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模擬試題

時間:2022-12-08 20:57:15 期末試題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模擬試題

  高一地理期末模擬試題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模擬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一卷第1頁至第8頁,第二卷第9頁至第11頁。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4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

  右圖為?廣東省人口自然變動情況統計圖?,據此回答1~2題。

  1.圖示時間段內,廣東省人口自然增長率變化特征是()

  A.持續增長C.先降后升

  B.持續下降D.先升后降

  ‰403020100

  1952

  1972

  1992年

  2.近年,廣東省人口增長模式屬于()

  A.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B.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C.高出生、低死亡、低增長D.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長根據下表,回答以下3~4題。

  3.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廣東省的流入人口全部來自鄰省B.四川既是流入大省也是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區D.全國流入人口前5均在東部地區4.20世紀80年代以來,廣東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廣東民工短缺數量超

  過

  100萬人,形成“民工荒”現象。出現“民工荒”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廣東勞動人口大量減少B.民工遷出地經濟條件比廣東好C.工資福利待遇相對農村地區較低D.民工對物質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5.下圖是N、M兩國人口年齡金字塔結構圖,關于兩類國家人口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N類國家因環境人口容量潛力大而人口增長快B.M類國家因人口數已超過環境人口容量而導致

  人口萎縮

  C.N類國家因資源十分豐富所以環境人口容量大D.M類國家因經濟、科技發達所以環境人口容量較大

  我國西北地區海拔高,地勢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氣候干燥,植被大部分為荒漠,是目前我國沙塵暴的發源地。西北地區面積占全國陸地面積的30%,但人口只占全國的4%,同時西北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6~7題。6.有關西北地區環境承載力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面積廣大,礦產資源豐富,環境承載力應該很大

  B.西北地區降水稀少,使得氣候干燥,植被為荒漠,因此,它成為環境承載力小的關鍵因素

  C.西北地區地勢起伏,交通不便利,因此它成為環境承載力小的關鍵因素D.西北地區經濟落后,社會發展落后,它是環境承載力大小的最關鍵因素7.有關西北地區合理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

  A.西北地區環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條件惡劣B.西北地區環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于經濟發展落后

  C.西北地區環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在于自然條件因素,也有社會經濟因素D.西北地區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會永遠很小

  右圖為?某城市內部功能分區示意圖?,讀圖完成8~9題。8.在圖中,③區()

  A.是城市的生產中心B.常住居民最多C.是城市的商業中心D.環境質量最差

  9.①、④是住宅用地為主的衛星城,造成它們地價差異的主要因素并不是()

  A.與市中心的距離B.自然環境條件C.基礎服務設施D.交通通達度

  10.北京圍繞故宮一帶的市中心不是中央商務區,而是行政區,其原因是()

  A.主要受歷史因素和城市性質的影響B.該地段的交通通達度差C.該地段地價太高D.該地段的地形不適合作為商業區讀北方某城市書店和書亭分布圖,回答11~12題。11.書店與書亭服務范圍的不同點是()

  A.書店的服務范圍小,分布的數目少B.書店的服務范圍大,服務的人口多C.書亭的服務范圍大,覆蓋整個城市D.書亭的服務范圍小,服務的人口多12.該城市由書店與書亭構成的商業網點等級體系,具有的特點是()

  A.書店的等級高,數目少,彼此相距較遠B.書亭的等級低,數目少,彼此相距較近C.書亭位于書店的中心,呈多邊形布局D.書店規模小,數目少,書亭規模大,數目多

  13.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城市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是()

  A.城市的人口規模B.城市的用地規模C.城市人口在總人口的比重D.特大城市的數量下圖是我國城市化發展階段示意圖。讀圖,回答14~15題。

  14.目前,我國城市化進程處于()

  ①大城市化②郊區城市化③逆城市化④再城市化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15.階段Ⅱ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俳煌ㄍㄟ_性差②地價昂貴③污染嚴重④遠離商業中心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16.讀某地區結構圖右圖,關于該農業區說法正確的是()

