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
在春季,生活上應該注意哪些小常識,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健康呢,有關春季的健康小常識都有什么常識呢。接下來就讓陽光網小編來為您介紹吧。
一、每日宜早臥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
二、加強鍛煉。每天起床后堅持到空氣清新的地方進行早鍛煉,持之以恒可精神飽滿、神清氣爽。
三、早餐要攝取較多的熱量 養成每天早餐攝取大部分熱量食物的習慣,以便供給人體充足的熱量。
四、平衡飲食。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以滿足春季因人體代謝旺盛而蛋白質需求的增加。
五、吃一些稍微有一些辛味的東西,如蔥、生姜、韭菜、蒜苗等;飲食要清淡,油膩的菜肴可使人飯后產生疲憊現象。
六、多吃富含維生素A,具有保護和增強上呼吸道粘膜和呼吸器官上皮細胞功能的胡蘿卜、菠菜、南瓜、番茄、青椒、芹菜等黃綠色蔬菜。
春季怎么穿衣服健康
1、春季怎么穿衣服健康
春季穿衣應注意“下厚上薄”,把握“8·15”原則,8℃左右需要捂一捂,當氣溫持續保持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人體已能適應后就可以不“捂”了。在捂的時間上,1—2周比較適合,氣溫回升后得再捂7天左右,體弱者或高齡老人得捂14天以上身體才能適應。
“捂”會依各人體質而有所不同,老人或體質偏寒者可多“捂”幾天,而體熱的人則可以少“捂”幾天。具體標準可以綜合考慮氣溫和個人感覺兩方面。首先看溫度。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低于這個氣溫時,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否則“捂”的過度反會使人上火、血壓升高,也可能熱傷風而患上感冒。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
2、春季健康生活的秘訣
是春季應該多旅游。因為在寒冷的冬季里,身體被厚厚的棉衣捂了兩三個月,體溫調節中樞和內臟器官的功能亦有不同程度下降,肌肉和韌帶長時間不活動,更是萎縮不展,收縮無力,極需外出踏青賞景,既鍛煉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
是春季宜多散步。春暖花開之際,散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生保健方法。一天緊張繁忙工作之后,到街頭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勞,由于腹部肌肉收縮,呼吸均勻乃至加深,利用血液循環,增加胃腸消化功能。
是晨起提倡宜伸懶腰。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懶腰,是因為經過一夜睡眠后,人體松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故方醒之時,總覺懶散而無力,此時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則有吐故納新、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
3、春季健康養生的注意事項
日常起居。此時已經進入了二之氣,氣候也日漸溫暖起來,但是早晚的溫差卻很大,仍時不時的.會有寒流來襲 ,正所謂早晚冷,中午熱,有風冷,沒風熱,穿少了冷,穿多了又熱,運動一下就熱,剛坐下又冷的坑爹氣候。再加上天氣的變化很大,雨水比較多,有些地區甚至還會出現陰雨連綿,梅雨不斷的問題。因此及時的增減衣服是這一個季節最為重要的養生之道。
飲食養生。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季做好飲食養生也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中醫認為眼下屬仲春,因此肝氣較旺,腎氣微。飲食上可以適當的多吃一些生姜,椰菜,蔥花等。另外中醫還認為春季人易脾胃失和,因此更要注意日常的健運脾胃之道,可以適當的多吃些如山藥,蕎等具有健脾養胃功效的食物。
精神保健。議在這個春光無限好,草長鶯飛的季節里可以多出去踏青,在風和日麗的時候和親朋友一起到外賞花,這不僅有利于心理的保健,同時還有利于緩解精神壓力,是春季精神養生方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春季健康生活吃什么早餐
