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浙江省臺州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
一、字詞書寫
給加點的漢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并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讀書可以一步步去除遮蔽與狹ài_________,讓我們遇見越來越好的自己。它是一項緩慢的工程,并無捷徑可走。對待經典的書□,我們要反復咀嚼,如饑似渴地shǔn______吸書中有價值的東西,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1)加點字“嚼”在文中的正確讀音是(_______)
A.júeB.jiǎo
(2)填入文中“□”中最恰當的一項是(________)
A.藉B.籍
(3)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狹ài_________shǔn________吸
二、情景默寫
古詩文名句默寫。
詩詞有情趣,最痛的思念是生死相隔,是“(1)______________,欲語淚先流”;最美的祝福是明月遙寄,是“(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詩詞蘊志理,凌云壯懷高山不敵,那是“(4)____________,一覽眾山小”;吐故納新生生不息,那是“海日生殘夜,(5)______________”。詩詞有味道,一半是煙火,“金樽清酒斗十千,(6)____________”;一半是清歡,“有約不來過夜半,(7)___________”。試問有胸襟,腹內納乾坤,“日月之行,(8)___________”;在“(9)_________,(10)___________”中感受曠達的胸襟。
三、選擇題
(題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桑梓”,古時住宅旁栽種桑樹、梓樹,后人就用桑梓指家鄉。“風騷”,指的是《詩經》里的《國風》和《楚辭》里的《離騷》,常用作指代文學才華。
B.蘇軾對月光有一種特殊的感情,《記承天寺夜游》中月色的澄凈,一如作者磊落的胸襟;而《水調歌頭》以月成景,由月生情,又以月明理,境界幽深而又高遠。
C.古代常用“陰”“陽”來表示方位,“山南水北謂之陰,山北水南謂之陽”。
D.中國是禮儀之邦,交往言談注重謙敬之分,如敬辭類“貴庚”“令堂”“賜教”等,謙辭類“鄙人”“寒舍”“犬子”等。
四、綜合性學習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欣然規往(_________)(2)嘗貽余核舟一(___________)
(3)臣不勝受恩感激(__________)(4)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__________)
五、名著閱讀
魯迅曾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請從下列名著中,任選一位人物,結合其相關情節,加以印證。
A.《儒林外史》B.《駱駝祥子》C.《童年》D.《吶喊》E.《紅樓夢》
閱讀下面文字,按照括號內的提示填空。
每一部經典名著都閃耀著創作者智慧的光芒,折射出社會人生百態。閱讀_______(書名)我們領略了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等地的風土人情,了解了當時英國的社會現實;閱讀《俗世奇人》我們認識了千杯不醉、唯我獨尊的_______(人名),也不禁思考“這人間的道理,真是說不清道不明,到底騙人不對還是誠實不對?”;閱讀_______(作者名)的小說,我們透過主人公桑桑的眼睛,目睹了發生在油麻地一連串看似尋常卻催人淚下的故事。
六、現代文閱讀
我的輪椅
史鐵生
①坐輪椅竟已坐到了第三十三個年頭,用過的輪椅也近兩位數了,這實在讓人沒想到。1980年秋天,“腎衰”初發,我問過柏大夫:“鄙人刑期尚余幾何?”她說:“閣下爭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這不是玩笑。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額了。
②兩腿初廢時,我曾暗下決心:這輩子就在屋里看書,哪兒也不去了。可等到有一天,家人勸說著把我抬進院子,一見那青天朗照、楊柳和風,決心即刻動搖。又有同學和朋友們常來看我,帶來大世界里的種種消息,心就越發活了,設想著在那久別的世界里搖著輪椅走一走,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于是有了平生的第一輛輪椅,那是鄰居朱二哥設計的。父親捧了圖紙,滿城里跑著找人制作。用材是兩個自行車輪、兩個萬向輪并數根廢棄的鐵窗框。母親又求人在其兩側裝上支架,撐起一面木板,書桌、飯桌乃至吧臺就都齊備。
③我在一篇題為《看電影》的散文中,也說到過這輛輪椅:“一夜大雪未停,事先已探知手搖車不準入場(電影院),母親便推著那輛自制的輪椅送我去……雪花紛紛地還在飛舞,在昏黃的路燈下仿佛一群飛蛾。路上的雪凍成了一道道冰凌,母親推得沉重,但母親心里快樂……母親知道我正打算寫點什么,又知道我跟長影的一位導演有著通信,所以她覺得推我去看這電影是非常必要的,是件大事。我們一起在那條快樂的雪路上跋涉時,誰也沒有把握,唯朦朧地都懷著希望。”
④下一輛是《丑小鴨》雜志社送的,一輛正規并且做工精美的輪椅,全身的不銹鋼,可折疊,可拆卸,兩側扶手下各有一金色的“福”字。這輛“福”字牌輪椅,開啟了我走南闖北的歷史。先是北京作協的一群哥們兒送我回了趟陜北,見了久別的“清平灣”;后又有洪峰接我去長春領了個獎。王安憶和姚育明推著我逛淮海路,是在1988年。少功、建功還有何立偉等等一大群人,更是把我抬上了南海艦隊的魚雷快艇。僅于近海小試風浪,已然觸到了大海的威猛——那波濤看似柔軟,一旦顛簸其間,竟是石頭般的堅硬。又跟著鄭義兄走了一回五臺山,在“佛母洞”前汽車失控,就要撞下了山崖時被一塊巨石擋住。大家都說“這車上必有福將”,我心說我呀,沒見輪椅上那個“福”字?