  A.該農業區布局的決定因素是技術B.該農業區的決定因素是政策C.該農業區在濟南周圍有分布D.該農業區在廣州周圍有分布

  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因地制宜,

  將甘蔗、果樹、

  讀圖回答17~18

  17.基塘生產是()

  ①商品谷物農業②種植園農業④生態農業A.①②③

 、刍旌限r業

 、莩掷m農業⑥無土栽培農業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18.隨著時間的推移,珠三角地區某些地方的塘基栽種物產生了由桑樹到甘蔗再到花卉、

  蔬菜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受到下列哪個區位因素的影響()A.地形B.交通C.市場D.政策讀下圖,回答19~21題。

  種

  植業

  畜牧業

  自給農業商品農業

  19.圖中甲最可能出現的地區是()

  A.泰國湄南河平原B.美國五大湖地區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D.澳大利亞東南部地區20.甲地區農業生產特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終年高溫少雨B.人多地少C.農業生產技術水平高D.地形平坦21.圖中表示美國中部平原地區農業的字母是()

  A.甲B.乙C.丙D.丁

  某跨國公司打算在我國某地建一生產基地,通過對四地區的選址考察,制作了一幅生產成本統計圖。據圖分析完成22~23題。

  斤生)產成本(元

  公

  電費

  原材料運費成品運費

  高一地理必修二試題篇二:人教版新課標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測試題

  人教版新課標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測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個小題,每小題2分,計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

  的,多選和錯選均不得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快的大洲是B

  A.亞洲B.非洲C.南美洲D.北美洲

  2.下列因素中,一般情況下往往對人口遷移起重要作用的是A

  A.較高的工資待遇B.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員異地居住D.遷入區優美的環境

  3.關于人口合理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C

  A.總人口數量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無論在什么條件下,環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擴大

  C.在一定條件下,環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擴大的

  D.我國人口合理容量應控制在16億人左右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城市規劃前的地域結構圖”,該市工業以茶葉、食品加工為主,轄區內有世界級自然風景名勝(距市中心直線距離40多千米),讀圖回答4—5題。

  4.為增強該城市旅游服務功能,規劃中應優先擴大(D)

  A.綠色用地B.工業用地C.交通用地D.商業用地

  5.從完善該城市主要功能出發,需合理布置功能,新建住宅區應選在D

  A.甲區域B.乙區域C.丙區域D.丁區域

  6.劃分城市等級的主要依據是D

  A.城市的人均收入B.城市的建筑特色

  C.城市的布局形式D.城市的服務范圍

  7.影響城市化進程的主要因素是D

  A.人口遷移B.自然條件C.人口數量D.經濟發展

  8.近年來,我國迅速發展的大棚蔬菜生產,主要改變的生產條件是B

  A.地形條件B.光熱條件C.土壤條件D.市場條件

  9.我國的商品糧主要來自于C

  A.江淮地區B.四川盆地C.東北平原D.珠江三角洲

  10.當前,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圍,其原因是B

  A.大城市周圍有充足的牧草供應

  B.由于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且運輸不便

  C.大城市周圍勞動力充足

  D.大城市周圍土地租金低

  11.在季風區內,每年對水稻生產威脅最大的因素是C

  A.地質災害B.寒潮侵襲C.水旱災害D.臺風侵襲

  12.從2000年開始,伊利集團的液態奶生產基地在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落戶,影響這些基地落成

  的主導因素是B

  A.原料產地B.消費市場C.交通運輸D.勞動力低廉

  13.一些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先后進入我國汽車工業,這種現象反映了D

  A.世界汽車工業生產更趨于集聚B.汽車工業需大量勞動力投入

  C.汽車工業技術與管理的空間集中D.跨國公司需尋找最優區位

  14.與新興工業相比,傳統工業的明顯特點是C

 、倨髽I以中小型為主②工業集中分布

 、酃I分散布局④技術高度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介于世界兩個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間的海洋運輸航線是A(西歐和北美)

