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氣象知識簡單介紹
氣象中也有很多的有趣知識,簡單的氣象冷知識可以引起我們深入了解氣象的興趣。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氣象小知識,供大家參閱!
1.氣候可以“塑造”人類
人類的外貌與氣候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人,為了抵御酷熱的天氣,他們的脖子偏短,頭明顯偏小,而鼻子較闊,這樣的構造,有利于散發體內熱量。而在高緯度的高寒地區,為了抵御嚴寒,人們往往鼻梁較高,鼻內孔道較長,目的`是讓吸入的冷空氣得到緩沖。就頭型而言,寒帶和溫帶居民頭大、頭型圓,臉部比較平,更有利于保溫,減少散熱量。
2.味覺敏感與否,也要看溫度
人們的味覺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而發生微妙的變化。溫度越低,我們的味蕾越容易感覺到咸味;酸味則是相反,溫度越高越容易被感知。當溫度達到37℃以上時,我們能最為強烈地感覺到苦味,而甜味嘛,除了在35℃的'時候最不容易被察覺出來之外,在其他的溫度下都可以很好地被感覺出來。
3.在偏冷的環境下睡覺,有利于減肥
據研究顯示,溫度低的睡眠環境能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燃燒卡路里的目的;而睡在溫度較高的'臥室則相反,更加容易導致體重增加。
4.男性被雷擊的幾率是女性的六倍?
有媒體報道稱,美國的.一項研究稱男性比女性更容易遭雷電的襲擊。從1995到2008年這間,美國一共有648人因遭雷劈而斃命,這其中竟然82%都是男性。不過這單純是因為雷雨發生時,男性更愛冒險外出,而女性則多選擇呆在家里。
哈哈,其實小編更想說的是,難道不是因為男人喜歡發誓又從不遵守誓言造成的?
5.人在夏天更健康
英國的研究人員發表文章說,人在夏天更健康。他們研究了1.6萬人的DNA后發現,人體內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基因在夏天更活躍。臨床數據也顯示,每當嚴寒季節到來的'時候,會有更多人患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心臟病的致死率也更高。
研究人員猜測,這一切的發生可能與光照時長和強度有關,正所謂萬物生長靠太陽啊!
6.人體能忍受氣溫的極限
據報道稱,如果在33℃的溫度下連續工作兩三個小時,作為人體“空調”的汗腺就會開始啟動,通過流汗發出警報;當周遭溫度升至38℃時,我們人體的多個臟器將齊齊參與降溫活動;到了39℃時,人體的汗腺瀕臨衰竭;如果處在高達41℃的`高溫之下連續工作,將會嚴重危及人的生命。
不過,盡管天氣有晴有雨,氣溫有高有低,小編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保持著一顆“晴朗”、“陽光”的心,積極面對來自生活中的種種挑戰,同時遵循天氣規律和生活規律,為自己保持一個健康的好身體。
7.關于天氣預報
(一)天氣預報的內容和時效
目前天氣預報包括天氣形勢預報和氣象要素預報兩部分,前者對天氣系統(高壓、低壓、槽脊、鋒面等等)的移動、強度變化和生成、消亡的預報;后者是對氣溫、氣壓、濕度、能見度、風、云江水等等氣象要素和天氣現象的預報。兩者密其相關,天氣形勢是預報氣象要素的基本依據。
預報時效包括短時預報、短期預報、中期預報和長期預報。通常稱時效在幾個小時內的預報為短時預報,時效1~3天的預報為短期預報,時效為3~10天的'預報為中期預報,時效10天以上的月、季年預報為長期預報,也有人把一年以上的預報成為超長期預報。時效越短的預報,要求預報的越準確。
(二)天氣預報方法
目前氣象臺使用的天氣預報方法,大體分為三類,即天氣圖法、數值預報法和數理預報法等。天氣圖法和數值預報法主要用于短期預報,近年來也在向中期預報方向延伸。數理統計預報法主要用于長期預報,近年來也向短期預報方面發展。在實際預報工作中三種方法是相互結合、相互補充使用的。
看過“氣象知識簡單介紹”的人還看了:
1.《國際企業管理》復習試題及答案
【氣象知識簡單介紹】相關文章:
氣象知識精選05-09
氣象知識大全05-09
氣象知識科普05-09
實用的氣象知識05-09
氣象知識的文章05-09
氣象知識題庫05-11
關于氣象知識的作文05-09
有關雪的氣象知識05-09
雪有關的氣象知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