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葉嶺和櫻桃溝散文
(一)紅葉嶺
早就聽說紅葉嶺是個好地方,在同事的鼓動下,我們一起坐火車去了一趟。因為景色著實不錯,所以在2012年的霜降以后,我和幾位網友又去了一趟,這次我們是自駕游。
秋天的紅葉嶺真美!走進八達嶺長城附近那一片巍峨的大山,穿過隧洞,有一個郁郁蔥蔥綠化絕美的國家森林公園,她的名字就叫紅葉嶺。金秋季節來到這里游玩,爬到山頂放眼望去,那一簇簇的火紅,就像綻放在山間那一片片絢麗的鮮花,還有那漫山遍野的綠和夾雜在紅綠之間的黃,把這連綿不絕的大山,裝點得美艷無比。
朝陽掀開薄霧做的輕紗,熱情地擁抱著懷中這片群山,而此時朝陽懷中這片巍峨的群山,就像一個盛裝出嫁的新娘,披上圣潔婚紗的那一刻,無比的嫵媚和美麗。朝陽毫不吝嗇地把溫暖灑在這里,撒在自己懷中這有些嬌媚又很壯麗的群山上。沐浴著初升的朝陽,人們興致勃勃地爬山,淋在身上的陽光,在汗水的輝映下亮得耀眼,一閃一閃地冒著金光。這些爬山的人們身上就像被鍍了一層金色的光環,看上去也有了一絲圣潔的光輝在里面。這里真是一個洗滌靈魂和開闊心胸的好地方,登上山頂,一種征服大自然的豪邁感油然而生。
我們一行五人,一大早就來到了位于延慶縣八達嶺附近的紅葉嶺,顧名思義,我們就是來看紅葉的。北京的秋天最美,而紅葉也是金秋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紅葉嶺的紅葉最好看,而這里的長城也最好看。長城應該是在明代修建的,幾百年過去了,它的雄姿,依然吸引著無數長城的崇拜者,來到這里瞻仰它的儀容,除了雄偉壯觀,長城在這獨特的金色秋天里,更顯示出了它還有嫵媚漂亮的美色。
我們沿著上山的小路慢慢攀爬,中間不時地停下拍照。嬌艷的紅葉給了我們驚喜,大自然用她精彩的畫筆,描繪了一幅金秋的美圖,再次展示了秋的魅力。遠遠望去,宅紫嫣紅的萬山叢中,還有一條筆直的高架路穿山而過。更有一眼望不到頭的鐵路線延伸到未知的遠方,汽車的噪音和火車偶爾的鳴笛,打破了這群山中的寂靜,也喧囂著遠山的回應。
遠遠地看長城,它就像一條蜿蜒的巨龍,靜靜地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上,雄偉壯觀,而它身邊這五彩繽紛的景色,又給它增添了特有的嫵媚。等我們走到長城腳下的時候,驚喜地發現:原來被堵住的,通往野長城上的小鐵門,不知什么原因被打開了。我們興奮地沿著這個入口,爬上了不開放的野長城,這可真是一個意外地驚喜!
漫步在荒涼殘破的野長城,站在它曾經的烽火瞭望臺上,長城內外的景色截然不同。長城里面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那壯觀的景象,足以陶醉任何一個來此觀景的人們。而在長城的北面,也是我們所說的長城外面,則是蕭瑟滿坡荒涼再現,一派冬日苦寒的模樣。
狂風、寒潮,被古人建造的這座宏偉壯闊的古長城擋在北面。也許明長城修建的時候,祖先們沒想到氣候原因,但建成后的好處,確是我們今天仍然在享受的。長城,當年不但阻擋了北方侵略者的入侵,也阻擋了來自北方冬天的寒流。老祖宗們也在世界文化遺產史上,譜寫了長城這一頁璀璨的篇章。即使在太空遨游的神舟上,也能看到這條雄偉巨龍,在群山峻嶺上盤旋飛舞。
這里早已不是昔日鼓角爭鳴、黃沙彌漫的古戰場,早已沒有了彪悍胡騎的金戈鐵馬。祖國的強大,讓我們五千年的文明古國煥發了青春,讓這條巨龍腳下的山川更加壯麗。
站在明長城遺址上,看著殘破不堪的古跡,仿佛聽到那破碎的明城磚,在向我們訴說著它歷經幾百年的滄海桑田的變遷,訴說著它也曾經見證過的歷史上輝煌的那一瞬間!
