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諧高效為主題,做作業改革文章論文
【摘要】“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研究的實踐意義及理論價值主要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對學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素質培養的目標,而這些目標的實現主要是進一步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做到高質量、輕負擔,提高學生對作業的興趣、創設,提高學生的學與樂、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關鍵詞】作業效益 實踐作業 創新能力
在新的形勢下,中國的教育改革已逐步走向深處,并向學生的素質、綜合能力知識等各個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特別是在現在的教學中,如何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提高學生對學生的新穎感;提高學生對作業的完成度、理解度、效益度問題,都是擺在改革的前沿問題。一年來,我校在構建“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建設的研究下,我們以“和諧高效”為主題,以作業改革為突破口,努力做好作業改革的文章。我們以學生的課堂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的作業中出現的問題為著手點,以學生的興趣、學知力、能力、體驗體會、感知等為改革的出發點,進行了有益的實踐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知力,提高作業的效益性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組成部分。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視作業為負擔,在深深的憂慮的同時,我們開始認真反思傳統的作業,無論作業內容,還是作業形式都存在很多弊端,以教師為主、以教材為主、以死記硬背或機械抄寫為主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就制約了學生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限制了學生個性和能力的發展,影響了學生良好學習態度和習慣的養成。在逐步推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我們以作業改革為突破口,有意識地設計多樣化的自主性作業,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在作業的數量、難度、內容和形式上都給學生自主權,引導學生根據自身能力、愛好選擇作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愿望,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一)精心設計作業,細心勾畫兒童性強的作業版本
設計具有兒童特色的作業本,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過去的作業本形式單調呆板,因為缺乏變化內容統一,很多學生望“本”生厭。因此,我們根據學生年齡段的不同而設計了不同類型的作業本,具體分低年級和高年級兩個版本。高年級版本包括語文自主性作業本,數學自主性作業本,我的信息臺,快樂寫作等作業本。低年級版本包括語文自主性作業本,歡樂語言,我的畫語作業。所有作業本都設計了生動活潑的畫面,更迎合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在每個作業本里,我們還根據學生年齡和心理特征選擇添加了名人名言,這不僅是對學生的鞭策與鼓勵,同時也有利于學生語言的積累,可謂一舉多得。作業本中“希望在飛”“我的快樂學吧”“學海采花”“紅星閃亮”等時尚而又童趣化的名字讓學生感覺新穎有趣,在心中形成有所好奇與沖動。
設計不同類型的作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根據學科特點以及學生實際,我們將作業分為三種類型:鞏固性作業、選擇性作業、拓展性作業。每項作業內容的設計都要照顧到學生的年級特點與學知能力,又要想到怎樣讓學生在自覺與不自覺中把學科知識進行了有力融合,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勤于動口。鞏固性作業:數學以“希望起飛、我的快樂學吧、數學游戲園”等為載體,給學生選擇作業的機會,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特點,在做好基礎知識的同時,進行學習的拓展與延伸。語文以“我的信息臺,學海采花,紅星閃亮”為載體,讓學生分別在預習、搜集資料,基本詞句、課后練習,精彩詞句剖析,我的采擷吧等學習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與潛力,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養成性作業以“我是小作家”為載體,鼓勵學生隨時觀察、記錄生活見聞,所想所感,培養學生善于思考、勤于動筆的好習慣,從而使學生喜歡寫作,提高寫作水平。我的信息平臺作業:以“網上信息”為載體,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和網上瀏覽了解更多的文學作品、社會知識、自然知識、科學知識,通過摘錄,粘貼、心得等形式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綜合素養。口語性作業:以提高學生的言語素養為目的。
(二)精心設計作業內容,以兒童知趣性、能動性為基礎
作業改革的著手點是作業內容的改革。在前面作業版本的設計下,低年級的鞏固性作業一般能在課堂中完成或在課后完成,中高年級每天不超過一個小時的家庭作業量。語文作業分“我會了、花中絮、我的作品、我的名人榜樣”板塊。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去進一步掌握字詞、積累與剖析文中的優美句段養成平日積累的習慣等;數學選題以課本中的基礎知識為框架,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目的是夯實雙基;英語作業主要是以情景創設,單詞記憶法、日常生活用句、重點句型等。
拓展性作業主要是依據學生的學識水平、接受能力、興趣愛好、社會調查、生活感悟或與學科間的整合等設置的,或是根據本課本節所學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相關性的、想象性等。內容涉及搜集資料、繪畫、調查采訪、觀察實驗、親子活動、作文寫作等;涉及了活動性、繪畫型、操作性、調查采訪型作業等。也可發收集資料、動手制作等作業。
(三)精心設計學生作業評價,以學生動態管理為基礎加強學生的評價設置
怎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性、感知性、愛好性是改變以往學生作業的評價方式單一性,改革后的鞏固性和拓展性作業的評價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書面對話,語言激勵,可以用笑臉、彩畫、紅花、星級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做到有針對性、實效性,做到師生間的心靈與心語的溝通,縮短了師生的距離,學生也可以在自己的作業上畫出美麗的條幅,給自己的作業做一下美化,給自己設計的作業有一個美的感覺,做到心情愉悅,做到快樂學習,并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與愛美的習慣,培養學生自尊自愛,并且學生可用自己喜歡的格言寫在作業本上用來激勵自己,同時家長和教師可以等級和評語作出評價,家長也可以在作業本上與教師進行溝通,也可以寫上勉勵孩子的話,給孩子一個肯定,給孩子一份鼓勵,給孩子一份希望,讓孩子在學習中在生活中感覺到家長對他們的關心與愛護,感覺到學校與家庭的溫暖,感覺到家長對他的那份尊重。而且作業上還給學生留了一定的發展和想象空間,任他們任意揮灑。他們或在上信手涂鴉,或展示自己的手工藝品,或采集上大自然的禮物,或采擷上慧言妙語……這樣的形式給學生們以很高的興趣,給了學生展示的空間,同時也給了學生創造性發展的空間,學生在學習中感覺學習是快樂的,作業是快樂的,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以生活性、綜合性實踐作業為出發點,積極開拓學生的創新能力
新課程理念倡導培養“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的人才。綜合實踐課已是現在學校地方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并顯示出他的特點,使學生在實踐中融合了所有的學科知識,開拓了眼界,開發了學生的多種感官,啟動了學生的所有的認知、感知、調查、動手、分析、歸納、組合、寫作等能力。使學生在活動中有了對知識的新的認識、對生活的新的了解、對社會深的體驗。這一活動的實施,適合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迎合了現代教育對學生各種能力培養的要求,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綜合實踐活動作業成為我校本次作業改革的重中之重,我們結合地域特點、學生年齡特點、時令特點等,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以綜合實踐類作業為載體,指導學生進行了分層次、有代表性的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并且做到了活動的計劃性、過程性、總結性、評價性為一體,開發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最大優勢。
作業改革的實行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的思考、創新能力。今后我們將繼續堅持“科研興校”的發展戰略,把“和諧高效,思維對話”課堂教學作為工作著力點,以更飽滿的熱情和更加扎實的工作,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效益。
【以和諧高效為主題,做作業改革文章論文】相關文章:
2.以趕考為話題文章
3.以心為話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