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地震的避震自救知識

時間:2024-05-07 23:10:05 林強 災害防范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地震的避震自救知識

  地震的避震知識是我們科普地震知識的重點。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地震的避震自救知識,供大家參閱!

地震的避震自救知識

  避震自救知識

  1.室內避震:

  選擇承重墻多、開間小的廚房、衛生間等躲避。

  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

  迅速躲在低矮、堅固的辦公桌旁或承重墻的內墻角等易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

  千萬不要輕易跳樓,也不要在窗邊或陽臺上避震。

  如果地震時處于電梯中,應盡快離開,若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扶手。

  遠離玻璃窗、鏡子、懸掛物品、書架以及可能傾倒的大型家具。

  2.平房避震:

  如果正處于門邊,可立刻跑到院子或周邊空地上。

  如果來不及跑,應立刻躲在結實的桌子底下、床旁或蹲在緊挨墻根等堅固的家具旁。

  盡量利用身邊物品保護頭部,比如棉被、枕頭等。

  3.戶外應對策略:

  若你在戶外,應迅速撤離到空曠地帶,避開建筑物、電線桿、廣告牌、樹木以及其他可能坍塌或墜落的物體。

  行駛中的車輛,要盡快停車并留在車內,直至震動停止后再尋找安全地點。

  4.高樓逃生法:

  身處高層建筑時,切勿使用電梯,選擇樓梯進行疏散。

  遠離高層樓的窗戶,因為高層樓的窗戶面向馬路的那面墻很不穩定。

  5.余震防范:

  主震過后,往往會有余震,因此,在確定安全后才可離開遮蔽物,同時持續關注周圍環境變化,以防二次傷害。

  6.自救與求救:

  如果被困,保持冷靜,利用手機、哨子或其他方式發出求救信號,節約體力,等待專業救援。

  設法掙脫,若無法掙脫,就地等待救援。

  如果所處環境有重物墜落的可能,可以用木棍等構建相對安全的區域,防止二次坍塌。

  在可活動的空間內尋找水、食品或其他可以維持生命的物品,耐心等待營救。

  平時的防震應急準備

  當政府有短期預報后,人們應立即行動起來開始應急防震準備。主要工作有:

  1.在家里或學校教室內采取安全加固措施。

  2.和人民防空應急一樣,要備好個人應急包和帳篷材料。

  3.按照家庭、學;騿挝坏膽狈止ゎA案,確認工作職責,搞清學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便應急躲藏、避難。

  4.學習自救、互救、滅火、搶修、找抬傷員等技能及知識。

  5.學習地震之前的預兆知識: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氣中出現異味,飛鳥、家畜驚慌,電線之間有火花,室內有藍光,熒光燈被點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報告的途徑,但應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地震的應急措施

  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習,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決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地震的個人自救方法

  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至關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是自救過程中創造奇跡的強大動力。

  2.被壓埋后,注意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生窒息及意外事故,盡量活動手和腳,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應盡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

  要注意觀察周圍環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聽到外面有人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求救。

  4.無力脫險時,盡量減少體力消耗,尋找食物和水,并計劃使用,樂觀等待時機,想辦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系。

  地震自救“十大”誤區

  人們通常采用的一些急救自救方法存在著認識及操作誤區,在地震災害自救時應嚴格避免。

  一、顱腦損傷忌堵塞

  震中由于震動、擠壓、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顱腦損傷,顱骨骨折后經耳朵和鼻子流出腦脊液,此時不少人習慣性的做法是仰起頭或堵住。殊不知,這樣做很容易導致顱內壓升高,加重顱內損傷,并且回流液體也容易導致嚴重的顱內感染。

  二、胸部有銳物刺入忌拔

  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導致銳利的器物刺入人體胸部,此時,很多傷者習慣性地順手將銳器拔出。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應先用手穩固住插入物,也可簡單用布條輕輕束縛住銳器刺入部位,避免劇烈活動,等待或尋求救援。

  三、腸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遇到肚皮被刺破使腸子脫出的情況,大家的下意識動作是用手托住脫出的腸子往肚腔里塞,這是十分錯誤的做法,在沒有醫療條件的情況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腹腔感染。

