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母語議論文作文
自從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原始文字,方塊字便成了中華民族的象征,五千年的滄桑,五千年的運變,從血雨腥風江山幾度易主,下面給大家分享了關于母語議論文,歡迎閱讀!
關于母語的作文1
華燈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輕輕滑過泛黃的《詩經》,是何等逍遙自在!
雨后初霽,心與天空一樣澄明,細細品味宋詞的字字珠璣,又是何等酣暢淋漓!
無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繾綣,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都是母語帶來的美感與享受。
我們應該遠離多元文化的浮躁,回歸母語的本源,靈魂才更加充實自然。
母語是我們最初的語言,如同母親的乳汁般滋潤心田,哺育靈魂。母語對民族是生存發展之根,對國家是源源不斷的動力。在這個喧囂紛雜的時代,我們開始崇尚新潮的外來詞匯,“酷”、“卡哇依”聲聲入耳,最傳統而最豐富的母語卻淡褪了視線,我們開始趨之若鶩地報考托福雅思,報名的隊伍蜿蜒數十米,而母語的等級測試卻鮮有出現。
不禁疑惑,我們的母語怎么了?我們究竟應如何對待母語?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將傳承悠久的中華文化。肩負民族振興的大旗,年輕一代怎容得忘記母語?
武漢某重點高校曾有規定,報考研究生者必須背誦《論語》《老子》,因為這雖似艱深難解的古文卻包含了儒道思想的精髓,此舉一出,好評如潮。
真正掌握了母語,回歸母語經典,文化的火種才得以代代相傳,生生不息。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的靈魂將更加充實和美麗,先秦的詩經楚辭,魏晉的樂府雙璧,盛唐兩宋的詩詞雅韻,明清的小說散文,都源源不斷地為精神注入營養。“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的求賢者渴;“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的繾綣情思;“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的壯志難酬;“蒼山負,明燭天南”的瑰麗風光都深深地印在我們靈魂深處。
遠離浮躁,回歸母語,我們一樣跟上時代的.節奏,高速發展中的中國,正向世界展示煥然一新的面貌。據顯示,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已經加大推廣漢語學習的力度,在法國,漢語已將成為第三多的選修語種。那么,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是否應更重視母語的學習呢?學習母語,更能促進對外來文化的學習,更能融入全球的趨勢,展望未來,博覽古今。
回歸母語,我們將傳承文化,提升靈魂,緊隨時代!
撥開浮躁的烏云,母語將展現一片明朗的天空!
關于母語的作文2
在風云變幻的國際舞臺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不再局限于昔日經濟、政治等“硬實力”,而今大國“軟實力”的分量似乎更重。軟實力主要包括民族文化的影響力、國民精神風貌、思想素質,而民族文化影響力尤為重要。
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母語是民族的生存發展之根。如果一個民族不重視它的母語文化,勢必會走下坡路,至少經濟社會發展潛伏著危機。在英語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們瘋狂地學英語,卻淡漠甚至拋棄了自己的母語:漢語。如今毛筆大概成“稀有之物”了,拿過毛筆的人很少,會寫毛筆字的更是寥寥無幾。而日本人卻規定每周一次毛筆字課,我們不反省一下,就這樣看著漢文化衰落,對得起“炎黃子孫”這個稱呼嗎?
為什么在全球掀起一場漢語熱,各國大辦漢語學校的今天,我們卻不再重視漢語?我們沒有看到語言文化的長遠意義,至少沒有看到眼前所蘊藏的危機。英國、美國每年輸出英語所獲利潤占到了國民GDP的1%多。再看看國內的學生,花這么大力氣學外語,若是學好了還可以,可是大學生甚至博士研究生的英語水平也不過如此。外語沒學好,母語也差,有些人的漢語水平甚至不及外國的漢語學習者,前不久上海的一次雙語互譯活動競賽中,不少人把“富貴不能淫”這句古訓譯成“Berich,butnot***y”(富貴,但是不能性感)。中國學生的語言功底,由此可見一斑。
聽說前不久申報文化遺產時,端午節被韓國搶先注冊。我們在憤慨之余,為什么不冷靜地想想:別人為什么輕易就能搶走?漢文化源遠流長,先輩珍視,而子孫視之不甚惜,如棄草芥。一些重大的'經貿甚至學術交流會全部用英語卻不能用翻譯,這可是在自己的國土上。為什么不能像法國人一樣珍視母語。民族文化要博采眾長,兼容并蓄。法國的保守未免偏激,而我們的漠然則更令人擔憂。
“云山滄滄,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佳句流傳幾千年后依然鮮活生動,在于其獨特的音形相結合。我耳邊始終回響著那位韓國網友的疑問:“你們的漢語我認為是世上最優美的語言,為什么亞洲其他國家和歐美重視,你們自己卻不重視呢?”
你從遠古走來,博大是你的風采;你向未來奔去,磅礴是你的氣概。懸崖邊緣的漢語文化,炎黃子孫到了拯救你的時候了……
關于母語的作文3
那一件件摧人淚下的感恩事激讓我心醉,那一朵朵絢麗紛彩的花兒讓我心醉,那一個個名勝古跡讓我心醉,而最讓我心醉的還是母語。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大國,我們的母語歷經了滄桑。但滄桑流逝了歲月,留下了自倉頡創造的漢語。古詩、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至現在那文體多樣的詩文。有的柔情、有的'豪放、有的一刀見血、有的震撼人心、有的曲折彎延……這就是我們的偉大母語,讓很多外國人著迷的漢語,真讓我心醉……
“讀詩使人智慧”,這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讀李白的詩,豪放之氣渾然而起。他的想象與夸張讓人大為嘆服:“飛流直下三千尺”,你能想象出這樣的詩句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你敢如此大膽直白出自己的想法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你有如此的胸襟嗎?這就是李白用母語發出的感慨。讀他的詩,讓人心醉于那種“不屈已,不干人”的狂傲和張揚中。
都說明清的專制統治讓中國在近代史落伍,特別是清朝.但他們卻留下了中國四大名著。明朝的三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還有清朝的《紅樓夢》。那曲折的故事讓人贊嘆不已,隱含的意義讓人意猶未盡。紅學就是專門研究《紅樓夢》的一學術機構。這就是我們的母語,以她特有的魅力讓我心醉。
如今,母語發展得更為豐富多彩。有時意味深遠、有時幽默生趣、有時感人肺腑、有時氣憤填膺……讓人愛上她,愛上書,使我們的生活也豐富多采。
然而,現在簡直是英語“殖民統治”時期,母語漸漸被一些人無意中遺棄在角落。因為英語的地位與瀟灑,有的人更熱于追求它。從此,出現了一些被外國人譏笑的“香蕉人”,此時,我們是否學學法國人堅持熱愛母語呢?
母語就如一瓶美酒,愈久愈醇。她的“粉絲”,像我,我永遠熱愛讓我心醉的母語。我也不反對熱愛英語,但我們決不能成人“香蕉人”。
【母語議論文作文】相關文章:
有關母語的作文05-10
精選母語作文20篇04-19
中國母語作文05-10
母語讓我心醉小學作文04-26
關于外語與母語的優秀作文精選03-26
高中作文:有關于母語05-10
高考滿分作文:母語如河05-10
國際母語日系列活動的總結04-15
《我的母語課》學習心得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