  A.北大西洋航線B.北太平洋航線

  C.歐亞澳航線D.西歐至南美東岸航線

  16.在西部大開發中,鐵路等基礎建設必須先行,這主要是因為鐵路建設D

  A.提供就業機會,提高人均收入

  B.投資規模巨大,建設周期較長

  C.投資回報較高,實現持續發展

  D.加快商品流通,促進共同發展

  17.我國有三條或三條以上鐵路干線通過的城市有C

  A.鄭州、西安B.蘭州、西寧

  C.北京、成都D.上海、天津

  18.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的直接原因是A

  A.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B.城市建設用地擴大

  C.沼澤地和鹽堿地的改良D.灘涂養殖業的發展

  19.為了使我國農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我們應C

  A.擴大耕地面積B.提高糧食產量

  C.發展生態農業D.控制人口數量

  20.下列地理現象中,可能影響全球環境的是B

  A.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B.東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溫度異常

  C.中南半島湄公河水質污染

  D.華北平原土壤次生鹽漬化

  二、非選擇題(60分)

  21.讀圖“人口出生率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關系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11分)

 。1)圖中A、B、C、D四點分別表示中國、

  美國、巴西、坦桑尼亞國中的哪一個

  國家?

  A.

  B.C.D.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國民生產總值方面各有什么特點?

  人口出生率:前者高后者低

  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前者低后者高

 。3)曲線圖說明影響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經濟因素

 。4)中國人口出生率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比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

  中國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國家低;

  因為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

  22.下圖是某城市簡圖。當地夏半年盛行東南風,冬半年盛行東北風。讀圖完成下列要求。(9

  分)

 。1)用直線將該城市的商業區、工業區、居住區、

  綠地分別與相應字母符號連接,以示合理的

  選擇。

  商業區A

  工業區B

  居住區C

  綠地D

 。2)用直線將該城市水廠、污水處理廠、重型機器廠和印刷廠分別與相應的數字符號連接,以

  示合理的廠址選擇。

  水廠①

  污水處理廠②

  重型機器廠③

  印刷廠④

 。3)在A、B、C、D四區中,土地價格最高的應是D。

  23.讀“美國和我國東北地區農業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11分)

 。1)我國東北地區和美國東北地區農業結構的共同之處是都有大面積的小麥和玉米種植。

  兩個地區從農業地域類型看都屬于商品谷物農業。不同之處是美國有乳畜帶分布;東北地區有大面積的水稻種植

 。2)影響兩個地區小麥種植的有利自然條件是足。

 。3)我國東北地區種植水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

 。4)美國東北地區的乳畜帶形成的原因是工業發達,城市眾多,市場需求量大,飲食結構中

  奶制品比重大。

  24.依據下面材料,結合下圖完成下列要求。(11分)

  班加羅爾是印度南部的經濟、文化中心之一。20世紀

  80

  年代以來,該地區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信息技術產業

  高一地理必修二試題篇三:2015高中地理必修2期末綜合試題及答案

  碣石中學高二年級地理第二學期期末考試復習卷

  第一卷(必修2)

  讀四種人口死亡率與出生率示意圖,回答1-4題

  1.下圖表示高-高-低模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人口老齡化現象最為嚴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與手工勞動為基礎的自然經濟相適應的人

  口增長模式是

  A、“高——高——極低”模式

  B、“高——高——較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4.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抽面臨的人口問題是

  A、人口增長過快B、人口增長過慢

  C、人口老齡化問題D、人口身體素質差

  2010年11月1日零時,全國總人口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萬人,增長5.84%,年平均增長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長率下降了0.5個百分點。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5—7題

