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高中必修二地理期末試題

時間:2022-12-09 13:37:38 期末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必修二地理期末試題

  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提供全面的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信息,希望對您有用!

高中必修二地理期末試題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篇一:高一下學期地理期末試題必修2

  勝利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末模塊考試

  高一地理試題

  命題人:許紀泉

  本試卷分第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60分;第Ⅱ卷為非選擇題,40分,共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讀圖“甲、乙兩個國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化圖”回答1~2題。

  1.下列有關人口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A.19世紀中期甲國人口急劇減少

  B.20世紀初期乙國人口增長最快

  C.在歐洲發達國家中,出現了與甲國相同

  的情況

  D.老年人口比率,乙國高于甲國

  2.有關兩個國家近年來人口問題及原因的敘

  述,正確的是()

  A.甲國人口增長過快,人均糧食及資源占有量明顯減少

  B.乙國人口增長過快,是因為國家實施鼓勵生育的政策

  C.乙國人口增長過于緩慢,城市化進程明顯減慢

  D.甲國人口增長過于緩慢,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

  3、右圖為“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時是經濟水平最高的時期

  B.③到⑤期間,人口的數量不斷減少

  C.④時人口變化幅度最小,人口總量穩定

  D.①到⑤期間,④時人口問題最不突出

  4.四個地區中人口老齡化趨勢最顯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四個地區中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下列人類活動中,對增加環境人口容量有利的是()

  A.人類獲取資源和利用資源的手段、方法的改進

  B.大面積圍海造陸和圍湖造田

  C.開墾草原和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D.增加一次性消費,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飯盒等

  7.關于環境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是()

  A.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是決定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發展水平決定著獲取資源的數量,是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費水平越高,環境人口容量越大

  D.環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讀城市區域景觀結構變化示意圖,完成8~9題。

  8.城市區域與郊區相比,易出現的環境問題是()

  A.逆溫現象B.水土流失C.熱島效應D.“臭氧洞”

  9.為避免該問題對城市大氣環境帶來的污染,應該()

  A.將衛星城布局在城市熱力環流范圍之外

  B.將工業區布局在最小風頻的下風向地帶

  C.控制城市發展,縮小城市規模

  D.減少城市高層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間

  右圖為我國某城市及其郊區土地利用圖,該城市人

  口在100萬以上,6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為75°26′,

  位于東經115°。根據此圖判斷10~11題。

  10.計劃在①②③④處待開發土地上新建一些工廠,從

  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考慮,其中不合理的工

  廠是()

  A.①處建機修廠B.②處建水泥廠

  C.③處建電視機裝配廠D.④處建棉紡織廠

  11.從農業產業結構分析,隸屬該城市郊區農業產業結構的方向,合理的是()

  ①從利用當地氣候優勢分析,大力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及發展相關的加工工業

  ②從城市近郊向郊區依次形成蔬菜、肉、乳、禽蛋、水果、小麥、棉花的農業基地③擴大原有工業基地的規模,大量吸收農村勞動力

  ④發展以小麥、花生加工工業或利用城市協作條件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鄉鎮企業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閱讀下列材料,判斷12~13題:

  材料一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組織1997年年會發布的《碧水藍天一展望2l世紀的中國環境》的研究報告中稱:“從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氣質量總體有所改善??。”

  材料二2001年7月13日,對億萬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一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獲得成功。北京申辦奧運的一句響亮的口號是“綠色奧運”。

  材料三根據城市的發展,預計到2010年,我國將建成輕軌線路約450公里,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輕軌線路約900公里,到2050年前,將建成約4500公里共300條的城市輕軌線路。

  12.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國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下列問題中的()①環境污染②綠地面積少③交通擁擠④就業困難⑤社會治安差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3.修建城市輕軌線路,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還可以()

  A.改善城市的景觀

  B.提高城市居民的經濟收入

  C.改善城市的環境質量

  D.調整城市的經濟結構

  14.從城市的空間結構來看,工業區一般位于城市的邊緣,關于其原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由于工業區造成的環境污染較嚴重,一般都要規劃到城市邊緣地區

  B.由于外圍地區地價較低,有利于工業使用大面積土地,降低一定的成本

  C.由于城市邊緣住宅多,有利于職工的上下班

  D.城市邊緣交通便利,有利于產品的輸入和輸出

  讀某地區人口分布示意圖,回答15~17題。

  051015202530(萬)

