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時間:2022-12-09 10:56:29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精華】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集合9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集合9篇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1

  目的:

  1 、培養幼兒的傾聽力

  2 、學習動物的叫聲

  準備:

  1 、五種動物的圖片、掛件。

  2 、錄有動物叫聲的磁帶

  3 、圖譜一張。

  過程:

  一、放動物錄音,激發幼兒的興趣。“你們想去森林里玩嗎?”那我們就坐著火車一起去吧。幼兒坐到位置。“森林晨的小動物聽到小朋友來玩,非常高興,聽,它們來歡迎我們了。”放錄音一遍。“你聽見有哪些小動物來歡迎我嗎?”幼兒自由說。小結:小朋友真能干,都聽出來了,它們是小貓,小狗,小鴨,公雞,青蛙。

  二、學小動物的叫聲。小動物的叫聲可真好聽,讓我們一起來學學它們的叫聲吧。

  1 ) 放錄音。“你聽到是誰的聲音呢?”“那我們就把它請出來吧 . (出示圖片)”“它是怎么叫的呢?”“我們一起來學學它的叫聲吧。”“誰愿意把你學的叫聲,來叫給大家聽一聽呢?”每次叫四五個幼兒。

  2 )、依次學習以下幾種動物的叫聲。

  三、游戲

  1 )、幼兒自由選掛件。

  小動物來到我們班了,那你們喜歡誰呢?你可以自己去選小動物,但是小動物要我告訴大家,你們去選它們時,要一邊學著佗們的動作,一邊學著它們的叫聲,如果小動物沒有聽到你學它們的動作,你學它們的叫聲,那小動物就不請你了,知道了嗎?

  2 )、開始游戲

  現在你們都到了小動物家里了,都成了動物寶寶了,老師就請動物寶寶們來做游戲,當你聽到錄音機里是誰的叫聲,就請這個小動物站起來把你好聽的叫聲叫給大家聽好嗎?一種聲音一次。

  放錄音,游戲一遍。

  現在,小動物都聽到自己的聲音站起來,那我們再來聽一聽這回錄音機里放的是誰的聲音,聽到是誰的聲音,就請這個小動物一邊發出聲音一邊做動作,坐回自己的家。

  放錄音游戲一遍。

  四、看圖譜,學兒歌

  森林里的`其它動物看到你們今天這么能干,它們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① 老師念兒歌一遍。

  ② 引發興趣,這首兒歌里有五種小動物的叫聲,是不是有和你一樣的動物呢?

  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幼兒跟念兒歌一遍。

  小結:今天,動物寶寶學會了自己的叫聲,又學會了好聽的兒歌,現在,請被請到的動物寶寶跟我們到外面去做游戲。但是請到的小動物要一邊學叫聲一做動作到我們這邊來,聽到了嗎?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2

  活動目標

  1、幼兒能用正確的執筆姿勢畫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2、幼兒初步掌握中鋒、側鋒的運筆法,并嘗試表現出濃、淡墨變化;

  3、培養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及大膽作畫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范畫:螃蟹。

  2、毛筆、墨汁、顏料、調色盤、筆洗、墊紙、吸水巾。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

  八只腳,抬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

  (打一動物)謎底:螃蟹

  二、展開

  1、出示范畫,引發幼兒作畫興趣。

  (1)提問:“這是什么?”

  (2)引導幼兒觀察“螃蟹”,說出螃蟹的.主要特征;

  (3)教師用正確的詞匯小結螃蟹特征。

  (4)提問:“這叫什么畫?”引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2、教師示范螃蟹的畫法

  (1)教師演示身體的畫法——淡墨側鋒畫身體;

  提問:“老師是如何用筆的?”引導幼兒觀察側鋒的運筆法。

  (2)教師演示螃蟹“螯”的畫法——濃墨中鋒畫螯;

  --畫螯時和畫身體用筆有什么不一樣?

  引導幼兒觀察中鋒的運筆法。

  --畫身體的墨色和畫螯的墨色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對比后,感受濃、淡墨的變化美。

  (3)請幼兒畫出螃蟹的腿和眼睛,教師重點點評執筆。

  (4)教師小結螃蟹的基本畫法。

  (5)啟發幼兒說出可以添畫的景物。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注意指導幼兒執筆及運筆方式;

  (2)啟發幼兒添畫相關事物;

  (3)提醒幼兒注意畫面、衣物的清潔,養成良好作畫習慣。

  4、幼兒相互欣賞作品

  (1)請畫好的幼兒將畫貼在板面上,相互欣賞;

  (2)請個別幼兒說說小螃蟹(作品中)在做什么?教師點評;

  (3)教師粘貼“快樂的小螃蟹”字樣,構成一幅完整的展覽板,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3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有趣的情節和語言,以及主人公粗心的性格特點。2、物品使用完后知道物歸原處。

  活動準備:1、提前預留小任務,請幼兒自帶故事角色玩具或圖片。2、《眼鏡哪去了》教學掛圖、教師教學資源。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檢查布置的小任務的完成情況,將幼兒帶來的熊、松鼠、浣熊、貓頭鷹等玩具集中放在前面,引出故事。

  知道:小朋友的學習用具都帶來了,老師布置的小任務也完成了,你們記得可真牢!可是有只小熊的記性不怎么好,他的'眼睛找不到了,眼睛哪去了呢?