  5.下列關于中國目前人口發展所處階段和人口發展特點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

  A.傳統型,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長B.過度型,高出生、低死亡、低增長{

  C.現代型,高出生、低死亡、低增長D.現代型,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長

  6.中國人口增長率下降的原因描述,可信的是

  A.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死亡率大幅返彈B.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和生育觀的轉變

  C.醫療衛生事業改革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嚴重滯后D.育齡婦女的大幅減少

  7.下列關于我國城市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城市人口基數大,育齡人口多;B.城市醫療條件好,出生率高

  C.外來人口的大量遷入D.城市人口密度大

  讀模擬人口遷移示意圖,完成8~10題8.屬于國際人口遷移的有

  A.②③B.③④

  C.④⑤D.②⑤

  9.屬于國內城市化的有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10.與P、Q兩國目前人口遷移情況類似的兩個國家是

  A.中國、澳大利亞B.墨西哥、中國

  C.墨西哥、美國D.美國、澳大利亞

  讀“某區域城鄉人口結構示意圖”,回答11—13題

  11.此圖說明了該地區

  A.城市化水平很高B.城市人口為2500萬

  C.大約10%的人口住在郊區D.人口密度大

  12.此城鄉人口結構狀況,比較符合下列哪個國家

  A.巴西B.英國C.印度D.美國

  13.形成該國家這種城鄉人口結構的根本原因是

  A.受國家政策的影響B.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

  C.農村人口大量過剩,進入城市而造成的D.城市的地理位置優越

  讀“城市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和“勞動力在各行業中百分比圖”,回答33—34題。

  14.圖中,⑤→⑥反映的現象是

  A.城市化加速發展B.城市郊區化C.逆城市化D.城鄉差別拉大

  15.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階段的就業比重狀況,其中乙處在

  A.③時段B.④時段C.⑤時段D.⑥時段

  下圖是我國某地城市化過程發展階段示意圖,據此回答14—15題。

  16.階段Ⅰ所表示的城市化階段是

  A.初期階段B.中期階段

  C.逆城市化階段D.后期階段

  17.引起階段Ⅱ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城市內部經濟的衰退

  B.鄉村和小鎮發展超過城市

  C.城市環境狀況的不斷惡化

  D.軌道交通的發展

  溫州地處浙南山區、丘陵,自然資源貧乏,但溫州人開創了以私營經濟為主體的令人注目的“溫州經濟模式”;溫州人足跡不僅遍布中國,而且還走遍世界。據此完成16—17題

  18.溫州城市的發展與“溫州模式”的經濟密切相關!白哌^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鎮;走過一鎮又

  一鎮,鎮鎮像農村”是對溫州城市形象的寫照。由此可見溫州的城市化,主要是

  A.發展大城市B.發展中等城市C.發展小城鎮D.郊區城市化

  19.溫州平陽水頭的皮革作坊可以說是遍地開花,皮革的制作要經過去脂---打硝---鞣質---染色等

  工序。影響該區域經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有

  A.原料不足B.資金不足C.市場狹小D.環境污染

  20.現有下圖中所示的四種布局方案,你認為比較合理的方案是

  A.圖①B.圖②C.圖③D.圖④

  21、《晏子春秋》中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造成這一差異的主要因素在

  A、地形B、勞動力C、氣候D、市場

  22、冬季我國南方四川、廣東的蔬菜能大量供應北方,主要取決于

  A.市場區位及變化B.北方人口眾多C.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D.國家政策支持

  23、我國90年代初蘋果暢銷,但1996年蘋果價格大跌,這主要是由于

  A.政策的變化B.人口數量的變化

  C.市場需求量的變化D.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

  24、下列不是世界水稻主產區的是

  A.東亞B.南亞C.東南亞D.美國

  25.荷蘭的鮮花裝點著世界許多城市,使鮮花市場擴大的區位因素是

  ①氣候②交通運輸③政策④科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6、世界主要的牛肉出口國是

  A.澳大利亞B.中國C.新西蘭D.阿根廷

  27.我國北方城郊用“溫室大棚”代替“南菜北運”的主要原因是

  A.價格因素B.交通運輸不便C.消費習慣變化D.氣候變化

  28.關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場牧牛業區位選擇條件的敘述,欠妥的是

  A.氣候溫和,草類茂盛B.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C.距海港較近,交通方便D.經濟發達,本地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29.我國近年來“溫室無土栽培生產”得到推廣的重要因素是