  農村人口城市人口

  15.此圖說明該地區()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人口為2500萬

  C.大約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較大

  16.形成上述國家這種人口狀況的根本原因是()A.受國家政策的影響

  C.城市經濟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

  17.圖示人口狀況可能產生的問題是()

  ①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擠③城市住房困難,失業人口增加

  B.③④②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產值下降④農村人口增長減緩,出現負增長C.①③D.②④B.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D.居民生活以消費動物性食品為主A.①②

  18.下圖為興趣小組繪制的“城市熱島效應強度示意圖”,若縱坐標代表城區與郊區溫度差,則橫坐標不可能代表的是()

  A.建筑物面積

  B.綠地面積

  C.工業化程度

  D.人口數量

  19.有關商業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A.商業區用地面積雖小,但它是經濟活動最繁忙的地方

  B.

  商業區內晝夜川流不息、熱鬧非凡

  C.中心商務區內的租金在市區里往往是最高的

  D.商業區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兩側

  20.據下圖判斷,莫斯科城市道路網絡布局形式的主要

  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質,城市規劃

  B.城市職能,產業布局

  C.環境質量,城市規模

  D.地表形態,經濟水平

  下圖是我國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結構和農業用地結構的餅狀圖。完成21~22題。水面

  21.造成該地農業用地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過度開墾B.過度放牧C.過度圍墾D.過度養殖

  22.該地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在于()

  A.緩坡退耕,發展大牧場放牧業B.修建梯田,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態環境D.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立體農業

  右圖為某種糧食作物種植主要分布圖。據

  此回答第23題。

  23.此種糧食作物區生產特點或現狀是()

  A、水利工程量大B、機械化水平高

  C、科技水平高D、糧食商品率高

  24.我國西部某偏遠農村農產品品質優良,但

  昔日卻面臨外銷的難題。據你分析,其面臨的

  最主要困難應是()①因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不足

  ②通信落后,市場信息封閉

  ③公路、鐵路網密度小,交通不便④山區面積大,耕地嚴重不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決定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①南疆的棉花②松嫩平原的甜菜

  ③山西五臺山一帶的垂直農業④美國的農業區域專業化生產

  A.①水源②熱量③技術④地形B.①水源②熱量③地形④技術

  C.①地形②熱量③技術④水源D.①熱量②技術③水源④地形

  讀下圖,回答26~27題

  密集農業M

  種植農業

  26.符合圖中M處農業地域類型的是()

  A.亞洲的水稻種植業B.美國商品谷物農業

  C.澳大利亞東南部的小麥—牧羊帶D.潘帕斯的牧牛業

  27.該農業地域類型在我國主要分布在()

  A.珠江三角洲B.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C.東北平原D.黃土高原

  28.澳大利亞的小麥—牧羊帶主要分布在()

  A.西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B.大分水嶺東部

  C.東南部的墨累—達令盆地D.大自流盆地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篇二:2015高中地理必修2期末綜合試題及答案

  地理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復習卷

  第一卷(必修2)

  讀四種人口死亡率與出生率示意圖,回答1-4題1.下圖表示高-高-低模式的是A.①B.②C.③D.④2.人口老齡化現象最為嚴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3.與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自然經濟相適應的人口增長模式是A、“高——高——極低”模式B、“高——高——較低”模式C、“高——低——高”模式D、“低——低——低”模式4.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抽面臨的人口問題是A、人口增長過快B、人口增長過慢C、人口老齡化問題D、人口身體素質差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

  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長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5—7題

  5.下列關于中國目前人口發展所處階段和人口發展特點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A.傳統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

  B.過度型,高出生、低死亡、低增長

  C.現代型,高出生、低死亡、低增長

  D.現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

  6.中國人口增長率下降的原因描述,可信的是

  A.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死亡率大幅返彈

  B.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和生育觀的轉變

  C.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嚴重滯后

  D.育齡婦女的大幅減少

  7.下列關于我國城市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城市人口基數大,育齡人口多;B.城市醫療條件好,出生率高

