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8屆九年級中考考前押題卷語文試卷
一、句子默寫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____。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3)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__________,__________。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論語》中孔子的話:__________,__________。
(6)事物的發展是向上的,但并不乏曲折。這一哲理和陸游在《游山西村》中闡釋的道理不謀而合,這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漁家傲》中與王維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樣描繪大漠風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無論面對失敗還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種恒定淡然的心態,這一觀點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闡釋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硯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珠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今雖耄老,未有所成,猶幸預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寵光,綴公卿之后,日侍坐備顧問,四海亦謬稱其氏名,況才之過于余者乎?
今諸生學于太學,縣官日有廩稍之供,父母歲有裘葛之遺,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謂余勉鄉人以學者,余之志也;詆我夸際遇之盛而驕鄉人者,豈知余者哉。
1.本文作者是______(朝代)文學家______(人名)。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弗之怠(________)(2)缊袍敝衣(________)
(3)裘葛之遺(________)(4)辭甚暢達(________)
3.眾多學生與作者相比有哪些優越之處,請簡述并且思考為什么作者要這么寫?
4.作者被當時皇帝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其為太史公、宋龍門,在本篇文章中為何極言為學的艱難?
5.作為新時代的學子,你從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請結合原文作答。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曾鞏,字子固,建昌南豐人。生而警敏,讀書數百言,脫口輒誦。年十二,試作《六論》,援筆而成,辭甚偉。甫冠,名聞四方。歐陽修見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進士第。出通判越州,歲饑,度常平①不足贍,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諭告屬縣,諷富人自實粟,總十五萬石,視常平價稍增以予民。民得從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貸之種糧,使隨秋賦以償,農事不乏。
徙明、亳、滄三州。鞏負才名,欠外徙,世頗謂偃蹇不偶。一時后生輩鋒出,鞏視之泊如也。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議經費,帝曰:“鞏以節用為理財之要,世之言理財者,未有及此。”拜中書舍人。甫數月,丁母艱去。又數月而卒,年六十五。
(《宋史·曾鞏傳》)
[注]①常平:官倉名。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1)脫口輒誦(________)(2)農事不乏(________)