  A.農業生產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的特點B.熱量和水分的需要

  C.城市和工業發展的需要D.市場經濟和農業技術發展

  30.下列農作物生產,主要取決于灌溉條件的是

  A.中國東北的大豆B.埃及的棉花C.古巴的甘蔗D.馬來西亞的天然橡膠

  31.影響下列農業區位選擇的主導因素排序正確的一組是

  ①海南島的橡膠生產②北京郊區的乳畜業

  ③江南丘陵的茶葉④吐魯番盆地的瓜果生產

  A.①熱量②市場③土壤④光照B.①熱量②水源③市場④交通

  C.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場D.①地形②市場③水源④熱量

  湖北省西北山區的某個鄉種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還沒有成熟就枯萎了。后來,當地農民推廣使用“地膜覆蓋技術”,春季可提前播種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據此資料完成11—12題。

  32.以前,造成此山區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A.水分B.地形C.土壤D.光照

  33.后來,玉米能夠成熟是因為

  A.全球變暖,溫度提高B.運用技術,調節熱量C.改善光照D.提高土壤肥力

  34.我國西北地區發展農業最重要的限制條件是

  A.水資源不足B.交通運輸條件C.光熱和降水D.土地資源不足

  35、工業區位宜接近原料產地的是

  A.葡萄酒廠、羊毛加工廠、水果罐頭廠B.服裝加工廠、羊毛加工廠、水果罐頭廠

  C.造船廠、飛機制造廠、電子裝配廠D.鋼鐵廠、時裝加工廠、家具廠

  36、啤酒廠、家具廠、面包加工廠的區位屬于

  A.原材料指向型B.技術指向型C.勞動力指向型D.市場指向型

  37、為了減少運費,最需要接近市場的是

  A.制糖廠B.造船廠C.瓶裝飲料廠D.高級時裝廠

  38.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上很多鋼鐵工業區規劃建在港口如;上海寶鋼,其目的是為了:

  A.氣候更加適宜B.沿海地形更適合于建廠

  C.更加接近原料D.更加接近市場

  39.影響伯明翰、株洲、伊斯蘭堡、梵蒂岡城市區位的主要因素分別是

  A.交通自然資源政治軍事B.交通自然資源宗教政治

  C.自然資源地形政治軍事D.自然資源交通政治宗教

  40.日本的筑波發展起來的主要區位因素是

  A.自然資源B.交通C.科技D.旅游

  41、為摩托車廠配套的計速器廠、齒輪廠、輪胎廠工廠,它們之間的聯系屬于

  A.生產流水線上的聯系B.地理空間的聯系C.各加工過程的聯系D.信息的聯系

  42、下列工業地域屬發育程度較低的工業是()

  A.汽車制造B.石油化工C.食品工業D.計算機廠

  43、魯爾區將煉鋼高爐建到荷蘭海邊,是為了

  A.在當地盛行風的下風地帶B.就近獲取進口的鐵礦石

  C.便于工業品出口D.節省原工業區的土地

  44、傳統工業區一般是建立在

  A.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基礎上B.優越的地理位置上

  C.豐富的煤、鐵資源基礎上D.暖濕的氣候資源基礎上

  45、由于石油和天然氣的廣泛使用及新技術革命的沖擊,魯爾區內衰落最為明顯的工業部門是

 、倜禾抗I;②化學工業;③鋼鐵工業;④石油工業;⑤機械工業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④⑤

