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醫與財務管理聯系論文
春節期間,與幾好友圍爐夜話,人到中年難免聊及健康,其中有事中醫有成者,每言必中其要害,于是大家逐漸靜言,聽他侃侃而談。他從陰陽五行說起,述及中醫學理論體系及其長久的臨床實踐案例,思辨中西醫區別與長短,強調中醫師法天地自然,系統地看待人與自然關系,并引用扁鵲兄弟典故,囑大家健康以預防保健為主,且每人均應了解和學習中醫,重視健康。其言不蔓不枝,遣詞措意皆有緣起,細思之頗覺有理,送客之后,猶覺余音繞梁,值得回味。
隔日,考慮企業財務管理問題,再次想起日前好友夜談時關于中醫系統性之思維,辯證施治之言論,忽覺中醫理論與財務管理理念似有相通之處,即提筆隨興整理出幾點思考,權當拋磚引玉。
一、從中醫角度談財務與會計的區別
常有企業管理者會問到一個問題,即財務與會計是不是一回事,財務部是否也可以叫會計部,還有深入思考者會考慮財務與會計是否應分設為兩個部門。以往,筆者常以財務專業理論來解釋這個問題,今天不妨從中醫角度來回應此問也許會更生動和有趣。
中醫堂的醫師與藥師分工是,前者以中和平衡、陰陽互補及辯證施治的原則采取的健身祛病的理論與方法為病人治病,后者則研究、制作、辨識、儲存與挑選中藥材。藥師日常工作關鍵是要“認對藥放對藥”,即將中藥材辯清認明,準備無誤地放入相應的藥匣子;而中醫師的職責則是要會“開方子拿對藥”,即通過“望聞問切”,搞清楚病人的情況,辯證施治,準確開出藥方子,各味藥材用量配伍,清楚明了,藥引子則更是獨門絕技。中醫的醫與藥的這層關系與企業財務工作中財務管理與會計的關系很類似,會計主要解決信息問題,通過專業的技術規則對經濟業務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形成各利益相關方有用的信息,會計最主要的職責是準確無誤地記錄企業的經濟活動,嚴格按準則與規定處理會計業務,這就好像中藥師,要清晰理解各科目內涵及邊界,按既定的準則要求將各歸集信息逐一確認,準確無誤放入對應會計科目的“藥匣子”。而財務管理則是在會計工作基礎上對企業的戰略目標、資本運作、資金融通、稅務籌劃以及股東利益分配等一系列經濟活動進行謀劃與處理,就似中醫師,通過特別訓練的專門技能,辯證施治開出藥方子,吩咐藥師準確無誤地按配方及既定的配量抓藥,將藥取出藥匣子。會計的主要職責是按準則要求“放對藥”,財務管理則是要辯證施治開對方子“拿對藥”,好藥方子即可“保健”增值,又能“治病救人”,一方面為健康企業謀求發展,另一方面為經營困難的企業出謀劃策,使之走出困境。藥師和會計的主要職責是必須嚴謹地按規定和要求辦事,而醫師和財務管理者則重在謀劃,要求在“兵無常勢、水無常形”的環境中洞察問題、給出良方。
二、中醫系統性思維借鑒
中醫是我國人民在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的辨證法思想指導下,通過長期醫療實踐逐步形成并發展成的醫學理論體系。在中醫理論中,以五行學說為基礎,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系統,并將之與自然環境看作開放的整體系統,來論述人體生理病理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這不由讓我驚嘆我國的先民是何其聰慧,20世紀初才發展起來的系統論思維居然早已蘊含在公元前春秋戰國時期的中醫理論中,特別是系統論整體性原理和開放性原理在幾千年的中醫理論傳承發展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中醫系統論整體性理念對企業財務管理有著重要借鑒意義。中醫以五行學說為基礎,把人體看成一個整體系統,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內五臟六腑、經絡關節、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消長,進而得出病名,歸納出證型,以辨證論治原則,制定“汗、吐、下、和、溫、清、補、消”等治法,使用中藥、針灸、推拿、按摩、拔罐、氣功、食療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陰陽調和而康復。企業賬務管理系統是企業管理系統中最重要的子系統,如果沒有一整套區別于其他系統的管理機制,一定會陷入無序狀況,甚至面臨崩潰。企業財務管理應該有大財務觀,應該把企業看成一個整體進行管理活動,應該樹立“企業管理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理念,在遵循“決策性管理集權和事務性管理分權”原則下,加強企業頂層集中管控,建立財務共享機制,要正確把握企業的財務戰略、資本運營、資金融通、稅務籌劃、銷售業績、股東回報等各項工作,辯證看待各部分工作的業績并做好協同,以追求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有時侯兩部分財務管理的績效可能是相互影響甚至是相互抵減的,如稅務籌劃與凈利潤,再如股利回報與企業發展等,不能因追求部分效益而犧牲整體效益,如為了爭取最大節稅效益而使稅務遵從度下降,進而影響企業信譽。