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10個健康生活小常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關健康的小常識都有哪些呢,生活上十個有關健康的常識有什么生活知識需要我們多加注意和學習呢。接下來就讓陽光網小編來為您介紹吧。
1、金銀花有疏散風熱功效,金銀花水煎取汁涼后與蜂蜜沖調可解暑;
2、吃過于肥膩的食物后喝茶,能刺激自律神經,促進脂肪代謝;
3、做完家務,雙手易變得干燥粗糙,用醋泡手10分鐘可護膚;
4、夏日足部容易出汗,每天用淡鹽水泡腳可有效應對“汗腳”;
5、睡眠不足會變笨,一天須八小時睡眠,有午睡習慣較不會老;
6、葡萄含有睡眠輔助激素,常食有助睡眠;
7、將白醋噴灑在菜板上,放半小時后再洗,不但能殺菌,還能除味;
8、新購的瓷制餐具放入醋水內煮2、3小時,可去除微量鉛。
9、過多食用生蔥蒜會刺激口腔腸胃,不利健康,最好加一點醋再食用。
10、豆漿不含膽固醇,能防止動脈硬化延緩衰老。
10個健康生活小常識
如何保持身體健康?平時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都很大,但是我們也要注意身體的健康,現在很多的都市白領們都存在的亞健康,有些人由于工作的業績做不上來,上面的督促讓他們倍感壓力,下班回到家都不得安寧,其實這是相當不好的,以下10個健康小錦囊讓你更健康。
一項健康調查表明,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高薪一族的平均壽命有下降的趨勢,75%的白領,身體都會出現早衰現象!別擔心,只要打開以下10個健康錦囊,忙碌的生活也可以變得很健康!
1、練毛筆字,疏通心腦血管
Mail、QQ、MSN、Skpye已經讓我們的生活無紙化,寫字對于很多人來說,變得陌生!但是,最新研究告訴你,練習毛筆字時緩慢平穩的動作有助于改善人體皮質和植物神經功能,緩解神經緊張,消除疲勞,養腦護心有助于長壽。
所以,請每個周末練習2個小時毛筆字,可以意想不到地促進心腦血管的健康!
2、無鼾睡眠,心臟更健康
新加坡一項歷時18年的研究發現,睡眠時不打鼾的人的壽命是打鼾的人的3倍。這不是危言聳聽,因為打鼾已經不僅僅是呼吸受阻而在睡眠時發出的一種噪音,更是高血壓、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預警信號。
為此,在出現嚴重打鼾時,不要單純地制止它,而是向醫生求助,找出最終原因所在,將可能存在的心腦血管危機化解。
3、多用左手,讓大腦更活躍
思維的活躍讓身體放慢衰老速度,我們已經習慣了用右手做事兒,用右腦思考,導致左右腦的發展并不均衡,從而影響整個大腦的活躍度。
為此,從現在開始,請增加左手的使用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所需要的辦公用品,比如打印機、電話、紙張都放在自己的左邊,吃飯時也盡量用左手拿筷子,逐漸發揮左腦思維的活躍度。
4、適應冷空氣,用低溫保護身體能量
美國生物學家經過試驗,提出了“低溫長壽”的理論——若能將體溫降低2℃~3.5℃,人體的平均壽命可以由原來的70歲延長到150歲。因為身體溫度降低的時候,生命能量釋放就會變慢,從而減輕內臟功能的損耗,自然可以延長身體的“使用期限”。
所以,冬季時,請增加家庭的通風性,并盡量減少空調的使用,讓身體溫度隨著外界溫度的降低而適度降低;夏季時,盡量用物理方法來降低身體溫度,從而延長生命長度。
5、7:30起床,最能安撫心臟
我們要打破“早起有助于長壽”的觀念。因為,最近英國威斯敏特大學的健康專家指出,在早上5:22~7:21起床的人,血液中引起心臟病的.物質的含量就會升高。而真正有助于健康、促進長壽的起床時間是7:30,此時身體經過了平穩過度,已經脫離疲勞,血液也處在正常循環狀態。
所以如果你習慣很早起床的話,請讓自己變得懶一些,將鬧鐘定在7:30,讓自己在最健康的那一時刻起床吧!
6、牙刷不沾水,牙齒更健康
刷牙時,很多人習慣于先將牙刷沾水后,再擠牙膏、刷牙,但這樣卻會稀釋牙膏中的有效成分,真正用來清潔口腔的牙膏量減少了,而口腔消毒不充分,病容易從口入。
所以,刷牙時,一定要讓牙刷與水絕緣!另外,很多人喜歡只在刷牙后漱口一次,這同樣也是健康誤區,口腔會出現二次污染現象,所以在一次刷牙中,最好漱口3次,將細菌隨時清出口腔。
7、電梯里單腿站,身體循環UP!
這是吳君如首推的健康方式——坐電梯的時候,將身體重量都放在一條腿上,另一條腿抬起,腳掌處對著另一條承重腿的膝蓋內側部位,并適時相互輪換。
這樣簡單的方法不僅可以瘦腿,還能讓身體處在正常循環的狀態中,沒有阻塞現象。循環暢通,身體當然年輕。
8、買只好包包,有助快樂荷爾蒙分泌
德國的一項健康研究表明,如果女人可以每1~2年為自己買一個心儀的奢侈品包包,可以時刻覺得自己受到關注,增強女人的自信。
這樣的內心愉悅增加了身體快樂荷爾蒙的生成,身體循環更加通暢,血液流通也在加快!這種滿足感,會讓女人更長壽!
