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旅游區自然災害安全常識

時間:2022-12-09 19:30:06 災害防范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旅游區自然災害安全常識

  現代人越來越多選擇景區旅游作為休閑娛樂的方式,但自然災害的來去變化莫測,那么有哪些比較重要的關于景區自然災害的防范知識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景區自然災害防范,供大家參閱!

旅游區自然災害安全常識

  景區旅游自然災害應急知識

  汛期出游須防災 安全知識要記牢

  對游客而言,在旅游期間,除了當地相關部門、旅游景區等保駕護航之外,游客自身也要謹記安全第一,常備旅行防災減災知識。遭遇突發災害時,不要完全把自己的安危寄托在他人身上,學會安全自救常識很重要,在必要時可以自救或救他人一命。

  針對四川汛期旅游及易發生災害,結合國家旅游局組織編寫的《旅游突發事件應急手冊》,記者梳理了一些應急措施,方便讀者使用——

  遭遇暴雨:注意觀察,遠離水域

  1、在積水中行走時,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盡可能貼近建筑物。

  2、在山區,當上游來水突然混濁、水位上漲較快時,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立刻遠離水域,前往高處。

  3、室外積水漫入室內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4、下暴雨時盡量不要自駕游,應先找合適位置避雨。

  遭遇洪水:選擇登頂高處,尋求救援

  1、洪水來臨時,要迅速到附近的山坡、高地、屋頂、樓房高層、大樹上等高的'地方暫避。

  2、要設法盡快發出求救信號和信息,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積極尋求救援。

  3、落水時要尋找并抓住漂浮物,如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

  4、汽車進入水淹地區時,要注意水位不能超過駕駛室,要迎著洪水駛向高地,不能讓洪水從側面沖擊車體。

  5、不要驚慌失措,要冷靜應對。不要接近或攀爬電線桿、高壓線鐵塔。不要爬到泥坯房房頂上。

  遭遇泥石流:迅速逃至穩定區域

  1、發現有泥石流、山體滑坡,要迅速向兩邊穩定區逃離,不要沿著山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

  2、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

  3、不要停留在低洼處,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

  4、一定要設法從房屋里跑至開闊地帶。

  5、應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不要在山谷和山溝底部扎營。

  遭遇強風:縮團行走,必要時爬行

  1、盡快轉移到堅固的建筑物或底層躲避風雨,注意觀察周圍環境,防止被樹木、建筑物等倒塌波及。

  2、避免外出,必須外出時應穿較為鮮艷的衣服,并在隨時能抓住固定物的地方行走。

  3、在外行走,要盡量彎腰將身體縮成團,扣好衣扣減小風阻力,必要時應爬行前進。

  4、不要在受強風影響的江河湖泊中游泳或駕船。

  旅途中,遇到自然災害怎么辦?

  前不久,國家旅游局發布了《旅游突發事件應對手冊》,其中涉及11類自然災害的應急辦法,旨在增強廣大游客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防范和化解旅游安全風險。

  遇到洪水時,要迅速到附近的山坡、高地、屋頂、樓房高層、大樹上等高的地方暫避。設法盡快發出求救信號和信息,報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落水時要尋找并抓住漂浮物,如門板、桌椅、木床、大塊的泡沫塑料等。汽車進入水淹地區時,要注意水位不能超過駕駛室,要迎著洪水駛向高地,不能讓洪水從側面沖擊車體。

  遇到泥石流、山體滑坡時,要迅速向兩邊穩定區逃離,不要沿著山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不要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不要停留在低洼處,也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應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地,不要在山谷和山溝底部扎營。

  遇到海嘯時,要盡量抓住大的漂浮物,注意避免與其他硬物碰撞。在水中不要舉手,也不要亂掙扎,應盡量減少動作,能浮在水面隨波漂流即可。盡量不要游泳,以防體內熱量過快散失。不要喝海水,海水不能解渴,反而會讓人出現幻覺,導致精神失常甚至死亡。要盡可能向其他落水者靠攏,以擴大目標,讓救援人員發現。

  遇到雷電天氣時,不要在曠野中、孤獨的小屋中、孤立的大樹下、電線桿旁、高坡上避雷雨。不要赤腳站在水泥地上,不要洗澡或淋浴,不要打電話,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或電視機。要遠離鐵軌、金屬欄桿和其他龐大的金屬設施,避免站在山頂、制高點等場所。多人一起在野外時,彼此隔開一定距離,不要擠在一起。

  遇到臺風、龍卷風時,不要在受臺風影響的海灘游泳或駕船。避免外出,必須外出時在隨時能抓住固定物的地方行走,要盡量彎腰將身體縮成團,扣好衣扣,必要時應爬行前進。遇到龍卷風的話,朝與龍卷風前進路線垂直的方向快跑。來不及逃離的,要迅速找到低洼地趴下。不要開車躲避,也不要在汽車中躲避。不要待在露天樓頂,就近進入混凝土建筑底層。要遠離門、窗和房屋的外圍墻壁,躲到與龍卷風前進方向相反的墻壁或小房間內抱頭蹲下,盡量避免使用電話。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最安全的躲藏地點。

  常見自然災害如何預防應對?