  C.外來人口的大量遷入D.城市人口密度大

  讀模擬人口遷移示意圖,完成8~10題

  8.屬于國際人口遷移的有

  A.②③B.③④

  C.④⑤D.②⑤

  9.屬于國內城市化的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0.與P、Q兩國目前人口遷移情況類似的兩個國家是

  A.中國、澳大利亞B.墨西哥、中國

  C.墨西哥、美國D.美國、澳大利亞

  讀“某區域城鄉人口結構示意圖”,回答11—13題

  11.此圖說明了該地區

  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為2500萬

  C.大約10%的人口住在郊區D.人口密度大

  12.此城鄉人口結構狀況,比較符合下列哪個國家

  A.巴西B.英國C.印度D.美國

  13.形成該國家這種城鄉人口結構的根本原因是

  A.受國家政策的影響B.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C.農村人口大量過剩,進入城市而造成的D.城市的地理位置優越讀“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和“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百分比圖”,回答33—34題。

  14.圖中,⑤→⑥反映的現象是

  A.城市化加速發展B.城市郊區化

  C.逆城市化D.城鄉差別拉大

  15.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階段的就業比重狀況,其中乙處在

  A.③時段B.④時段C.⑤時段D.⑥時段

  下圖是我國某地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據此回答14—15題。

  16.階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階段是

  A.初期階段B.中期階段

  C.逆城市化階段D.后期階段

  17.引起階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內部經濟的衰退

  B.鄉村和小鎮發展超過城市

  C.城市環境狀況的不斷惡化

  D.軌道交通的發展

  溫州地處浙南山區、丘陵,自然資源貧乏,但溫州人開創了以私營經濟為主體的令人注目的“溫州經濟模式”;溫州人足跡不僅遍布中國,而且還走遍世界。據此完成16—17題

  18.溫州城市的發展與“溫州模式”的經濟密切相關。“走過一村又一村,

  村村像城鎮;走過一鎮又一鎮,鎮鎮像農村”是對溫州城市形象的寫照。由此可見溫州的城市化,主要是

  A.發展大城市B.發展中等城市

  C.發展小城鎮D.郊區城市化

  19.溫州平陽水頭的皮革作坊可以說是遍地開花,皮革的制作要經過去脂---

  打硝---鞣質---染色等工序。影響該區域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有

  A.原料不足B.資金不足C.市場狹小D.環境污染

  20.現有下圖中所示的四種布局方案,你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案是

  A.圖①B.圖②C.圖③D.圖④

  21、《晏子春秋》中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在

  A、地形B、勞動力C、氣候D、市場

  22、冬季我國南方四川、廣東的蔬菜能大量供應北方,主要取決于

  A.市場區位及變化B.北方人口眾多C.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D.國家政策支持

  23、我國90年代初蘋果暢銷,但1996年蘋果價格大跌,

  這主要是由于

  A.政策的變化B.人口數量的變化

  C.市場需求量的變化D.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24、下列不是世界水稻主產區的是

  A.東亞B.南亞C.東南亞D.美國

  25.荷蘭的鮮花裝點著世界許多城市,使鮮花市場擴大的區位因素是

  ①氣候②交通運輸③政策④科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6、世界主要的牛肉出口國是

  A.澳大利亞B.中國C.新西蘭D.阿根廷

  27.我國北方城郊用“溫室大棚”代替“南菜北運”的主要原因是

  A.價格因素B.交通運輸不便C.消費習慣變化D.氣候變化

  28.關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場牧牛業區位選擇條件的敘述,欠妥的是

  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篇三:人教版新課標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測試題

  人教版新課標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計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

  的,多選和錯選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亞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況下往往對人口遷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較高的工資待遇B.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員異地居住D.遷入區優美的環境

  3.關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C

  A.總人口數量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無論在什么條件下,環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擴大

  C.在一定條件下,環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擴大的

  D.我國人口合理容量應控制在16億人左右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城市規劃前的地域結構圖”,該市工業以茶葉、食品加工為主,轄區內有世界級自然風景名勝(距市中心直線距離40多千米),讀圖回答4—5題。

  4.為增強該城市旅游服務功能,規劃中應優先擴大(D)

  A.綠色用地B.工業用地C.交通用地D.商業用地

  5.從完善該城市主要功能出發,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區應選在D

  A.甲區域B.乙區域C.丙區域D.丁區域

  6.劃分城市等級的主要依據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務范圍

  7.影響城市化進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遷移B.自然條件C.人口數量D.(來自:www.hnnSCY.cOm博文學習網:高一必修二地理期末)經濟發展