  2、分段欣賞故事,同時操作相應的動物玩具。

  (1)從故事開頭至“也許它被火箭帶上天去了吧。”

  提問:熊的朋友松鼠、狐貍和浣熊見到小熊后是什么表情?說了那些稀奇古怪的話?引導幼兒猜猜看松鼠、狐貍和浣熊為什么藥這么做。

  (2)引導幼兒猜想:小熊的眼鏡到底哪兒去了?

  請幼兒自由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引導幼兒自己在書中找到答案,并用完整、清晰的語言講述故事的后半部分。

  3、出示教學掛圖或教師教學資源,請幼兒完整欣賞故事。

  (1)可圍繞以下問題自由結伴討論:

  如果我是故事中的小熊,該怎樣保管自己的東西?

  上學后,我們的學習用品增加了,怎樣才能使這些學習用品不丟失?

  (2)教師與幼兒共同歸納保管物品的流程:分類--確定擺放位置--制作標志--物歸原處。

  活動延伸:

  請家長鼓勵幼兒獨立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并和幼兒一起整理自己的物品,時刻提醒物歸原處。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幼兒在教師所創設的故事情境中,能夠根據樂曲的不同節奏,進行相應的動作表現和游戲。

  2、鼓勵幼兒大膽表演動作,培養對音樂的感受能力。

  3、能夠積極的參加游戲活動,體驗藝術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事先欣賞教師改編的故事“巨人的花園”

  2、簡單的場景布置:柵欄(小椅子)

  三、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圍坐在教師身邊,教師以語言創造情境,將幼兒引入故事“巨人的花園”

  1、我們是一群愛聽音樂的小精靈,一聽到音樂我們就會快樂的跳舞。

  2、音樂起,幼兒自由表演動作,教師邊觀察了解幼兒的舞蹈能力,邊跟隨音樂的變化做不同的'動作,給幼兒以暗示。

  (二)幼兒跟隨教師向巨人的花園出發,途中,教師用語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模仿教師做動作的愿望與興趣,使幼兒在動作過程中進一步感受音樂的不同。

  1、今天,我們一起到巨人的花園里去玩吧,那里有最美的音樂和最美麗的花。路很遠,還會經過一些有趣的地方,你們可要跟上,千萬別迷路了。(間接提出要求:要跟在

  >教師身邊。并為后面有語言創設情境作好鋪墊)

  2、情境一:爬山。緩慢的音樂――上山。歡快的音樂――下山。

  情境二:過小河。緩慢的音樂――趟水。歡快的音樂――將水甩干。

  (三)進入巨人的花園,教師交代游戲規則,引導幼兒聽音樂進行游戲。

  1、聽音樂,辨別不同的音樂:歡快――精靈的游戲。緩慢――巨人出現。

  2、交待游戲規則:我們進入花園后,如果聽到巨人的聲音,就要立刻躲到花叢中,變成花園里一朵小花,這樣它就不會發現我們了。游戲開展兩遍后結束。

  3、游戲若干遍后結束。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5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齲齒形成的原因以及預防齲齒的有關知識。

  2、使幼兒懂得保護牙齒的意義,了解保護牙齒的方法。

  3、指導幼兒學會刷牙的正確方法,培養幼兒養成早晚刷牙的良好衛生習慣。

  4、體驗健康潔白的牙齒給人帶來的快樂與美感。

  活動準備:

  提前兩天將洗凈的蛋殼浸在醋里 收集幼兒的漱口水若干杯

  故事準備《愛吃糖的老虎》

  活動過程:

  1、故事《愛吃糖的老虎》引出主題

  提問:狐貍想出了什么辦法?老虎的牙齒怎么了?

