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幼兒教育的隨筆
教師是種高尚的職業,幼兒園教師更是肩負著培養孩子未來教育的任務,下面陽光網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幼兒教育的隨筆,以供參閱。
關于幼兒教育的隨筆(一)
五子棋是一種兩人對弈的純策略型棋類游戲,既有趣味,孩子又很容易學會,不僅能增強思維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養性。而這五子棋同樣也是我班孩子最熱衷的棋子之一。 背景一: 每次區角活動,棋類區可是個熱點,孩子們會蜂擁而至到棋類區中,五子棋便更是個“搶手貨”,來晚一步,就會被他們掃蕩一空。靜靜和瑩瑩是兩個興趣濃厚的下棋者,從他們擺棋子的動作和速度可以看出,那“功底”是非常深厚的,高手間的對決,當然也少不了在旁圍觀的“群眾”,這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當靜靜思前想后之后,擺下棋子,半路就殺出了個“程咬金”:“你應該走那里嘛!不然他就可以收了。”說著,就隨便擺弄起她的棋子來,惹得她甚是不滿。沒過多會,落敗了。“都是你,我自己會下……” 背景二:
又到了周五棋類活動的時間了,因為棋子有限,所以每組只有一副五子棋,而組員們是輪流來下的。為了避免有些孩子棋子會多拿,所以我給他們定了個要求:“請你們找好自己的對手后再去拿棋子。”可沒過多久,又傳來了告狀聲:“老師,他老是和他一個人來下,我們都沒有下過。” 背景三:
因為早上下雨的緣故,我們的戶外活動改為了區角活動,萌萌和維維不是同一組的小朋友,都來的比較早,他們結伴拿著五子棋走到了座位旁,下起了棋子。不一會兒,矛盾又爆發了:“老師,維維他輸掉了就耍賴,就不跟我下了……” 分析與反思:
因為棋類區中材料有限的緣故,所以會出現孩子爭搶的現象,生怕來晚一步就會得不到棋子,提供足夠棋子的情況下,就不會出現爭搶棋子的情況。其次教師的在教授孩子下棋的常規也很重要,“觀棋不語真君子”,讓孩子知道,在觀看他人下棋的'時候,也是一種向他人學習的精神,,想想他這么下,換做是我的話會怎么下?因為孩子交友圈比較小,只認定了一個朋友,就會和他好到底,這時候教師的引導就起到了相關作用,可以做些硬性的要求,分組下棋,每組得勝的再比個高低,這樣孩子的下棋對手也就多了,而且在水平不相上下的幼兒當中下棋,會更有興趣。“只跟他下不跟我下”,除了上述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爭強好勝的心理,他們認為在比他們水平低的對手面前,他們能得到成功的滿足,不愿意嘗試失敗。
關于幼兒教育的隨筆(二)
幼兒園的老師,每天都要為孩子們做許多事情,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幼兒教師的工作格外繁忙。每天不僅要要做好教學工作還要解決一大堆瑣碎的糾紛:“老師啊,趙文斐又尿褲子啦。”“老師,老師,張京瑞動玩具”“老師,裴彥翔到處跑”。孩子的眼睛是透明清澈的,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我們只好被他們拉著處理他們的不得了的“大事”。
一天下來,總有忙不完的事情,解決不完的難題。怎樣來改善這種情況呢?有一次看見張京瑞搶走了小朋友的玩具,但他這樣的行為馬上引起了幾個小朋友的不滿,他們一起追著張京瑞說:“快道歉, say sorry,你不說我們就去告訴老師了。”張京瑞只好乖乖的道了歉,歸還了玩具。看來,沒有了老師眼睛的威力孩子們還是能夠處理好自己的事情,特別是中班年齡段的孩子,他們已經具備了分辨是非的能力,在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們更能獲得屬于他們自己的歡樂。因為這些本來就是小朋友自己的事,他們也是知道對、錯的,其實他們也能自己解決,老師何必要去干預呢?不如去做個懶老師,讓幼兒自己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給他們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
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孩子像風箏,老師和家長就是放風箏的人,手里牽著風箏的線。如果我們一直拽住這根線不放松,那么這風箏一定飛不高;你必須得慢慢松線,讓孩子有一個自由的空間,自主地去發展,去嘗試,去拼搏,這樣才能像風箏一樣越飛越高。如果大人們不抓住這根線,完全放手的話,那么風箏就會亂飛,最終會被風刮得無影無蹤。所以這需要老師和家長去把握,如果“天氣”很好,就放飛;如果“刮風下雨”,就要把風箏收回來。
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老師們可以適當的放寬尺度,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這對對孩子們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鍛煉機會。
關于幼兒教育的隨筆(三)
在幼兒園里,每次快要到離園的時候,孩子們早早的就坐不住了。他們有的竊竊私語,有的伸長脖子向外張望,還有的交頭接耳。每當這時,我經常和孩子們玩個小游戲,比如:擊鼓傳花,搶椅子等,孩子們都非常喜歡。
今天我看到孩子們的小手絹,忽然想起我們小時候特別愛玩的一個游戲——捉尾巴。就是把小手絹分別塞到兩個小朋友的褲子里一個角,讓小手絹垂下來,就成了尾巴,互相捉尾巴,誰先把對方的尾巴捉下來,自己的尾巴沒有被捉就贏了。但我和孩子們把這個游戲一說,他們的熱情馬上高漲起來,開始了一對一的“PK”。隨著我的一聲令下,孩子們展開了激烈的“角逐”,他們兩個都不簡單,緊緊地抓住對方的衣服,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甚至連三十六計孩子們都用上了。
在我們的笑聲中,時間過得真快,一會兒家長們來接孩子了,他們也被我們這熱火朝天的氣氛感染了,加入到拉拉隊的行列。我們的心都跟著孩子回到了童年。一個老游戲,它的價值是這樣的大,是我沒有想到的,我和孩子們的心貼得更近了。
【關于幼兒教育的隨筆】相關文章:
1.幼兒教育隨筆
2.小班幼兒教育隨筆
3.中班幼兒教育隨筆
4.大班幼兒教育隨筆
5.中班幼兒教育隨筆
7.托班幼兒教育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