2.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過闕,神宗召見,勞問甚寵,遂留判三班院。
3.曾鞏任越州通判時,如何治理該地的?
三、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我所認識的許國璋先生
黃源深
20xx年11月,許國璋先生100周年誕辰。先生所在的北京外國語大學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外語文化界幾代學人紛紛撰文緬懷。我們紀念他,懷念他,不僅因為他的學問,而且還在于他的為人。學問家,有真學問不容易,有真才實學又別具人格魅力,更不容易。許國璋教授,就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學問家,人們所崇敬的一代宗師。
許國璋教授尤因教材而名揚天下,但其學術成就遠不止于此。他,是一位大家,一位富有獨創精神的大學問家。雖然他一生用力最勤、建樹最豐的是人們所熟知的英語教學,但他探索的觸角卻伸展到了語言學、語言哲學、翻譯等諸多領域,且多有獨特見解,深為學界所矚目。他做學問,同別人不一樣,總能見別人所未見,發他人所未發,一個話題,一經他手,總會透出新意,幾乎每篇論文都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鮮見解。
他晚年主攻語言學和語言哲學,發表了一系列獨具功力的文章。篇篇都是見解獨特的文字,成為公認的當代語言學研究的力作。這些,都是他對中國語言學建設的重大貢獻。
尤其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提出了翻譯學術論著時使用“闡譯”法,并現身說法,以自己翻譯羅素《西方哲學史》片段為例證,既有理論,又有實踐,讀來明白易懂。盡管“闡譯”法是否完美無缺,尚可討論,但為學者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說明理論可以突破,學術是應該創新的,我們不能總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人后面,唯洋理論是從。
許國璋教授主編的《英語》(四冊)一直受到普遍歡迎,廣泛用作大學教材、自學教材、培訓教材,經修訂后,到1996年已重印四十余次,民間俗稱為《許國璋英語》。“文革”后的“外語熱”中,《許國璋英語》獨領風騷,街頭巷尾,提起英語學習,言必稱許國璋。許國璋英語教材前后印發幾千萬冊,盛行中國達三四十年,對我國幾代人的英語學習,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影響。如今,由于時代的變遷,當年的轟動不再,但其倡導的科學性、實用性、知識性等原則,將惠澤后世,成為英語教材編寫的圭臬。
許先生不但富有才情和創新精神,在很多方面為中國學界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職業操守,也為廣大學人樹立了榜樣。他把金錢看得很淡,雖然教材的稿費不菲,但他大多用于資助困難學生和同仁。他甚至還把留在國外書店、當時顯得非常金貴的一點外幣,也給了在當地進修的學生拿去買書。外出講學,他常拒收講課費,說是各校都有困難,招待我們已經不容易了,不能再收費。他生活極其儉樸,家里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廳堂里唯一的“擺設”,是一張陳舊的八仙桌和幾條靠背椅。據他孫子回憶,他臥室的“雙人床”也是學校宿舍樓兩張單人床拼起來的,他在這張床上睡了數十年,直至去世。他安于清貧,精神上卻非常充實,孜孜矻矻,專心治學,垂暮之年仍不斷追求新知,自述“九時睡,四時起,讀書到七時,稍進食,寫文到十時,亦不甚倦。”還常以自身體驗勉勵青年,要“有做學問的欲望,有追求知識的志趣。我今年75歲了,仍興致勃勃地看新書,每天都吸收新的知識,新的思想,享受智力增進的快樂。”他的經濟狀況,被宿舍樓旁擺攤的小皮匠注意到了,傳來話說“大名鼎鼎的許國璋,每月的收入還不如我小皮匠。”他聽了不以為然,說:“他小皮匠有小皮匠的人生哲學,我許國璋自有我許國璋的人生哲學,我才不在乎呢!”許國璋教授那一代人,歷經政治運動的沖擊,尤其是“反右”和“文革”,不免都會有一種“驚弓之鳥”的心態,有意無意地構筑心里防線,說話過度謹慎,行動尤其小心,生怕不經意招禍。但這些,在許國璋教授身上,絲毫沒有。他坦誠,真率、寬厚,與他交談,你自己內心忽然純樸明凈了許多,人格也無形中得到了提升。