9、倒著讀書,增強應變能力
最近在日本最為流行的長壽秘方是每天倒著讀書1小時。因為當文字倒過來讀的時候,會增加眼睛的識別能力,以及大腦的應變能力,活躍腦細胞,讓大腦時刻清醒地處在最佳狀態。
需要注意的是,倒著看書的最佳時間是在自然光線強的下午,夜晚時光線暗,這樣看書容易導致視力的耗損。
10、站著吃飯,促進腸胃積極運轉
胃好,身體才能長期保持活力,但其實我們常常在用餐時無意傷害到它。從有記憶開始,我們就習慣了坐著用餐,但其實坐姿會使腹部受壓,讓血液流通受阻,這樣回心血液量就會減少,從而讓正在工作的胃部缺少足量的血液供應。
從現在開始改變吧,我們的建議是:全身放松地站立用餐,身體重量不必都集中在腿上,肩部、腰部都要幫忙分擔,用餐時間在30分鐘左右為最佳,這樣給胃部的壓力就會減少,給生命以動力。
10個生活中健康“常識”別盲目相信
血壓越低越好
我們的血壓低于120/80的話就會能夠防止心臟病以及中風的發作,但是血壓也不能夠太低的。如果我們的舒張壓降至70以下,那么心臟病的發作或者死亡的概率就會多一倍的。
散步是最簡單的鍛煉之法
如果你有心臟病,且天空中煙霧彌漫,不要相信這種說法。研究表明,在煙霧彌漫的天氣,空氣中的小顆粒能提高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遇到這種天氣,應盡量在室內活動,并打開空調———能將室內污染物水平降至50%。
對乙酰氨基酚是最安全的鎮痛藥之一,也是減輕關節炎疼痛的第一選擇
如果你每天要喝一杯葡萄酒(或其他酒類),不要相信這種說法。對乙酰氨基酚藥瓶上的文字對每天飲酒超過三次的患者提出了警告,提示這種藥物會對肝臟造成傷害。
就算酒精度非常低的酒類,也會給我們的肝臟帶來麻煩的,就算醫生建議我們對乙酰氨基酚的常用劑量為每天4克,但是如果你不能夠做到一點酒不喝的話,這個最大劑量就不要超過2G。
完全從食物中攝取營養物
如果你是嚴格的素食者,不要相信這種說法。你若既不吃雞蛋,也不喝牛奶,那么攝取足夠多的維生素B12和維生素D,只能通過營養補充物來實現。
干家務或種花種草比輕微鍛煉更有利于健康
如果你正試圖避免患上心臟病或治療心臟病,不要相信這種說法。我們知道,活動就比不活動強,而大掃除或拔草并不能使心臟達到足以大幅降低心臟病發作或中風幾率的強度。相反,每周4到5次、每次30分鐘的強度適中的鍛煉可大幅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幾率。一項針對近4萬名婦女的研究表明,每周至少兩小時的漫步可把患心臟病的幾率減半。
游泳是理想的低強度有氧鍛煉方式
如果你身患哮喘,不要相信這種說法。游泳池中的氯(一種刺激性很大的黃綠色氣體鹵素)能誘發哮喘發作,即使游泳池在室外。如果兒童遇到這種情況,甚至會增加染上這種疾病的幾率。
如果你有哮喘的話,為了我們的安全,最好不要嘗試不一樣的鍛煉方式,如果兒童患有過敏癥不超過7歲的話,就不要帶他去氯氣味強烈的游泳池中游泳了。
維生素D的攝入量越多越好
按照醫生目前的建議,根據年齡的不同,維生素D的'攝入量為200IU至600IU,但研究人員表示,1000IU至2000IU是最佳選擇,且服用安全。你可以通過蔬菜水果攝入足夠的鐵,不過仍應該通過其他途徑補充鐵元素。如果你經常感到渾身疲力,最好去驗血,檢查一下是否缺鐵。
每天至少喝8杯水
如果你的膀胱有毛病,不要相信這種說法。你也許可以通過減少喝水的次數去避免上廁所。如果你問醫生一天應喝多少水,倘若沒有接近神奇的“8杯原則”,一定不要擔心。據調查顯示,人體近20%的水分是通過食物攝入的。即便你每隔8小時跑一趟廁所,尿液顏色比較淡,也說明你攝入的水分其實已經足夠了。
多吃綠色葉菜
如果你正在服用血液稀釋劑華法林(warfarin),不要相信這種說法。華法林會阻滯維生素K活性,從而避免危險的血栓形成。維生素K會誘發血液形成血栓,所以,飲食中維生素K攝入過多反而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諸如菠菜、唐萵、羽衣甘藍等綠色葉菜類蔬菜中維生素K含量尤其豐富,切忌一天當中多吃綠色葉菜。
劇烈運動要比適度運動對身體更有益
如果你不經常運動,或主要目標是減肥,不要相信這種說法。運動量大意味著很快會疲倦,不可能消耗掉足夠的脂肪,達不到真正降低體重的目的。
2003年一項針對184名女性的研究發現,每周漫步150分鐘,堅持一年之久,對保持苗條身材而言,同短時間內劇烈運動的效果一樣突出。實際上,長期適度鍛煉的女性同短期劇烈鍛煉的女性體重下降幅度一樣,平均達到15磅至18磅。最為理想的減肥之法是一周大部分時間進行適度鍛煉,每次持續30分鐘至40分鐘。
【10個健康生活小常識】相關文章:
生活與健康小常識05-09
生活健康小常識05-09
健康的生活小常識05-09
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生活中的健康小常識05-09
生活健康小常識大全05-09
夏季生活健康小常識05-09
健康飲食生活小常識05-09
生活日常健康小常識05-09
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