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活著親情文章
人們常說,生老病死,人之常理,這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我們都應該向前看。電影《返老還童》里也說,我們注定要失去所愛之人,不然我們怎么知道他們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
可是,什么是“死”呢?是一個生命體的心臟再也不會跳動的那一刻,是他再也不會睜開眼睛的那一瞬間,還是他再也不能站著、坐著和笑著?什么是“失去”呢?是你發現你再也沒有機會和那個很熟悉很熟悉的人談天論地,是你突然意識到你的生命從此有一個人將永遠缺席,還是你發現再也沒有一個人能讓你用上那個稱呼?
唯物論上說,我們應該堅持物質第一性。辯證法上說,我們應該用聯系的、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去年8月22日至11月13日,短短三個月不到的時間,爺爺從突然中風、半邊失去知覺,到查出肝癌晚期再到后來的因病去世。這一切就像上演了一場基調悲涼、拮據哀傷的電影,以至于后來半個多月,我都深陷在失去親人的無法言說的悲傷、絕望和似乎永遠流不完的`淚水中。
那是一個陪伴我21年當爺爺又當爸爸的人啊。
是什么時候開始,我漸漸意識到時間正毫不留情地將他從我身邊奪走?當得知他被確診肝癌晚期最多還剩三個月的時候,我毫不猶豫買了火車票到醫院去看他。也許是從三天四夜的醫院陪護開始,我逐漸意識到也許和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將變成最后一次。是的,那些我曾以為會循環往復許多次的事情,至少百遍,或者十遍也行。比如,喂他吃飯,站在床邊看他睡覺,問他渴不渴、想吃啥,問他……也許是從婆婆說爺爺以后用不著手機了。那個時候,我在想,真的就這么殘忍嗎?然后一個人蒙著臉掉眼淚。
真的是很殘忍呢。夜里別的病人都睡了,他卻痛得不斷呻吟,冷汗直冒,要靠打止痛針才能緩解。他一次要吃幾十顆藥,每天要輸十幾瓶液,好幾天什么東西也沒有吃,大便失禁。終于在十幾天后開始吐血,然后被爸爸們接回家,在家的那段日子,每天都痛到放棄,說“求你們干脆把我扔了吧”。后來,到底是放棄了,還是用盡了掙扎的力氣了呢?只留下對還在讀書的我滿滿的不放心。
3月的時候,三叔叔問:“xxx,你還記得你爺爺的樣子嗎?”眼淚在一瞬間落下來,打在大腿上輕輕說:“記得呀,肯定記得呀”。
我跟朋友說“我不知道為什么我自己提到爺爺不會哭,而別人一提就掉眼淚”,后來,我好像有那么一點明白了,在我的意識里,他還活著,而我談論的是他健康時的種種,就像在向對方介紹一個我很熟悉的尚在聯系的朋友。而別人,談論的是生病、死亡、不再。
我對爺爺最后的記憶是什么呢?是從醫院回學校的那天早上在他額頭吻了一下然后他終于笑了那一瞬間吧,或者是爸爸發來視頻我看到的他躺在床上嘴巴微張、眼睛看著天花板、臉上無神的樣子吧,又或者是下葬那天陰陽師打開棺材我看到的他平靜安詳地躺在那里的樣子吧。
后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在想,生命中有一個很熟悉且很愛很愛的人離世了是什么感覺呢?大概就是你覺得他其實沒有死,只是出了趟遠門還沒有回來。就像我一直認為,爺爺沒有死,他只是一輩子勞碌奔波慣了,現在突然想通了,然后出去旅游了,現在還沒有選好最夠好看的明信片寄給我們。所以后來每一次觸及到關于爺爺的事物我都掉眼淚,其實只是因為,我很想。嗯,很想很想他。
我是堅持唯物主義的,但是關于他,我主張唯心主義。
書上說,呼吸和說話不是一個人活著的證據,愛才是。書上還說,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這世界上最后一個記得他名字的人也死了。
對啊,他還活著,而且會活很久很久。
【他還活著親情文章】相關文章:
1.簡單地活著_文章
4.感悟親情文章
5.初中親情文章
6.奶奶親情文章
7.庇護親情文章
8.輪回親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