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論述企業集團財務管理概述、企業集團治理結構與財務管理體制、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等。以下是由陽光網小編整理關于《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考試試題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一)
計算及分析題:
1、假定某企業集團持有其子公司60%的股份,該子公司的資產總額為1000萬元,其資產收益率(也稱投資報酬率,定義為息稅前利潤與總資產的比率)為20%,負債的利率為8%,所得稅率為40%。假定該子公司的負債與權益的比例有兩種情況:一是保守型30:70,二是激進型70:30。
對于這兩種不同的資本結構與負債規模,請分步計算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的資本報酬率,并分析二者的權益情況。1、解:
列表計算如下:
由上表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
由于不同的資本結構與負債規模,子公司對母公司的貢獻程度也不同,激進型的資本結構對母公司的貢獻更高。所以,對于市場相對穩固的子公司,可以有效地利用財務杠桿,這樣,較高的債務率意味著對母公司較高的權益回報。
2、某企業集團是一家控股投資公司,自身的總資產為2000萬元,資產負債率為30%。該公司現有甲、乙、丙三家控股子公司,母公司對三家子公司的投資總額為1000萬元,對各子公司的投資及所占股份見下表:
假定母公司要求達到的權益資本報酬率為12%,且母公司的收益的80%來源于子公司的投資收益,各子公司資產報酬率及稅負相同。
要求:(1)計算母公司稅后目標利潤; (2)計算子公司對母公司的收益貢獻份額;
(3)假設少數權益股東與大股東具有相同的收益期望,試確定三個子公司自身的稅后目標利潤。2、解:
(1)母公司稅后目標利潤=2000×(1-30%)×12%=168(萬元)
(2)子公司的貢獻份額:
甲公司的貢獻份額=168×80%× =53、76(萬元)
乙公司的貢獻份額=168×80%× =47、04(萬元)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二)
1、以目前對企業集團的認識,協同運營應成為維系企業集團的紐帶。( × )
2、企業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功能及其企業間并購重組等做大企業屬于內源性發展。(× )
3、西方國家經濟發展經驗表明,單一企業組織向企業集團化演進,既是內源性發展的`產物,但更是并購性增長的結果。( √ )
4、“先有子公司、后有母公司”是中國國有企業集團產生的主要特征。( √ )任,而對其各級次財務組織或機構的一種細劃與設計。 ( × )
5、交易成本是把貨物和服務從一個經營單位轉移到另一個單位所發生的成本。( × )
6、 企業集團作為一個族群,協同運營是維系其生成與發展的紐帶紐帶。( √ )
7、企業集團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和其他成員企業等法人組成的企業群體。所以,“企業集團”本身也具有法人資格。 ( × )
8、從母公司的角度,金融控股型企業集團的優勢之一是具有高杠桿性。( × )
9、企業集團是一個多級法人聯合體,企業集團本身具有法人地位。( × )
10、提高母公司的未來融資能力,既是母公司成立集團初衷,也是母公司有能力吸引其他企業并入集團的前提,這兩者互為因果。(√ )
11、在企業集團的組建中,管理優勢則是企業集團健康發展的保障。( √ )
12、產業型企業集團在選擇成員企業時,主要依據母公司戰略定位、產業布局等因素。( √ )
13、 從財務管控角度,集團總部與集團下屬單位之間不存在 “上--下”級間的財務管理互動關系。( × )
14、從企業集團發展歷程看, U型組織結構主要適合于處于初創期、規模較大或業務繁多的企業集團。( × )
15、在企業集團組織形式的選擇中,影響集團組織結構的最主要因素是公司環境與公司戰略。( √ )
16、企業集團最大優勢體現在涉及的經營領域比較繁多、復雜。(× )
17、企業集團事業部本身并不具備法人資格。(√ )
18、一般認為,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按其集權化的程度可分為集權式財務管理體制、分權制式財務管理體制和混合制式財務管理體制。( √ )
19、在集團治理框架中,董事會是最高權力機關。( × )
20、 集團內部縱向財務組織體系,是為落實集團內部各級組織的財務管理責
與控制的核心部門,具有雙重身份。(√ )
26、混合型財務總監制的核心定位在決策、管理,而不在于代表總部對子公司進行監督。( × )
27、企業集團戰略是實現企業集團目標的根本。( √ )
28、可持續增長率表明,任何企業的發展速度都不是任意而定。集團發展速度受制于現有資產的周轉能力。( √ )
29、企業集團財務能力越強,財務戰略導向就可能越激進;財務能力弱,財務戰略就越可能穩健保守。(√ )
30、融資方式大體分為“股權融資”和“內源融資”兩類。(× )
31、財務戰略與經營戰略之間存在“天然”互補性,經營上的高風險性也要求財務上的高杠桿化。( √ )
32、并購戰略的首要任務是確定并購投資方向及產業領域。( √ )
33、集團擴張速度可分為超常增長、適度平衡增長、低速增長等三種不同類型。(√ )
34、集團的業務經營環境屬于集團財務戰略制定依據的內部因素。(× )
35、對于產業型企業集團而言,資產剝離或子公司出售的動機與集團戰略、產業布局等的調整無關。( × )
36、西方企業集團管理中,一般認為出售資產或子公司的動因是相同的。(√ )
37、固定資產折舊,一般認為屬于外源性融資。( × )
38、在企業集團管控模式中,最集權、組織與管理成本最昂貴的是戰略規劃型。(√ )