記得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們第一次相遇時,他打招呼的方式就非常質樸。甫一見面,這位戴老式眼鏡、穿中山裝的老者,直截了當地說:“我叫許國璋”。我的感覺實實在在地“如雷貫耳”,頓時便緊張起來。但后來見他那么隨和,那么坦率,全沒有學界巨擘的架子,心里便踏實了許多,竟聊了一個多小時。談話的內容,已為時間所湮沒,但心中的溫暖,至今猶存。
他為人如此樸實真摯,待人如此誠懇,與他接近,你不能不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去他家探訪,剛一坐定,他就會從冰箱里取出兩根雪糕(有時是兩根香蕉),一人一根,邊吃邊談。話頭才接上,許師母出現了,把一個定好時的鬧鐘往桌上一放,便去了隔壁警戒。意圖很清楚,為了許教授的健康,必須限制談話時間。如若超時,鬧鈴就響,她會聞聲而至。誰知,許先生等夫人一走,便把鬧鈴鍵摁掉,一面露出孩子似的天真笑容。談話雖大多關于做學問,但常常也海闊天空,什么都聊。不過多半是他講我聽。時光在不經意中流逝,突然間許師母站在面前了,正用異樣的目光看著我,接下來的話更不留情面:“給你上課上到現在,怎么還沒上完?”原來我被當成北外的學生了。這話似乎“一箭雙雕”:一時我很尷尬,許先生好像也尷尬,我站起來要走,他卻拉住我說:“你別走,話還沒有說完呢!”他臉上露出的歉意,那種透明的真誠,令我感動,也讓我至今難忘。和許先生相處,我始終能感受到他的殷切關愛之情。一次,我在北京外國語大學開會,他特意讓人捎來一封親筆信,推薦我主編的教材。而在另一封信中,他卻直言不諱地指出:“足下才學,尚以在澳洲文學史上發揮方為得所”,勸我不要在教材上耗費過多精力。這種赤裸裸的真誠,不是出于了解、關心和愛護,是不可能如此直率地表達的。后來,我聽從他的告誡,集中精力,完成了《澳大利亞文學史》的寫作。許先生的教誨,成了我學術追求的重要驅動力。
當然,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師生更能感受到許先生的真誠、熱心和人格魅力。他對待年輕同事和學生,視同己出,常常拖著老邁的軀體,為他們四處奔走,大至學問政事,小到衣食住房,都關心到家,師生關系,非同一般。以致在他的追悼會上,不少學生對著靈柩痛哭失聲,有的甚至長跪不起。這樣的情景誰見了都會落淚。
他的人格魅力,體會到的何止是他的學生和我們小輩!年長如季羨林先生者,也深有感觸。在《悼許國璋先生》一文中,季先生寫道:“他待人接物,一片淳真,樸實,誠懇,謙遜……說話實事求是,決不忸怩作態……(我們)一見傾心……成了朋友,成了知己的朋友……遺體告別的那一天,有人勸我不要去。我心里想的卻是,即使我不能走,我爬也要爬到八寶山。這最后的一面我無論如何也要見的。當我看到國璋安詳地躺在那里時,我淚如泉涌,真想放聲痛哭一場。”老人撕心裂肺的傾訴,映現出了許國璋教授非凡的人格力量。
學者的人格魅力是學者的學識、操守、個性所透出的感染力,不知不覺中影響著學生、同人,乃至學術界,其影響力遠遠超出學術范圍,衍生出修身、處世、待人等道德教育意義,起著樹立標桿、凈化學術生態環境的作用。在如今學界糾紛不斷、師生屢屢失和的時代,尤其呼喚許國璋教授那樣富有人格魅力的學者。
(摘自20xx年4月28日《文匯報》,有刪減)
1.給下面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1)謙遜(______)(2)圭臬(______)(3)巨擘(______)(4)直言不諱(______)
2.請從描寫的角度賞析下列句子。
他的經濟狀況,被宿舍樓旁擺攤的小皮匠注意到了,傳來話說“大名鼎鼎的許國璋,每月的收入還不如我小皮匠”。
3.“許先生不但富有才情和創新精神,在很多方面為中國學界做出了重大貢獻,而且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職業操守,也為廣大學人樹立了榜樣”具體分析這句在文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4.“他小皮匠有小皮匠的人生哲學,我許國璋自有我許國璋的人生哲學,我才不在乎呢!”不同的人生哲學分別對他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5.結合文章,列舉許國璋先生在學問上所做的貢獻。
6.作者為什么寫“當我看到國璋安詳地躺在那里時,我淚如泉涌,真想放聲痛哭一場”?