因此,財務管理人員應本著系統論的整體性原理,利用各種財務工具深入分析利弊,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中醫理論中的開放性理念對財務管理同樣具有重要借鑒意義。中醫以五行學說為基礎,將人體與自然環境看作開放的系統,辯證看待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強調外部環境對自身同樣具有重要影響。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也是社會生產力發展最核心的要素,不可能孤立于社會之外來談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從大的方面來說,企業外部環境中的政治環境、社會環境、技術環境、經濟環境對企業經營有著十分重大的影響,是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輸入,而從企業財務管理方面,則應深入分析宏觀經濟形勢、世界經濟走勢、行業在經濟發展地區的變化、銷售市場、供應市場、資金市場、勞務市場等各種因素對企業發展的影響。比如,現階段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者,必須關注和分析英國脫歐事件、美國大選等黑天鵝事件對本企業的影響。企業財務管理應該“內外雙修”,不僅應做好企業內部財務工作,建立起高效的內部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同時應保持開放的狀態,在企業不斷地籌資、投資、控制成本、分配收益中與外界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積極做好與政府部門、銀行、客戶、稅務、監管機構、股東等各相關主體的業務與關系維護,不斷優化企業生存環境,同時不斷苦練內功,適應企業環境。
三、扁鵲兄弟的故事對財務工作的啟示
那位中醫朋友所述的扁鵲兄弟的故事發人深省。春秋戰國的神醫扁鵲被尊為“醫祖”,一次,魏文王問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長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文王又問:“那么為什么你最出名呢?”扁鵲答:“長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正所謂“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這則故事深蘊哲思,對財務人員頗有啟示,筆者思考,財務管理同樣可分為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的財務管理以會計管理為重心,注重的是反映職能,跟蹤處理企業已發生的經濟業務,處理好企業會計業務,通過記賬、算賬、報賬等一系列程序來提供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經濟信息。在這重境界地財務人員主要是負責核算的會計崗位人員,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對企業已發生的經濟行為進行處理,并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第一重境界更多的是企業基礎的財務管理工作,隨著大型企業集團財務服務共享中心模式的發展,此重境界的財務管理可簡稱為“共享財務”。
第二重境界的財務管理者以參與和謀劃好企業的具體業務為重心,此重境界的財務管理亦可稱之為“業務財務”。業務財務的核心職責是深度參與企業的具體經濟活動業務,利用財務管理和分析工具對經濟業務進行深入分析和謀劃,包括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資金籌措、稅務管理、投資評審及后評價、造價管控等。管理好業務財務必須“親近業務,走向前臺”,利用財務管理和分析工具來剖析具體經濟業務,與企業的其他管理職能協同作戰。對于企業集團來說,建立全集團的財務細分職能管理和支撐體系能夠使業務財務管理更加堅實和有效。這個層次的財務管理者屬中層管理者,知識結構應更為復雜和寬闊。
第三重境界的財務管理以提升企業價值與市值管理為核心,屬于戰略財務管理范疇,在這重境界里的財務人員通常是企業的財務高管人員,如企業的C F O(財務總監)及財務部總經理。這個層次的財務管理者必須具備前瞻理念,通過參與經營決策,優化資源配置,控制財務風險,提供財務增值服務,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成為其他業務部門和成員公司最優的績效合作伙伴。具體財務管理根據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和愿景,通過構建企業財務管理體系,打造財務整體作戰能力,使整個企業財務體系運作專業化、資源集約化、管理標準化和保障多元化,為企業提供戰略支撐、價值增值和經營監控的最優服務,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價值與市值。
【淺析中醫與財務管理聯系論文】相關文章:
2.淺析財務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