  引出問題找找自己是不是也有壞掉的牙齒。

  2、找齲齒

  (1) 用小鏡子找一找自己的牙齒有沒有變黑或壞掉的.。

  (2) 觀察長有齲齒的幼兒的牙齒

  (3) 變黑壞掉的牙齒叫齲齒

  3、利用實驗探索齲齒形成的原因

  (1) 幼兒討論:齲齒是怎么形成的

  (2) 觀察幼兒漱口水,請幼兒觀察里面有沉淀物質,請幼兒聞一聞是什么味道?(酸的 臭的)這中酸得、臭的物質會對牙齒產生怎樣的影響。

  (3) 觀察蛋殼浸在醋里的變化并討論醋里浸過的蛋殼為什么會變黑、變軟。

  小結:食物殘渣在細菌的作用下會分解成酸,酸會腐蝕牙齒變黑、形成齲齒。

  4、討論如何保護牙齒形成齲齒(少吃甜食 早晚刷牙 吃完東西漱口)

  5、結合《刷牙歌》教會幼兒正確的刷牙方法 結束活動.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

  1.理解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學習詞語:急急忙忙、慢悠悠、丟三落四。

  2.知道做事不能丟三落四,要細心。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鴨子

  2.ppt課件 《鴨媽媽找蛋》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課件:鴨子,引出課題

  小朋友看看這是誰呀?知道鴨媽媽有什么本領嗎?

  (幼兒互說)

  二、展開

  1.理解故事情節。

  (1)教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內容。

  提問: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誰?鴨媽媽找到蛋了嗎?

  (2)出示幼兒畫冊,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ppt課件

  交流、討論:

  (1)鴨媽媽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兒了?

  (2)在草叢里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蛇蛋是怎樣的?學習詞語:急急忙忙(可組織幼兒討論)

  (3)鴨媽媽在鵪鶉媽媽家找到蛋了嗎?她是怎么說的?鵪鶉蛋是怎樣的?

  (4)在沙灘邊鴨媽媽遇到誰?她是怎么說的?烏龜蛋是怎樣的?學習詞語:、慢悠悠(可組織幼兒討論)

  (5)鴨媽媽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誰?她是怎么說的?鵝蛋是怎么樣的?

  (6)鴨蛋是誰找到的?鴨蛋是什么樣的?

  (7)你喜歡鴨媽媽嗎?為什么?學習詞語:丟三落四(可組織幼兒討論)

  (8)再次聽故事,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和情節。

  三、結束

  收集和進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動物。

  你還知道哪些會生蛋的動物?回去和爸爸媽媽交流,好嗎?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7

  活動目標與關鍵經驗:

  幼兒進入大班,運動能力不斷增強,動作更趨靈活,但對身體關節的作用及保護方法了解很少,

  容易造成運動中關節拉傷、摔傷和碰傷。由此,通過有趣的關節游戲、關節表演等內容,使幼兒知道

  關節對人體活動的作用,學會在運動中保護關節的方法。

  1、 知道關節能使身體彎曲,對人體活動有重要作用。

  2、 學會簡單保護關節的方法。

  活動材料與相關環境創設:

  紙夾板、紙夾長臂、線繩、水彩筆若干、大型積木一套。

  圖書區投放與人體關節骨骼有關的書。《幼兒用書》中畫有人體關節圖人手一張。

  教師錄制幼兒生活和游戲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護的現象。

  活動準備:

  對人體骨骼有初步的了解與認知。

  引導幼兒觀察討論:有關人體各部位能彎曲變化的問題。

  教師錄制幼兒生活和游戲中推、拉、拽和不注意自我保護的現象。

  活動過程:

  1、 教師帶幼兒在戶外練習跳繩、玩“高矮人”游戲后回班討論:繩子是怎樣搖起來的?人為什么能變高變矮?(搖繩時靠臂的什么部位,下蹲或站起時靠腿的什么部位)引發幼兒認識人體的關節。

  2、 引導幼兒尋找身體上的關節,如:腕關節、肘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再次討論:有了這些關節人體才能怎樣?沒有這些關節人體又會怎樣?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體驗關節的重要作用。

  3、 游戲“會表演的關節”。幼兒找一個裸露在外的關節。大膽地在關節部位上用水彩筆畫一樣東西。如:小昆蟲、小人臉等。然后動一動這些關節,發現關節上圖形會一彎一伸的動起來。(加深幼兒對關節彎曲作用的認識)。

  4、 游戲“機器人與小精靈”。幼兒分成兩隊,一隊扮機器人將紙夾板用線繩綁住膝關節,雙臂套紙夾長臂。,一隊扮小精靈,教師扮“工程師”發出口令。兩隊分別取放積木蓋建房子,比賽看哪隊先將房子蓋好,兩隊互換角色重復游戲。。引發討論:為什么小精靈隊蓋的快,機器人隊蓋的慢?教師與幼兒共同總結;人體如果沒有關節行動起來很困難,有了關節活動起來很靈活方便。關節對人體活動和運動有很重要的作用。

  5、 教師請幼兒觀看他們的生活游戲錄像,畫面出現推、拉、拽的現象。與幼兒討論:這些現象會使小朋友怎樣?容易發生什么問題?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關節,避免傷害?幫助幼兒提升保護關節的`經驗:活動時注意不硬拉、拽同伴的胳膊,不推撞同伴;體育活動中注意互相躲閃避免摔傷;跳躍或提拿重物時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關節,不使關節拉傷或扭傷。再次觀看正確的游戲活動和自我保護的方法錄像。

