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試題及答案

時間:2022-12-09 19:30:12 期末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試題及答案

  1. 從世界看中國,我國位于(     )

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試題及答案

  A.東半球、南半球 B.東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2. 某旅游團的游客從我國云南省邊境出發(fā),就近進行了“出境游”。他們可能游覽了我國下列鄰國中的(      )

  A.緬甸       B.泰國       C.印度      D.不丹

  3.我國三級行政區(qū)劃指的是(     )

  A.省,縣,鄉(xiāng) B.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C.省,地,市 D.國家,首都,省

  4.我國東部瀕臨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B.黃海、南海、東海、渤海

  C.南海、渤海、東海、黃海      D.渤海、黃海、南海、東海

  5.下列一副對聯所描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qū)域是  (     )

  上聯:苗寨黔山黃果樹,茅臺赤水    下聯:川肴蜀繡錦官城,花徑草堂

  A.青海、江蘇   B.西藏、湖南   C.貴州、四川  D.云南、浙江

  6.小明的姑媽說,她住的地方每年都有兩天,所有人都看不到自己的影子,根據所學知識你能判斷小明姑媽所在的省區(qū)嗎?   (     )

  A.西藏        B.內蒙古        C.海南          D.山東

  7.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占世界的30%                              B.西北多,東南少

  C.人口地理界線是黑河——騰沖一線       D.人口基數小,增長慢

  8.我國的下列地區(qū)中,不是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區(qū)的是   (     )

  A.東南沿海地區(qū)     B.西南地區(qū)     C.東北地區(qū)     D.西北地區(qū)

  9. 2012年暑假,小明一家去外地旅游。在那里他們喝到了新鮮的牛奶和奶茶,還參加了一種叫做“那達慕”的盛會,小明一家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  (     )

  A.廣西   B.內蒙古           C.新疆    D.西藏

  10.用本省的歷史名稱作簡稱的是(      )

  A.黑龍江省     B.湖南省           C.山東省       D.吉林省

  11.下列山脈中,既是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又是省級行政區(qū)界線的是(     )

  A.昆侖山  B.大興安嶺          C.太行山    D.南嶺

  12.我國山區(qū)面積廣大,在開發(fā)利用山區(qū)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的是    (     )

  A.做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              B.加大礦產資源開發(fā)力度

  C.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                D.開墾荒地,增加耕地面積

  13.我們學校所處的溫度帶是(     )

  A.熱帶   B.亞熱帶     C.暖溫帶    D.中溫帶

  14. 哈爾濱的學生寒假時間長,而武漢的學生暑假時間長的原因是    (      )

  A.尊重當地的氣候特點            B.兩地的風俗習慣不同

  C.教育主管部門的行政命令        D.使用的教材授課時間長短不同

  15. 夏季,我國大多數地方普遍高溫,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是    (       )

  A.吐魯番盆地   B.東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四川盆地

  16. 春天,一位坐火車的旅行者,當到達目的地時,旅行袋內裝滿了他一路脫下來且暫時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線路可能是   (       )

  A.北京到哈爾濱 B.廣州到昆明    C.哈爾濱到南寧     D.北京到烏魯木齊

  17.我國年降水量各地差別很大,總體上看,空間分布的總趨勢是   (     )

  A.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B.從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遞減

  C.從北向南遞減                  D.從西南向東北遞減

  18.秦嶺——淮河一線大致同哪些界線相一致   (      )

  ①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②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③1月0℃等溫線

  ④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 ⑤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的分界線 ⑥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19.下列干濕地區(qū)與所對應植被景觀正確的是(     )

  A.濕潤地區(qū)——草原        B.半濕潤地區(qū)——森林和草原   C.半干旱地區(qū)——沙漠和隔壁   D.干旱地區(qū)——森林

  20.我國各地出產不同的水果,如遼寧寧、山東的蘋果和梨,湖南、江西的柑橘,廣東、海南的芒果、香蕉。這說明我國   (     )

  A.受夏季風影響,雨熱同期  B.夏季普遍高溫,熱量豐富

  C.東部地區(qū)降水豐沛 D.氣候復雜多樣,使多種植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qū)

  21.下列河流是內流河的是  (     )

  A.遼河           B.塔里木河      C.珠江            D.海河

  22.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這是因為它   (      )

  A.地理位置重要       B.為農業(yè)灌溉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C.航運價值大      D.水能資源豐富,建設了許多大型水電站

  23.如果這樣的冷空氣來的非常突然,強度很大,就會對人們的農業(yè)生產和生活造成很大影響,這種災害性天氣是   (     )

  A.寒潮            B.洪澇              C.臺風             D.暴雪

  24.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B.自然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C.土地、陽光屬于可再生資源   D.應注意節(jié)約和保護自然資源

  25.下面四位學生的說法中不可信的一個是    (     )

  A.玲玲說:“我住在長白山區(qū),這里森林繁茂,適宜發(fā)展林業(yè)。”          B.貝貝說:“我的家鄉(xiāng)在內蒙古草原,人們放牧牛羊,發(fā)展畜牧業(yè)。”

