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住在山腰上的爺爺親情文章
爺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是一個儒雅博學的長者;是一個慈祥和藹的老人。那一年我二十歲,正值高考,我清楚的記得那個冬天疼愛著我的爺爺與世長辭,他將永遠住在那個山的半山腰上。
從我記事開始爺爺就是一個精瘦高挺的一個人,干練的短發(fā),一雙深邃的眼睛。這是我童年的記憶。小的時候父母經常讓我去爺爺家過周末,這是我最快樂的時光,因為這樣我就可以自己安排學習的時間。爺爺是當時中心學校的校長,對待學生特別的嚴格,對我對卻百般疼愛。那時候他總教我背誦《弟子規(guī)》,時不時的就會問我“朝早起,夜眠遲”的下一句是什么,以至于至今我都能將《弟子規(guī)》全篇背誦。
再后來,爺爺退居二線,閑了下來。他老人家卻放不下手中的粉筆,周末的時候開始拿我“練手”。我就成了爺爺名副其實的關門弟子。閑暇的時候爺爺會拉起他的二胡,坐在門口,閉著眼睛感覺很陶醉的樣子,時不時的還看著我,然后露出慈祥的笑容。這一幕,在我心中至今都難以忘懷,他那慈祥的笑是我一輩子最溫暖的回憶。那幾年也是我人生中涉獵范圍最廣的幾年,他仿佛要將畢生所學都要教授我一般,現(xiàn)在想來著實后悔。年幼的我只知道貪玩,如今二胡已經生澀,勉強可以拉出一段《孟姜女》的旋律。即便如此,爺爺還總是很有耐心,一遍一遍的循循教導,讓我多少學會一點。從從二胡、電子琴到寫大筆字、背誦唐詩宋詞,到后來的五行八卦、對聯(lián)等等。
如今看來爺爺是一個全才,出生四十年代的他經歷了時代的大變革,讀過私塾,當做政府文員,再到后來全國上下進工廠,又被送往大學深造。那時候的他已然是社會的頂尖人才,可是愛情這個東西是奇妙的,年輕的他愛上了我的奶奶。聽奶奶說,那時候家里的生活很清貧,經常要渡江前往江對面的地方販賣辣椒冬瓜之類的農場品維持生計。具體當是生活多么的艱難我難以想象,但從父輩們的口中可以得知一二。
再后來我長大了一些,遠去幾十公里讀高中,回爺爺家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少。每次回去的時候爺爺總是站在門口情切的、熱情的迎接著我,仿佛時光一下又回到小時候。從那時候開始他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卻總不忘在我回去的時候,給我一些零花錢。節(jié)約了一輩子不舍的花錢的爺爺,在我身上卻從來不小氣。他總是說,在外面求學條件不好,你又是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一定要多買些吃的。2012年正月,他住進了醫(yī)院,住進了花光了他一輩子節(jié)約下來的錢。住院的.這兩年,是我最后悔的兩年,我后悔在在他最后的時間里沒有多去陪陪他,沒有在他最痛苦的時候安慰他。去重癥監(jiān)護室探望的時候,我永遠都忘記不了他看我的眼神,盡管他已經瘦的皮包骨頭,依舊情切、慈祥的目光。第二年的十一月,去醫(yī)院探望他,當時他的病情已經惡化,由于常年的輸液,全身已經水腫,一天只有很短的時間人是清醒的。有的時候就連奶奶和我的父親都認不出來。可是當我站到他病床邊的時候,他僅僅用了一兩秒的時間就認出了我,奶奶問他還知不知道我是誰,他不停地用力點頭。我握住他的手,就像小時候他握住我的手一樣,故作鎮(zhèn)定的不讓自己哭出來。可是我沒有忍住,我無法想象,這是我最后一次看到爺爺。
2013年12月25日,剛剛過完平安夜。醫(yī)院傳來噩耗,親愛的爺爺永遠的離開了我。他火化的那一天我在焚燒間的門口跪著哭了很長時間,我知道他再也回不來了,他的墓地選在可以直望南方的半山腰。
爺爺?shù)囊簧瞧D難的一生、是奮斗的一生、是勵志的一生。他老人家將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教育事業(yè),執(zhí)鞭任教四十余載,辛耕講堂、傳知授道,一生育人無數(shù)。在不同的人記憶中擔任著不同的角色,在我心中卻無可取代。他是那么的博學多才,一切的一切都無法用語言贅述清楚,就像他種在院子后面的那一顆大子樹一樣磅礴茂盛。
如今再也無法看到他慈祥的目光,只能遠遠的看著黃泥山半山腰上的那座孤墳。余生我將帶著他對我的厚愛和期望堅強的走下去,用未來的幾十年想他致敬。
【永遠住在山腰上的爺爺親情文章】相關文章:
1.我的爺爺親情文章
6.永遠的坐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