  四、近肢端動脈出血綁扎點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腳的踝部)動脈出血,在綁扎時,要注意不能在出血點就近部位縛扎,應選擇過膝、過肘的綁扎點。

  五、皮膚出血忌用泥土糊

  拿泥土糊以消炎止血其實是一個誤區。泥土中含有一種厭氧菌——破傷風桿菌,用此法不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還很容易導致破傷風,重者致命。

  六、骨折后忌“輕舉妄動”

  自救時避免活動被砸部位,防止骨折斷端受到二次傷害,加重血管和神經的損傷。可因地制宜,找兩個小木棍之類的東西越過關節夾住骨折部位,再用繩纏繞,以遠端指趾不麻木為宜,可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七、有害氣體泄漏忌順風躲

  很多災民遇到有害氣體泄漏時都十分慌亂,只顧逃跑躲避忽略風向。要注意,此時逆風而上是最正確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氣體順風而下,導致人體受到的傷害。

  八、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盲目地持續大喊大叫會過多地消耗體力,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時應抓住時機有效呼叫,可利用手邊金屬物進行敲擊,或采用發光的亮片通過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員注意。

  九、頸椎損傷忌抬頜后仰

  這樣容易導致頸髓橫斷,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是用雙手扶住頸部,兩側相對制動,最大限度避免頸髓橫斷帶來致命性二次損傷。

  十、被困時呼吸忌快而淺

  快而淺的呼吸容易致機體缺氧更進一步惡化;由此導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嚴重并發癥。故自救時應控制情緒、保持鎮靜,宜采用慢而緩的呼吸方式,避免上述情況。

  關于地震的小常識

  一、形成的原因

  由于地殼運動引起地殼巖層斷裂錯動而發生的地殼震動,稱為構造地震。由于地球不停地運動變化,從而內部產生巨大地應力作用在地殼上。在地應力長期緩慢的作用下,造成地殼的巖層發生彎曲變形,當地應力超過巖石本身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使巖層斷裂錯動,其巨大的能量突然釋放,形成構造地震。世界上絕大多數地震都屬于構造地震。

  二、什么是余震

  一次地震之后,巖層一般不會立刻平穩下來,還會繼續活動一段時間,把巖層中剩余的能量釋放出來,所以緊跟著就會發生一系列較小的地震,這就是所謂的余震。

  三、余震的破壞力

  一般來說,余震總是逐漸減少、減弱,但有時也可能出現已變得不太牢固。這時,如果再來一次較強的余震,盡管它的震級小于主震,但它所造成的破壞可能比主震還大。

  四、地震造成的人體損傷

  1、骨折

  許多傷者的截癱狀況是由于搬運方法不當或搬運路途顛簸等造成的。

  2、擠壓綜合癥

  擠壓綜合癥死亡率極高,甚至會在病癥發生的幾分鐘之內致人死亡,程度稍輕者也會影響以后的肌肉功能。

  3、休克、外傷感染、饑餓、缺水等,也是導致受傷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地震的現象

  地震發生時,最基本的現象是地面的連續振動,主要特征是明顯的晃動。

  地震區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動之前,有時首先感到上下跳動。這是因為地震波從地內向地面傳來,縱波首先到達的緣故。橫波接著產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動,是造成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時,最大的晃動持續了3分鐘。地震造成的災害首先是破壞房屋和構筑物,如1976年中國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員傷亡慘重。

  地震對自然界景觀也有很大影響。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現斷層和地震裂縫。大地震的地表斷層常綿延幾十至幾百千米,往往具有較明顯的垂直錯距和水平錯距,能反映出震源處的構造變動特征(見濃尾大地震,舊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斷裂都直接與震源的運動相聯系,它們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響。特別是地表沉積層較厚的地區,坡地邊緣、河岸和道路兩旁常出現地裂縫,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側沒有依托的條件下晃動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動使表土下沉,淺層的地下水受擠壓會沿地裂縫上升至地表,形成噴沙冒水現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觀,或隆起,或沉降。使城鄉道路坼裂、鐵軌扭曲、橋梁折斷。在現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電纜被切斷造成停水、停電和通訊受阻。煤氣、有毒氣體和放射性物質泄漏可導致火災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災害。在山區,地震還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鎮的慘劇。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時,神奈川縣發生泥石流,順山谷下滑,遠達5千米。

  如何避震

 。1)震時是跑還是躲?