7.結合作者筆下的許國璋,談談對你做人的啟示。
四、名著閱讀
閱讀下面的名著選段,完成下列小題。
話說當時薛霸雙手舉起棍來,望林沖腦袋上便劈下來。說時遲,那時快,薛霸的棍恰舉起來,只見松樹背后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霄云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喝道:“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兩個公人看那和尚時,穿一領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禪杖,掄起來打兩個公人。林沖方才閃開眼看時,認得是魯智深。林沖連忙叫道:“師兄不可下手,我有話說。”智深聽得,收住禪杖。兩個公人呆了半晌,動彈不得。林沖道:“非干他兩個事,盡是高太尉使陸虞侯分付他兩個公人,要害我性命,他兩個怎不依他?你若打殺他兩個,也是冤屈。”魯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斷了,便扶起林沖,叫:“兄弟,俺自從和你買刀那日相別之后,灑家憂得你苦。自從你受官司,俺又無處去救你。打聽的你斷配滄州,灑家在開封府前又尋不見。卻聽得人說,監在使臣房內,又見酒保來請兩個公人說道:‘店里一位官人尋說話。’以此灑家疑心,放你不下。恐這廝們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將來。見這兩個撮鳥帶你入店里去,灑家也在那里歇。夜間聽得那廝兩個做神做鬼,把滾湯賺了你腳。那時俺便要殺這兩個撮鳥,卻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灑家見這廝們不懷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門時,灑家先投奔這林子里來,等殺這廝兩個撮鳥,他到來這里害你,正好殺這廝兩個。”林沖勸道:“既然師兄救了我,你休害他兩個性命。”魯智深喝道:“你這兩個撮鳥!灑家不看兄弟面時,把你這兩個都剁做肉醬;且看兄弟面皮,饒你兩個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這兩個撮鳥!快攙兄弟,都跟灑家來。”提了禪杖先走。兩個公人那里敢回話,只叫:“林教頭救俺兩個。”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著林沖,一同跟出林子來。
1.本文出自中國古典名著《_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_。
2.文段出自哪個情節?請簡要描述。
3.你還能說出文中主人公的哪些故事情節?并說出該人物的性格特點。
五、綜合性學習
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司馬相如在事業上略顯鋒芒,終于被舉薦做官后,久居京城,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里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的生活。
終于某日,司馬相如給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聰明的卓文君讀后,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豈不是表示夫君對自己“無意”的暗示她,心涼如水。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詩》。
“一別之后,二地懸念,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盡,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圓,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急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唉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司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驚嘆妻子之才華橫溢。遙想昔日夫妻恩愛之情,羞愧萬分,從此不再提遺妻納妾之事。這首詩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數字詩。
(1)請把畫線的語句用正楷字準確、規范、美觀的寫在田字格中。
(2)任選文中出現的五個數詞用繁體字寫在下面的橫線上。
六、命題作文
從下面兩個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告別是一種心情,告別也是一種決定。南飛的大雁是對北方寒冷的告別;秋天的落葉是對炎熱夏的告別;雨季是對干旱的告別;彩虹是對風雨的告別;山重水復后的柳暗花明是對迷失的告別;“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是豪邁的告別;每一次的告別,都有一個故事,或激情燃燒,或凄美動人,或驚心動魄。告別不是遺忘,而是轉身,告別不是放棄,而是開始!
請以“告別”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記敘充實,有真情實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現考生本人姓名以及畢業學校名。
(2)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寫作。
有網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組圖片,顯示為幾名醫護人員在手術室內擺拍,可以看到后面手術臺上躺有病人。“醫生手術室自拍”事件經網絡和部分媒體的傳播迅速升溫,討伐聲一片。為此,西安市衛生局通報了此事的調查處理結果,稱該照片發生在民營二級甲等醫院西安鳳城醫院,拍攝于20xx年8月15日,經過連續7個小時的手術,保住了一位40多歲農民工的左腿,在完成手術后,因手術室即將搬遷,醫務人員拍照留念。根據通報,涉事醫院及醫生被處以多項行政處罰,其中包括對常務副院長記過處分、留職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長免職等決定。此后涉事病人站出來表示,知道醫生拍照,也同意了。輿論中呼吁客觀冷靜看待問題的聲音漸漸成為主流。
請結合材料內容及含義,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題目自擬,表明自己的態度,闡述自己的看法,文體不限,觀點鮮明,有理有據,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現考生本人姓名以及畢業學校名。
【屆九年級中考考前押題卷語文試卷】相關文章:
九年級中考押題卷語文試卷04-30
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押題卷語文試卷12-07
高考語文真題試卷廣東卷12-09
中考語文試卷閱讀題12-09
2018屆中考模擬語文試卷12-07
2017高考語文押題04-03
高考語文押題及答案解析12-09
中考試卷語文真題及答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