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防水災知識怎樣自救
嚴重的水災通常發生在河流、沿海地帶以及低洼地帶,那么我們遇到水災時應該怎么自救呢?下面是陽光網小編給大家介紹水災怎樣自救的知識,供大家參閱!
都市遇洪水自救方法
在都市中遇到洪水怎么辦,中國救援裝備網建議首先應該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層建筑避險,而后要與救援部門取得聯系。同時,注意收集各種漂浮物,木盆、木桶都不失為逃離險境的好工具。分析洪水中人員失蹤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險水。所以,洪水中必須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一定要在安全地帶等待救援,而且家中最好是有備用一些應急裝備,以備不時之需。
1、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及衛生條件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筑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等。
2、將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處保存;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處,票款、首飾等物品可縫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塊等漂浮材料加工為救生設備以備急需;洪水到來時難以找到適合的飲用水,所以在洪水來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貯備干凈的.飲用水。
4、準備好醫藥、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種尚能使用的通訊設施,可與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系。
洪水到來之前,要盡量做好相應的準備
1、根據當地電視、廣播等媒體提供的洪水信息,結合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地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面。
2、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3、自保措施:
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
扎制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服內隨身攜帶。
洪災保險的出路與前景
保險是一種十分理想的災后補償、災區救助的工具,它通過協議契約的形式有效地實現了洪水風險從投保人到保險人之間的轉移。不同于慈善捐助或是政府救濟,保險賠償具有對價有償性,補償金額嚴格受保險合同的約束,在不涉及道德風險的條件下,根據歷史數據建立精算數學模型,再根據風險程度的高低厘定保費,出險時則根據契約協議進行賠付。洪災險種在國外多次大洪災中均起到了重要的補償損失的作用,如在剛剛發生的澳大利亞大洪災中,其保險索賠占到總的經濟損失的1/3以上,在災后補償和重建方面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實際上,我國的洪災保險領域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第一,隨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和政府在災害管理中角色的轉換,未來政府必將通過完善洪災保險制度等途徑為我國災害保險業發展提供有利的'宏觀經濟環境和框架制度;第二,對于保險人來說,國家從洪災救濟中的逐步退出必然留給保險人更大的市場空間。雖然洪災風險巨大,且容易造成長時間、大范圍的破壞,但是洪災風險畢竟是一種可以通過建立精算模型、計算保險費率、進行風險轉移的自然災害風險;第三,隨著投保人自身文化水平和科學素養的逐漸提高以及金融服務行業滲透度的提升,保險在轉移、規避和分散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洪災保險市場將產生巨大的需求缺口。
當然,中國的洪災保險市場還存在相當多的問題,其發展壯大還需要國家、社會、保險公司、家庭以及個人的共同努力。
首先,在這一過程中,政府必須充分發揮導向作用,制定相關法律制度,約束保險行業規范,從國家的層面進行引導和推廣。可以考慮將洪災保險等巨災保險納入到社會保險內,按行政區域進行集資,建立專門的洪災基金,而國家則不再承擔無限的損失賠償責任。
其次,保險人應該認真做好本職工作,建立完善的洪水數據庫,借鑒外國的先進經驗建立更加符合實際的精算數學模型,引進先進的償付能力計算以及洪災風險管理機制,精確厘定保費,提高保險產品質量,為市場提供更優良的保險產品。同時也應當注重公司聲譽以及形象的改善,營造一種良好的保險市場氛圍。
再次,在全民范圍內,開展保險知識普及活動,讓人們充分意識到保險的真正作用,從而使投保人在觀念上發生轉變,改變其長久依賴國家救濟的“惰性”,提高其主動規避風險的意識:在洪災發生前,積極采取相應措施降低洪災發生的可能性;在洪災發生后,盡其所能挽救財物損失,使洪災造成的損害盡可能達到最小。而對于農民群眾等廣大低收入群體,則可以給予一定額度的優惠或者國家統一補貼。
最后,將保險與再保險有機地結合,充分利用國際再保險市場將我國的洪災風險在全球范圍內進行風險分散。同時也要重視洪災的預警和防護工作,改善生態環境,防止環境破壞和過度開發,監督提高防護工程的工程質量,防患于未然。
【防水災知識怎樣自救】相關文章:
水災自救逃生知識05-09
關于水災的安全知識05-09
有關防水災知識05-09
關于地震的自救知識05-09
與火災有關的自救知識05-09
逃生自救小知識05-09
風災自救逃生知識05-09
地震的避震自救知識10-13
幼兒防震自救小知識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