1、豆漿—多吃豆類的食品,豆漿可是大豆經過磨碎,沸煮的,營養成分可是非常的豐富,有極其的容易被身體所吸收,還可以有效預防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對于貧血的人來說,可就要多喝豆漿。
2、純牛奶:早晨一杯純牛奶,為人體補充每日所需要的鈣質,牛奶也很容易被消化吸收,甚至還有美容養顏的效果。
3、粥類:牛奶豆漿等食物與粥品類搭配在一起,是十分適合的.,粥類對于胃部不好的人可是具有養胃的作用,而且春天喝小米粥和山藥粥等食療可以達到溫補。
4、果蔬汁:新鮮榨出來的果汁和蔬菜汁,可是具有清體排毒的療效,早餐喝杯新鮮的蔬菜汁,讓腸胃更快速的蠕動,快速的清除體內的宿便,達到健康養生的效果。
養生注意:早餐無論再忙碌都要養成吃早餐的習慣,不然很容易影響到工作的效率,還會在日積月累中,令自己患上膽結石。
春季健康生活吃什么蔬菜
1、春筍
春天是春筍嘗鮮的好時節,被稱為“春天的菜王”。春筍營養豐富,具有利竅通脈、清熱化痰、健脾消食等功效,是春季常吃的蔬菜。
2、山藥
春天氣候由寒轉暖,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活力增強,所以流感、流腦等各種傳染病容易流行,山藥具有健脾益氣、益腎補肺的功效,春天常食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利于消滅體內細菌、病毒,起到預防春季流感等傳染性疾病的作用。
3、西紅柿
春季天氣變暖,人體容易感到疲勞、犯困,春天吃西紅柿有消除疲勞,解除春困的作用。而且西紅柿富含維生素C,具有抵抗外界病毒作用,很適合春季食用。
4、菠菜
菠菜有利五臟、通血脈、潤腸平肝、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而且青色入肝經,菠菜對肝氣不舒并發胃病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對春季里因為肝陰不足引起的高血壓、頭痛目眩和貧血等很有療效,很適合春季食用。
春季可以常吃潤燥祛濕的食物
靈芝云苓豬橫脷湯
材料
靈芝、云苓、豬橫脷、瘦肉、鹽。
做法
1.首先要把材料都備好,然后把靈芝和云苓分別用清水洗凈,靈芝切成塊,放在碗里備用。
2.豬橫脷和瘦肉洗凈,汆水撈起;豬橫脷刮白膜,沖凈,切厚片;瘦肉切塊。
3.將6碗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沸,轉小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飲用。
功效
潤燥祛濕、安神助眠、抗癌抗衰老。
百合粳米粥
材料
干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制法
將百合用清水洗凈泡軟,粳米淘凈,共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成。可供早餐食用。
功效
百合煮粥,更增其補益潤肺之力,正如《本草綱目》所言“百合粥潤肺調中”,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之功。
適用于慢性呼吸道疾病、肺熱或肺燥干咳、涕淚過多、熱病恢復期余熱未盡、精神恍惚、坐臥不安、失眠健忘等癥。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兩款潤燥祛濕的菜肴之外,其實還有許多菜肴也都是有此功效,不妨來看看。
豌豆苗豆腐湯
材料
豌豆苗50克、豆腐250克、醬油、芝麻醬、花椒油、紅油、麻油、雞精、白糖、精鹽各適量。
做法
先將豆腐切成小碎塊,與豌豆苗一道入鍋,加入調料進行調味就可以了。
功效
可以補益肝腎,滋陰潤燥。
芝麻紅糖粥
材料
取芝麻5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
做法
先將芝麻炒熟,研成細末。粳米煮粥,直至粥煮至黏稠時,拌入芝麻紅糖稍煮片刻就可以食用。
功效
適用于肝腎不足、頭昏目花、肺燥咳嗽等癥。初春易出現涼燥,會出現干咳、少痰或無痰、鼻咽干燥、喉癢,兼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等現象,可以吃芝麻紅糖粥。
板栗冰糖粥
材料
板栗仁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將板栗仁切碎與粳米一同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粥,直至粥煮至黏稠時,放入冰糖調味就可以食用。
功效