  地震發生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鎮靜,就地避震!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2)躲避地震時身體應采取的姿勢,如下圖:

  地震發生時的避震措施

 。1)家住平房怎樣避震?

  盡量保護頭部,如有可能,可以沖出房屋外到空曠的地帶。如果來不及,就在堅固家具下暫時躲避,再伺機快速轉移到戶外安全處。

 。2)家住樓房怎樣避震?

  ①室內較安全的避震地點:堅固的桌下或床邊;低矮、堅固的家具邊;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衛生間、廚房、儲藏室等。

 、谡饡r要注意:迅速關閉電源、火源;千萬不要滯留在床上;千萬不能跳樓;不要到陽臺上去;不要躲到外墻邊或床邊。

 、鄹邩堑谋苷鸷统冯x:平時選好柱子多、開間小的地方作為臨時避震場所。從高樓撤離時應走安全通道,不要去乘電梯;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打不開要蹲下,抓牢扶手。

 。3)在學校怎樣避震?

  正在學校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或有組織地迅速撤離教室,到安全的地方。

 。4)在車間怎樣避震?

  ①車間工作的工人可以躲在車床、機床及堅固的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

 、谔厥鈲徫簧系墓と,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

  ③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5)在礦井怎樣避震?

 、倬碌V工應熟悉安全通道,迅速有序撤離掌子面,但不可擁擠,因為掌子面處或豎井出口處有時支護差,臨空面暴露多,一經振動可能塌落,造成人員傷亡。

 、谌艟谒,暫時不能返回地面,也要保持沉著冷靜,由專人指揮,盡力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

 。6)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俾爮木旎颥F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踩踏或擠到墻壁、柵欄處。

 、谠谏痰辍、展覽館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住頭部;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玻璃柜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懸掛物。

 、墼谟皠≡、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手或其他東西護住頭部;聽從工作人員指揮,震后有組織地撤離。

  ④在行駛的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駕駛員迅速停車到安全地帶,并拉手剎安全制動。

  (7)在戶外怎樣避震?

 、倬徒x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诒荛_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物、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等。

  ③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

  ④避開其他危險場所: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圍墻、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等。

  (8)在野外怎樣避震?

 、俦荛_山邊的危險環境:避開陡峭的山坡、山崖、陡崖,以防山崩、地裂、滾石、滑坡、泥石流等。

 、诙惚苌奖馈⒒隆⒛嗍鳎河龅缴奖、滑坡,要向垂直于滾石可能運動的方向跑,切忌順著滾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迅速撤離到開闊,不會受崩塌、滑坡、滾石影響的地方避災。

  地震口訣

  遇到地震不驚慌,鎮靜聽從老師教。

  先后有序慢慢走,不搶不擠好寶寶。

  來到操場有秩序,一個一個往外跑。

  記住地震小兒歌,一定一定要記牢。

  注意事項

  防護原則

  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對策。

  學校人員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街上行走

  地震時,在街上行走時應這樣避震。

  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準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車間工人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行駛的車輛

  地震發生時行駛的車輛應如何應急?

  (1)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后腦部,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御姿勢。

  樓房內人員

  樓房內人員地震時如何應急?

  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商店

  在商店遇震時如何應急?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于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于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離。

  自救知識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三大原則

  原則一:因地制宜,正確選擇。是住平房還是住樓房,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堅固,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你所處的位置離房門遠近,室外是否開闊、安全。

  原則二:行動果斷、切忌猶豫。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決不能瞻前顧后,猶豫不決。如住平房避震時,更要行動果斷,或就近躲避,或緊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則三:伏而待定,不可疾出。古人在《地震錄》里曾記載:"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說,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跑出室外,而應抓緊求生時間尋找合適的避震場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式,靜待地震過去,這樣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無恙。

  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地震的避震自救知識】相關文章:

關于地震的自救知識12-09

地震自救安全措施知識12-09

地震自救逃生知識及應急措施12-09

中學生地震逃生自救知識12-09

2017年地震知識競賽題12-09

地震防范與自救教案12-09

與火災有關的自救知識12-09

逃生自救小知識12-09

學生地震防范與自救常識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