成。

  泥石流經常發生在峽谷地區和地震火山多發區,在暴雨期具有群發性。它是一股泥石洪流,瞬間爆發,是山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泥石流也一般發生在半干旱山區或高原冰川區。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塊等堆積物較多,樹木很少。一旦暴雨來臨或冰川解凍,大大小小的石塊有了足夠的水分,便會順著斜坡滑動起來,形成泥石流。

  環太平洋褶皺帶(山系)、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帶、歐亞大陸內部的一些褶皺山區。世界上有近50多個國家存在泥石流的潛在威脅。其中比較嚴重的有哥倫比亞、秘魯、瑞士、中國、日本。

  我國有泥石流溝1萬多條,其中的大多數分布在西藏、四川、云南、甘肅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則多是冰雪泥石流。中國有70多座縣城受到泥石流的潛在威脅。

【氣象災害與氣候災害的關系】相關文章:

氣象災害與自然災害的關系05-09

氣象災害的應對05-09

氣象災害特點05-09

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05-09

防氣象災害的知識-氣象災害的常識和應對措施04-12

氣象災害應急預案05-09

關于氣象災害的案例05-09

氣象災害對農業的影響05-09

氣象災害的等級劃分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