  8.近年來,我國迅速發展的大棚蔬菜生產,主要改變的生產條件是B

  A.地形條件B.光熱條件C.土壤條件D.市場條件

  9.我國的商品糧主要來自于C

  A.江淮地區B.四川盆地C.東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當前,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圍,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圍有充足的牧草供應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且運輸不便

  C.大城市周圍勞動力充足

  D.大城市周圍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風區內,每年對水稻生產威脅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質災害B.寒潮侵襲C.水旱災害D.臺風侵襲

  12.從2000年開始,伊利集團的液態奶生產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戶,影響這些基地落成

  的主導因素是B

  A.原料產地B.消費市場C.交通運輸D.勞動力低廉

  13.一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先后進入我國汽車工業,這種現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車工業生產更趨于集聚B.汽車工業需大量勞動力投入

  C.汽車工業技術與管理的空間集中D.跨國公司需尋找最優區位

  14.與新興工業相比,傳統工業的明顯特點是C

  ①企業以中小型為主②工業集中分布

  ③工業分散布局④技術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介于世界兩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間的海洋運輸航線是A(西歐和北美)

  A.北大西洋航線B.北太平洋航線

  C.歐亞澳航線D.西歐至南美東岸航線

  16.在西部大開發中,鐵路等基礎建設必須先行,這主要是因為鐵路建設D

  A.提供就業機會,提高人均收入

  B.投資規模巨大,建設周期較長

  C.投資回報較高,實現持續發展

  D.加快商品流通,促進共同發展

  17.我國有三條或三條以上鐵路干線通過的城市有C

  A.鄭州、西安B.蘭州、西寧

  C.北京、成都D.上海、天津

  18.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A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B.城市建設用地擴大

  C.沼澤地和鹽堿地的改良D.灘涂養殖業的發展

  19.為了使我國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應C

  A.擴大耕地面積B.提高糧食產量

  C.發展生態農業D.控制人口數量

  20.下列地理現象中,可能影響全球環境的是B

  A.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B.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溫度異常

  C.中南半島湄公河水質污染

  D.華北平原土壤次生鹽漬化

  二、非選擇題(60分)

  21.讀圖“人口出生率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關系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圖中A、B、C、D四點分別表示中國、

  美國、巴西、坦桑尼亞國中的哪一個

  國家?

  A.

  B.C.D.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國民生產總值方面各有什么特點?

  人口出生率:前者高后者低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前者低后者高

  (3)曲線圖說明影響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

  (4)中國人口出生率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比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中國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國家低;

  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

  22.下圖是某城市簡圖。當地夏半年盛行東南風,冬半年盛行東北風。讀圖完成下列要求。(9

  分)

  (1)用直線將該城市的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

  綠地分別與相應字母符號連接,以示合理的

  選擇。

  商業區A

  工業區B

  居住區C

  綠地D

  (2)用直線將該城市水廠、污水處理廠、重型機器廠和印刷廠分別與相應的數字符號連接,以

  示合理的廠址選擇。

  水廠①

  污水處理廠②

  重型機器廠③

  印刷廠④

  (3)在A、B、C、D四區中,土地價格最高的應是D。

  23.讀“美國和我國東北地區農業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11分)

  (1)我國東北地區和美國東北地區農業結構的共同之處是都有大面積的小麥和玉米種植。

  兩個地區從農業地域類型看都屬于商品谷物農業。不同之處是美國有乳畜帶分布;東北地區有大面積的水稻種植

  (2)影響兩個地區小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是足。

  (3)我國東北地區種植水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4)美國東北地區的乳畜帶形成的原因是工業發達,城市眾多,市場需求量大,飲食結構中

  奶制品比重大。

  24.依據下面材料,結合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20世紀

  80

  年代以來,該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信息技術產業

【高中必修二地理期末試題】相關文章:

高二地理期末試題05-02

高二地理期末試題推薦05-10

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試題及答案05-11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模擬試題05-06

人教版初二上冊地理期末模擬試題05-06

高中第二冊物理期末試題推薦05-08

高二物理期末試題精選05-10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試題05-01

初二數學下冊期末試題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