  46、下列不屬于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發展的有利條件是

  A.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B.意大利經濟高度開放

  C.大批廉價勞動力D.豐富的煤炭資源

  47、美國的“硅谷”與日本的九州島、德國的慕尼黑等高新技術工業比較,其發展快的特殊條件是

  A.環境優美B.便捷的交通C.軍事訂貨D.有高等院校

  48.下列工業部門的發展過程與右圖所示特點相

  近的是

  A..鋼鐵工業、煤炭工業

  B.紡織工業、激光工業

  C..紡織工業、電子信息產業

  D.石油化學工業、航天工業

  49.如果右圖表示某國城市化速度的變化,該國可能是

  A.印度B.孟加拉國C.巴西D.德國

  讀甲、乙兩新工業區分布圖,完成45—46題。

  50.下列有關甲、乙新工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A.新工業區是20世紀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術工業區

  B.新工業區的共同特點之一是——中小企業為主

  C.新工業區的共同特點之一是知識密集

  D.新工業區的工業都以輕工業為主

  51.乙圖新工業區發展條件與我國武漢“光谷”相比較,不同的是

  A.地理位置優越B.環境優美,氣候宜人C.有高等院校,交通便捷D.軍事訂貨

  52.溫州鄉鎮企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意大利新興工業區相比較,相似的有

 、俜植荚卩l村地區②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③經濟封閉④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降價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石家莊市原是一個小村莊,后來石家莊成為重要的鐵路樞紐,并發展成為人口超過百萬的河北省行政中心。據此回答48—49題。

  53.石家莊市成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勢平坦開闊B.礦產資源豐富C.鐵路的修建和發展D.工農業基礎好

  54.石家莊的變化說明了

  A.交通樞紐都能發展成為省級行政中心

  B.能否成為特大城市,關鍵是人口的發展

  C.一個地區交通方式的變化,會影響城市的興衰

  D.一個地區主要交通線的發展變化,會帶動城市的發展

  “地無三尺平”是對貴州地形的寫照,交通運輸成為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瓶頸”。據此回答50—51題。

  55.下列四幅圖中,最有可能位于貴州省境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56.山區修建交通運輸線時首選公路,原因是

  ①公路施工難度較小,對各種自然條件適應性強②公路可以最大限度地連接聚落,方便出行③公路運輸速度快,運費低④公路運輸投資小,運量大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57.當前我國環境問題主要表現為

  A.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B.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生態破壞已得到基本控制

  C.工業“三廢”排放物有所控制,農村鄉鎮企業導致的污染增多

  D.環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生態破壞越來越嚴重

  58.青海、西藏地區環境入口承載力的特點是

 、俚赜驈V大、資源豐富,環境人口承載力大②地處內陸,氣候干旱,環境人口承載力小③地理環境特點是“高、寒”,生態脆弱,環境人口承載力、艹浞掷迷摰貐^豐富的太陽輻射能,可提高土地生產潛力和環境人口承載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讀某種地理食物或現象發展的幾個階段示意圖。完成題37—38題。

  讀“區域環境問題示意圖”,完成39—40題。

  59.圖示反映的環境問題主要是

  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

  B.水土流失、水環境惡化

  C.氣候變暖、土地荒漠化

  D.酸雨污染、氣候變暖

  60.圖中問題①②產生的后果分別是

  A.引發赤潮現象、臭氧層出現空洞

  B.產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節變化會變小

  C.魚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災害增多

  D.酸雨現象、氣候惡化

【高一地理必修2期末模擬試題】相關文章:

高中必修二地理期末試題05-08

精選高考地理模擬試題05-05

人教版初二上冊地理期末模擬試題05-06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試題05-01

關于高一地理期末試題05-10

七年級地理下冊的期末模擬試題05-04

初一地理下學年期末模擬試題05-11

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期末模擬試題05-12

期末模擬卷測試題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