  相關經驗:

  繪畫:各種昆蟲的繪畫方法。

  衛生常識:人體骨骼關節的保健常識。

  活動評價:

  在幼兒活動或運動中能否注意不推拉碰撞同伴,有無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行為。

  活動延伸與擴展:

  1、 創設“我喜歡的運動”墻飾,將制成的活動“小人”由幼兒意愿擺放成自己喜歡的運動狀態,

  并相應寫上自己表述的自我保護方法。以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行為。

  2、 與家長溝通和宣傳,注意在家庭活動中保護幼兒的關節。提醒幼兒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8

  科學意圖:

  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制作和觀測,了解觀測風向的儀器風向標的基本原理,學會用風向標觀測風向的方法。

  材料準備:

  吸管、卡紙、頂端為珠子的大頭針、+塑料珠子、帶橡皮擦的鉛筆。

  制作方法:

  (1)將吸管兩頭分別剪開一條縫隙。

  (2)用卡紙分別剪一個小三角形和一個大三角梯形做風向標的箭頭(小三角)和箭尾(大三角梯形),并把它們插在吸管兩頭。

  (3)將大頭針插入吸管中間,并穿過一顆珠子,插在鉛筆的橡皮擦上。

  (4)把鉛筆固定在一個位置,標明東、西、南、北,風向標即制作完成。

  實驗操作:

  把風向標放在戶外高處,根據箭頭指的方向來判斷風向。

  指導建議:

  ●引導幼兒注意觀察風向與風向標箭頭所指方向的關系,了解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風向。

  ●提醒幼兒,吸管和上下塑料珠之間不要挨得太緊,以吸管能自由轉動為宜。

  拓展與替代:

  ◆可用小旗、布條、紙條等來制作簡易風向標。

  ◆有風的時候引導幼兒觀察物體(如樹枝)的擺動,以此來判斷風向。

  科學小知識:

  風是有方向的,風吹來的.方向即為風向。風向標是一個不對稱形狀的物體,重心點固定于垂直軸上。當風吹過,對空氣流動產生較大阻力的一端(箭尾)便會順風轉動,使風向標的箭頭永遠指向風的來源。其原理其實非常簡單:箭尾受風面積比箭頭大,若箭頭及箭尾均受風,箭尾必會被風推后,使箭頭移往風的來源。

  科學反思:

  喜歡受人贊賞、想象和動手制作,是幼兒共有的特點,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遠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動著進步。想象才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孩子想象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在制作及使用工具過程中,培養動手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賞識每個幼兒,賞識是促使幼兒放飛理想的催化劑。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厚薄、高矮、粗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

  2、發展幼兒思維的可逆性、傳遞性和雙重性。

  3、培養幼兒愛動腦愛學習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7張厚薄不同的圖書圖片;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干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老師這里有一些你們的好朋友,想不想知道是誰呀!

  二、基本部分

  1、厚薄的排序

  (出示厚薄不同的圖片,7張)。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

  可是他們沒有名字,很傷心,我們來幫他們把名字起了好嗎?<讓幼兒按照從薄到厚的順序〉

  你們看看那一本書是最薄的?它就叫老小。

  我們把老小送回家,剩下的誰是最薄的?那它就是老六。

  再看看剩下的誰是最薄的?……

  下一個應該是誰呢?……

  依此類推,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能夠找到一個既快又準確的方法。

  他們又要出來玩了,這次他們是老大現出來的(讓幼兒自行操作,用每次都選出最厚的方法按從厚道薄的順序排列)

  2、粗細的排序

  這些書門出來玩,感到很累,這個時候他們發現了一些樹樁。他們就商量在樹樁上坐一會兒,休息一下,可是他們應該怎樣安排呢?

  (出示7張高矮相同、粗細不同的樹干圖片)他們想把這些樹樁按從細到粗的順序排,怎樣排?

  引導幼兒用前邊的方法,依次找到最細的方法進行排序.

  這時,他們想換換位置,把這些樹樁從粗到細排,哪有怎樣排?

  請幾個幼兒用相同的方法上來親自操縱,進行排序。

  高矮排序

  他們玩得很開心,你們想不想也出去玩?但我們要排隊才行。

  將全班幼兒按人數分成六組,進行從高到矮,從矮到高排序

  結束部分

  排好隊,和幼兒一齊開火車出去。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相關文章:

精選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3篇05-12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3篇05-12

精選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四篇05-12

精選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4篇05-12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四篇05-12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4篇05-12

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三篇05-12

【精選】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四篇05-12

精選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三篇05-12

【精選】幼兒園幼兒教學方案設計3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