可以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適用于胃納不佳、脾胃不健、腰膝軟痛、四肢乏力、多夢失眠、夜尿增多等病癥。另外由溫燥引起的干咳、口干、痰少而粘連成絲,不易咳出等癥,可以吃板栗冰糖粥調理。
三七燉兔肉
材料
三七10克、丹參15克、兔肉250克。
做法
將三七丹參切成片,與洗凈的兔肉一道入鍋,燉爛加調料進行調味。
功效
具有祛濕,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的功效。
紅花檀香茶
材料
白檀香1克、紅花3克。
做法
將兩種材料同入杯中,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可連續沖泡3—5次。
功效
可以活血化瘀,減少冠心病的發作次數和程度,特別適用于冠心病緩解期的人。
百合炒玉米西芹
原料
百合200克、玉米粒100克、西芹100克、胡蘿卜50克,鹽、色拉油適量。
做法
1、西芹洗凈、切段,百合剝開、洗凈,胡蘿卜去皮、洗凈、切成菱形小塊。
2、將全部原料用沸水焯一下。
3、鍋內放色拉油,下入焯好的蔬菜翻炒,用鹽等調味后即成。
功效
潤肺、滋陰、養胃、益氣的作用,無論肺氣虛或肺陰虛者皆宜。
金銀花雞蛋湯
原料
雞蛋一個、金銀花15g。
做法
1、鮮蛋打入碗內備用。
2、金銀花加水200毫升,煮沸5分鐘,打入雞蛋煮沸即可,趁熱1次服完。
功效
金銀花甘寒,能清熱解毒,可消炎清火潤肺。該方簡便易服,每天早晨服1次。
潤燥祛濕的菜肴說的差不多了,下面就來說說對于潤燥祛濕效果比較明顯的幾種食物。
菠菜
性味甘涼,能滋陰潤燥、養血生血、通利腸胃,可用于津液不足之口渴欲飲、腸燥便秘、貧血及衄血、便血等出血癥。
菠菜富含類胡蘿卜素,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保護咽喉和肺部黏膜,改善肺部的血液循環,開胸順氣。
不過,菠菜中草酸含量較多,會妨礙人體對鈣、鐵的吸收,吃時應該先用開水燙軟,撈出后再下鍋炒。
作為凡品的菠菜吃法是很多的,煮粥即是普通一途,可用菠菜來煮粥。
蓮藕
性味甘涼,是止血、生津的良藥,富含淀粉、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尤其是含維生素C最多,是女人滋陰的佳品。
此時天氣干燥,吃些藕能起到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的作用。同時,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
鮮藕除了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外,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含量也很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對治療便秘,促使體內有害物質排出,十分有益。
蘑菇
可以提高女性免疫力,防女性貧血,適用于脾胃氣虛、疲怠乏力,并有防癌治癌、降血脂、降血糖的效果,對女性滋陰有很好的效果。
去掉菇根后,可炒、熘、燴、炸、拌、做湯,也可釀、蒸、燒,還可作各種葷素菜肴的配料,是筵席上的高級食用菌菜之一。
具體來說,蘑菇可做成紅燒蘑菇、肉片鮮菇、口蘑鍋巴、口蘑芙蓉蛋湯、口蘑鴨子、蘑菇燒菱角、蘑菇炒腐竹和蘑菇燉豆腐等菜肴。
銀耳
是一種有滋陰補益作用的名貴食品,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具有補胃、潤肺生津、提神、益氣、健腦等功效。
銀耳被譽為“長生不老藥”、“延年益壽品”、“菌中之王”,具有滋潤而不膩滯的特點,對體虛、久病初愈,不宜用其它補藥的病人及陰虛內熱,內熱而有出血傾向者更為適用。
【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相關文章:
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女性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中醫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春季健康飲食小常識05-09
小學生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識05-09
春季生活小常識05-09
生活與健康小常識05-09
生活健康小常識05-09
健康的生活小常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