  C.亮亮說:“我住在塔里木盆地,這里到處是住宅、商店、工礦企業(yè)。”

  D.壯壯說:“我的家鄉(xiāng)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這里土地肥沃,是著名的糧倉。”

  26.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辦法是(     )

  A.節(jié)約用水      B.防治水污染          C.修建水庫      D.跨流域調水

  27.我國水資源季節(jié)分配特點是    (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28.沈陽某公司的業(yè)務員小王,必須在第二天趕到廣州參加廣交會簽一份訂單,他應該選擇的交通工具是  (     )

  A.火車  B.飛機  C.汽車    D.輪船

  29.下列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的是   (       )

  A.山東省的沿海灘涂發(fā)展海水養(yǎng)殖業(yè)

  B.西北地區(qū)開墾草原,利用夏季豐富的光熱資源發(fā)展種植業(yè)

  C.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qū)圍湖造田,擴大耕地面積

  D.東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種植甘蔗

  30.導致我國南方、北方耕作制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

  A.氣候       B.土壤       C.地形       D.水源

  二、綜合題(共40分)

  31.判斷題(在正確題后的括號內打“√”,錯誤的打“×”。每小題1分,共5分)

  ⑴我國北方平原廣闊,多耕地,且以旱地為主。                   (      )

  ⑵西藏自治區(qū)是我國唯一沒有通上火車的省級行政區(qū)。              (      )

  ⑶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可以更新、再生或可以循環(huán)使用,因此它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      )

  ⑷我國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               (      )

  ⑸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jié)變化 。                 (      )

  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

  材料一:18世紀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長越來越快,1830年僅有10億人,1930年增加到20億人,1975年為40億人,1987年50億人,1999年達到60多億。目前仍以每年7800萬人的速度增加。

  材料二:世界耕地總面積僅占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10,但由于水蝕、風蝕、沙漠侵蝕、工業(yè)交通建設用地、住房面積不斷擴大,耕地面積日益減少,僅中國每年就減少70萬公頃左右。

  (1)上述材料揭示了世界共同關心的兩大問題,一是               問題;二是

  問題。

  (2)我國土地利用類型多樣但是分布不均勻,主要表現在少,難利用土地多,                  資源不足。

  (3)針對這種現象,政府提出了兩條基本國策: 一是針對人口的國策:

  ;二是針對土地資源的國策:

  (4)我國不但耕地資源緊張,水資源分布也很不均勻,很大一部分地區(qū)都面臨著缺水問題,特別是          、             缺水嚴重。

  33.讀“我國農業(yè)的地區(qū)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四大牧區(qū)名稱。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圖中黑粗線大致是年降水量______毫米;

  此線以東的農業(yè)類型以____________為主,此線

  以西以____________為主。

  (3)圖中①地區(qū)的耕地類型為          ,糧食作物是        。 ②地區(qū)主要的油料

  作物為                   。

  34.讀“中國地勢三級階梯示意圖”完成下列要求:(9分)

  (1)我國地勢特點是

  。

  (2)第二級階梯主要由             和

  組成(地形類型)。

  (3)寫出圖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山脈;   B           山脈;

  C           高原;   D           平原;

  E           盆地。

  (4)簡述地勢對我國氣候的有利影響?

  35.讀 “黃河水系圖”,完成下列問題。(8分)

  (1)黃河發(fā)源于青藏高原的_        __山,呈巨大的“幾”字形, 受             因素影響曲折東流入         海。

  (2)黃河中游流經土質疏松的A___       (填地形區(qū))。

  一遇暴雨大量泥沙沿著支流匯入黃河,使黃河成為世界上            最大的河流。

  (3)黃河進入下游B         平原地區(qū)后,形成“地上河”。

  (4)治理黃河的關鍵是          ,根本措施在于                               。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共計60分,每小題2分)

  1-5 BAAAC        6-10 CCABC        11-15 CABAC      16-20 CACBD          21-25 BCABC          26-30 DDBAA

  二、綜合題(共計40分,每空1分)

  31.判斷題(共計5分,每小題1分)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32.(共計8分,每空1分)

  人口增長快    耕地面積減少   耕地  后備土地

  計劃生育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華北    西北

  33.(共計10分,每空1分)

  (1)a內蒙古牧區(qū)     b 西藏牧區(qū)    c新疆牧區(qū)     d青海牧區(qū)

  (2)400  種植業(yè)   畜牧業(yè)

  (3)旱地   小麥   油菜

  34.(共計9分,每空1分)

  (1)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2)高原、盆地

  (3)A昆侖山脈    B太行山脈   C青藏高原    D東北平原   E塔里木盆地

  (4)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35.(共計8分,每空1分)

  (1)巴顏喀拉山   地勢    渤海

  (2)黃土高原   含沙量

  (3)華北平原

  (4)治沙   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初二上冊地理期末試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05-10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參考05-08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附答案05-08

人教版初二上冊地理期末模擬試題05-06

最新初二數學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05-08

初二語文下冊期末試題及答案05-08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練習試題05-01

初二上冊語文期末試題05-01

初二語文上冊期末試題練習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