  為增強全體學生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學校收集整理了一些常見自然災害的預防和應對知識,希望大家都來了解一下,增強自身的防災抵抗力。

  洪水突來如何應對——冷靜觀察 迅速轉移

  (1)冷靜觀察水勢和地勢,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樓房轉移。

  (2)就近無高地樓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等。必要時爬上高樹也可暫避。

  (3)切記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頂,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

  防冰雹如何避險——防雹勿忘防雷電

  (1)關好門窗,妥善安置好室外物品。

  (2)切勿隨意外出,確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3)如在戶外,不要在高樓屋檐下,煙囪、電線桿或大樹底下躲避冰雹。

  (4)在防冰雹的同時,也要做好防雷電的準備。

  臺風來了怎么避——盡量避免河邊走

  (1)不要在建筑物旁避風躲雨,強風有可能吹倒建筑物、高空設施易造成人員傷亡。

  (2)盡量避免在河邊和橋上行走,行人在路上、橋上、水邊容易被吹倒或吹落水中,摔死摔傷或溺水。

  地震來臨——送你防震自救口訣

  (1)高層樓撤下,電梯不可搭。

  (2)平房避震有講究,是跑是留兩可求,因地制宜做決斷,錯過時機諸事休。

  (3)次生災害危害大,需要盡量預防它,電源燃氣是隱患,震時及時關上閘。

  (4)強震顛簸站立難,就近躲避最明見,床下桌下小開間,伏而待定保安全。

  (5)震時火災易發生,伏在地上要鎮靜,沾濕毛巾口鼻捂,彎腰匍匐逆風行。

  火災如何逃生——浸濕衣物披裹身體

  (1)保持鎮靜,迅速判斷危險地點和安全地點,盡快撤離。

  (2)逃生時不可蜂擁而出或留戀財物。必須穿過火區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

  (3)火災發生后威脅最大的往往是濃煙,想辦法以濕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一路關閉所有背后的門,它能降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4)身上著火,千萬別奔跑,可就地打滾,將身上的火苗壓滅,或跳入就近的水池、水缸、小河等。

  (5)身處樓上,尋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進入樓梯間后,確定樓下未著火時再向下逃生。

  (6)樓梯或門口被大火封堵,樓層不高時,可利用布匹、床單、地毯、窗簾等制成繩索,通過窗口、陽臺、下水管等滑下逃生。

  (7)樓層高,其他出路被封堵,應退到室內,關閉通往著火區的門、窗。有條件的用濕布料、毛巾等封堵著火區方向的'門窗,并用水不斷地澆濕,同時靠近沒有火的一方的門窗呼救。晚上可用手電筒、白布擺動發出求救信號,決不可乘坐電梯,也不可貿然跳樓。

  避免雷擊災害——遠離天線、電線桿、避雷針

  (1)遠離建筑物的避雷針及其接地引下線。

  (2)遠離各種天線、電線桿、高塔、煙囪、旗桿,如有條件,應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金屬殼的汽車、船只,但帆布的篷車、拖拉機、摩托車等在雷雨發生時是比較危險的,應盡快遠離。

  (3)盡量離開山丘、海濱、河邊、池塘邊,盡量離開孤立的樹木和沒有防雷裝置的孤立建筑物,鐵圍欄、鐵絲網、金屬曬衣繩邊也很危險。

  (4)外出時應穿塑料材質等不浸水的雨衣,不要騎在牲畜上或自行車上;不要用金屬桿的雨傘,不要把鐵鍬、鋤頭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擊前,會突然有頭發豎起或皮膚顫動的感覺。這時應立刻躺倒在地,或選擇低洼處蹲下,雙腳并攏,雙臂抱膝,頭部下俯,盡量降低自身位勢、縮小暴露面。

  (6)關好門窗,防止球形雷竄入室內造成危害;把電視機室外天線在雷雨天與電視機脫離,而與接地線連接;盡量停止使用電器,拔掉電源插頭;不要打電話和手機;不要靠近室內金屬設備,不要靠近潮濕的墻壁。

【旅游區自然災害安全常識】相關文章:

自然災害安全常識與防范應急措施05-09

自然災害防范常識05-09

關于自然災害的科普常識05-09

自然災害應急避險常識05-09

自然災害安全措施05-09

關于自然災害的安全知識05-09

自然災害防護安全知識05-09

關于自然災害的安全措施05-09

家庭用電安全常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