39、折舊是企業集團內部集中融資的唯一來源。( × )
40、利潤留存資本成本情況有顯性的支付成本,但無有機會成本。( × )
41、通常意義上,投資方向涉及兩方面問題:一是業務方向,二是地域方向。但從集團戰略看,投資方向主要針對地( √)
47、并購中對目標公司價值評估方法中的市盈率法,一般適合于主并或目標公司為上市公司的情況。( √ )
48、對于巨額并購的交易,現金支付的比率一般都比較高。(× ) 49、管理層收購中多采用杠桿收購方式。(√ )
50、并購支付方式各有優劣,可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在支付方式的選擇上,必須審慎地考慮并購價格及不同的支付方式對未來資本結構與財務風險的影響。( √ )
51、企業集團外部融資需要量完全等同于集團下屬各單一企業外部融資需要量的簡單加總。( × )
52、不論是直接融資還是間接融資,其目的都是實現資本在社會上合理流動和配置。(√ )
53、企業集團融資決策的核心問題主要是融資決策權配置。(√ )
54、企業集團成立的財務公司,其服務對象既可以為企業集團內部成員企業服務,也可以向社會提供金融服務。( × )
55、股利政策屬于集團重大財務決策,因此,股利類型、分配比率、支付方式等財務決策權都應高度集中于集團總部。(√ )
56、企業集團融資戰略的核心是要在追求可持續增長的理念下,明確企業融資可以容忍的負債規模,以避免因過度使用杠桿而導致企業集團整體償債能力下降。( √ )
57、集團內部成員單位的互保業務必須由總部統一審批。( √ )
58、融資是為了投資,沒有投資需求也就無須融資。因此,企業集團融資規劃應與集團總體投資需求相匹配。( √ )
59、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模式中的總部財務統收統支模式,有利于調動成員企業開源節流的積極性。( × )
60、集團成立財務公司的目的在于為集團資金管理、內部資本市場運作提供有效平臺,因此,財務公司注冊資本金只能從成員單位中募集。( × )
61、整體上市就是集團公司將其全部資產證券化的過程。(√ )
62、對企業集團來說,獲得商業銀行的集團統一授信有利于成員企業借助集團資信取得銀行授信支持,提高融資能力。(√ )
63、與單一企業組織相比,集團預算管理的構成更為復雜、戰略導向與總部主導更為明顯。( √ )
64、企業集團預算不包括集團下屬成員78、營業利潤 反映反映了企業在一定時期間的經營性收益,它是企業利潤的根本來源。( √ )
65、集團選擇“做大”、“做強”路徑時,會直接影響預算指標的選擇。“做大”導向下,預算指標會側重利潤總額、凈資產收益率、息稅前利潤及其增長率等指標。( × )
66、集團預算工作組成員一般由總部經營團隊、集團總部相關職能機構負責人及下屬主要子公司總經理等組成。作為常設機構,工作組應該單獨設立。(× ) 67、集團總部在集團預算管理體系中具有主導地位,擁有集團預算決策權。( √ )
68、如果集團下屬子公司屬于集團總部全資控股,則總部有權直接下達預算目標。√( )
69、確定并下發企業集團預算編制大綱是集團預算編制的起點與核心。( √ )
70、資本預算分配方法中的直接分配資本額度方法,集團總部(母公司)扮演資本直接提供者的角色,直接撥付資本進行項目直接投資。(× )
71、公司戰略是預算管理的前提、依據,預算管理是落實公司戰略的工具、手段。(√ )
72、企業集團總部有權對母公司絕對控股的子公司下達預算目標。(× )
73、企業集團預算考核只考評預算目標執行質量。(× )
74、財務報表分析是單純的財務數據分析,它不應被當作一種“數字游戲”。(× )
75、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分析是集團整體分析與分部分析的統一,兩者缺一不可。(√ )
76、盈利水平反映公司管理能力,同時也反映了公司滿足利益相關者(股東、債權人、員工等)利益訴求的程度。(√ ) 77、資產負債表反映了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段的財務狀況,如資產總額及其資本來源(負債和股東權益),資產結構與資本結構等。( × )
83、“資本結構”是負債與資產額之間的比例關系,它大體反映了企業財務風險。( √ )
84、營業利潤它反映了企業在一個時點上的經營性收益,它是企業利潤的根本來源。( ×)
8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它是指由于管理活動而產生的現金流量凈變化額。( ×)
86、籌資活動是指導致企業股本及債務規模、構成變化的項活動,如吸收投資和取得借款收到現金、償還債務本息等支出現金、分配股利等。( √ )
87、短期償債能力通常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的結構相關。(√ )
88、財務業績指標主要包括三方面,即顧客、內部流程、員工學習與成長。(× )
89、貢獻毛益是銷售收入減去所有變動費用后的凈額,也稱邊際貢獻。(√ ) 90、利用貢獻毛益法對分部及非獨立法人單位進行財務業績評價,具有一定的主觀性。( × )
91、經濟增加值的核心理念是“資本獲得的收益至少要能補償投資者承擔的風險”。(√ )
92、經營業績是對企業一定時期內全部經營與管理活動產生結果的客觀、綜合反映。(√ )
93、管理激勵,即通過管理業績評價,將業績評價結果與薪酬計劃掛鉤,從而激勵管理者。(√ )
94、長期負債是指償還期在一年以內的債務總額。( × )
95、財務業績指標是指除財務業績以外的、反映企業運營、管理效果及財務業績形成過程的指標。( × )
96、業績評價是財務業績評價與非財務業績評價兩者的結合。(√ )
97、投入資本總額,它是指投資者(包括有息負債的債權人和股東)投入企業的資本總額,計算上它與“投入資本報酬率”所確定的口徑不一樣。(× )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考試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