⑤1996年邁平請我去斯德哥爾摩開會。飛機緩緩降落時,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學問的話: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國呀!轉年立哲又帶我走了差不多半個美國,那時雙腎已然怠工。我一路掙扎著看:大沙漠、大峽谷、大瀑布、大賭城……立哲所以急著請我去,就是怕我一旦透析就去不成了。他的哲學一向是:命,干嗎用的?單是為了活著?
⑥如今我已年近花甲,手搖車是早就搖不動了,透析之后連一般的輪椅也用著吃力。上帝見我需要,就又把一種電動輪椅放到我眼前,臨時寄存在王府井的醫療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時看見了,標價三萬五。她找到代理商,砍價,不知跑了多少趟。“兩萬六,不能再低啦小姐。”“好吧好吧。”這東西有趣,狗見了轉著圈地沖它喊;孩子見了總要問身邊的大人:它怎么自己會走呢?這東西給了我真正的自由:居家可以亂竄,出門可以獨自瘋跑,跳舞也行,打球也行,給條坡道就能上山。舞我是從來不會跳。球呢,現在也打不好了,再說也沒對手。不過時隔三十幾年我居然上了山——昆明湖畔的萬壽山。
⑦誰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誰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⑧坐在山上,看山下的路,看那浩瀚并喧囂著的城市,想起凡·高給提奧的信中有這樣的話:“實際上我們穿越大地,我們只是經歷生活”,“我們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遙遠的地方去……我們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⑨坐在山上,眺望地壇的方向,想那園子里“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想那些“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想我曾經的那些想:“我用紙筆在報刊上碰撞開的一條路,并不就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母親盼望我找到的那條路到底是什么?”
⑩有個回答突然跳來眼前:扶輪問路。但這不僅僅是說,有個叫史鐵生的家伙,扶著輪椅,在這顆星球上詢問過究竟。也不只是說,史鐵生——這一處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經弄懂了多少。更是說,譬如“經輪常轉”,那“輪”與“轉”明明是指示著一條無限的路途——無限的悲愴與“有情”,無限的蠻荒與驚醒……以及靠著無限的思問與禱告,去應和那存在之輪的無限之轉!
(節選自《收獲》,內容有刪減)
1.三輛輪椅載著雙腿殘疾的史鐵生,走出了一條常人都未曾走過的人生之路。請閱讀文章,填寫空格。
2.朗讀文章時出于傳情達意的需要,往往對語句中某些詞或短語以重音形式加以強調。請仿照示例,從重音的角度對第⑦段畫線句進行朗讀設計。
(示例)飛機緩緩降落時,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學問的話: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國呀!
朗讀設計:“緩緩”要重音輕讀,讀出飛機平安降落時作者平和喜悅的內心狀態。“果真”需要重讀,強調“我”見識到真實外國世界時的喜悅之情,更表達出“我”面對生活的每個瞬間都懷著
樂觀的心態。
朗讀設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回憶輪椅往事時,在語段③中大量引用散文《看電影》中的句子,用意是什么?
4.“我”在“扶輪問題”中體味了多變的人生滋味,肉體與心靈經歷了歲月的歷練。請你結合文章內容和材料,談談你對史鐵生找到的“路”的認識。
(材料1)
記者:你對你的病是什么態度?
史鐵生:是敬重。把它看做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是命運對你的錘煉,就像是個九段高手點名要跟你下一盤棋,這雖然有點無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卻能從中獲益,所以對困境先要對它說“是”,接納它,然后試試跟它周旋,輸了也是贏
——《答記者問》
(材料2)
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菩薩蠻①
李清照
風柔日薄春猶早,夾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覺微寒,梅花鬢上殘。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臥時燒,香消酒未消。
【注】①這首詞寫于詞人晚年流落浙江紹興、金華期間。②沉水:沉香的別稱,是一種名貴的熏香。
1.請對“睡起覺微寒”中“微寒”一詞作簡要賞析。
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達了詞人哪些情感?
七、詩歌鑒賞
你的同學小張認為語文學習就是為了分,既沒用,也無趣。作為他的好朋友,請結合你學習語文的經歷或感受,說一段話,幫助他轉變認識。
要求:⑴符合題意,中心明確,條理清楚,語言通順得體。⑵字數在150左右。⑶文中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八、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完成作文。
成功并不在于別人走你也走,而是在于別人停下來,你仍然在走。
要求:①結合兩句話的含義,題目自擬。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襲。④可敘述身邊的故事,可進行文學寫作,可就自己的理解發表觀點,可結合生活或閱讀的積累展開論述等。
【浙江省臺州市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2018屆中考模擬語文試卷05-04
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05-03
2018屆九年級語文中考模擬試卷05-02
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卷05-01
語文中考模擬試卷05-10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題目05-10
中考語文的模擬試卷及答案05-10
中考語文模擬試卷附答案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