在長城上面,我還即興朗誦了一首詩,現在已經忘了內容。但當時我的確也想過,我的老祖宗們也很了不起,居然從遠在千里之外的黑土地,打進長城并統治中華200多年。雖然吳三桂起了不小的作用,但當時的大明朝,的確也是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了。一個朝代的更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變換的。明朝的覆滅,清朝的鼎盛,都有歷史原因在里面。而現在的中華,已經是屹立在世界東方的巨人。
野長城上面路不好走,到處都是被風沙毀壞的磚塊,路也坑坑洼洼的,城墻上倒塌的圍墻不少,不小心就會很危險,所以我們走了一段路之后開始返回。這時我們聽到了下面人們的呼喊:“上面的人們注意啦!大家要趕緊出來!要封閉那個小門了!”
我們顧不得再看周邊的景色,怕真的被封在野長城上,那樣就要到幾十里地之外才會有出口了。所以不得不趕緊加快步伐,從原路出來了。
紅葉嶺的美不單純是風景的美,它還有歷史的厚重在里頭。明長城穿越了幾百年的歷史時空,帶著遍體鱗傷,就那樣安臥在萬山叢中。靜靜地觀賞那穿山而過的隧洞和鐵道,那是詹天佑大師的杰作。
詹天佑大師出生于1861年,逝世于1919年,他是我國近代科學技術界的先驅,是杰出的愛國人士,也是優秀的鐵建工程師。他在中華民族飽受帝國主義列強欺壓的時代,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主持建成了我國自己修建的第一條工程艱巨的京張鐵路,而八達嶺路段又是最艱難的一段。在那個物資貧乏,技術力量薄弱的時代,詹天佑大師成功完成了鐵路修建的工作,真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八達嶺建有詹天佑大師紀念館,我們帶著對這位偉大科學家的無限崇拜,參觀了紀念館,又一次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
巍巍紅葉嶺,不光是長城、紅葉、綠松、荒草、隧洞、鐵道、公路組成的美麗畫卷,也是一幅從遠古到今日的真實記錄。在這里,您能感受到作為一個炎黃子孫的自豪和驕傲;在這里,您能感受到祖國大好河山的遼闊和壯美;在這里,歷史和現代如此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在這里,江山如畫四個字是真實的寫照,也是發自內心的由衷贊美!臨走的時候,我們大喊:紅葉嶺!唯美的紅葉嶺!我們還會再來看你的!
(二)覓秋櫻桃溝
天氣預報說大風5、6級,本來沒打算出去,可是早上一看風并不大,在qq上和平凡大哥交談了幾句后,我們突然決定冒著大風去櫻桃溝尋找秋天最后的身影。
經過頭一天的雨水沖洗,公園的空氣清新中帶出一股濕草的味道,聞到后心中也感到清爽爽的很舒服。天藍藍的,很干凈,不時飄來那淺淡淡的云,就像是掛在天上隨風飄舞的輕紗。太陽懶洋洋地有些吝嗇,照在身上不是特熱烈,雖沒有前段時間的熱情洋溢,倒也有些溫暖的意思在里頭——那天并不冷。
櫻桃溝的落葉滿地,走在上面那沙沙的輕響,仿佛告訴我們秋天就要結束了,而冬天的序幕已經拉開。漫山遍野的樹木已有了初冬時節的蕭瑟,一些殘存的黃、紅葉子還在朔風中掙扎著不愿被賴以生存的樹干拋棄。只有松樹那蒼勁的綠,早已做好了迎接寒冷的準備。我想那風鳴中落葉的吟唱,其實也是它歸根前的絕唱。經過一冬天化作肥泥的保養,等到春天的時候,它們又會在樹上滋出嫩芽,重新煥發出勃勃生機。輪回的時段不過也就是短短的幾個月時間,休養生息了一冬的大樹,就會再一次被茂密的葉子裝扮起來,以暫新的姿態迎接春天。
因為風很大,我們沿著通往水源頭的木棧道一前一后的走著,各自找著自己喜歡的風景在拍照。我比平凡大哥早到了大約兩分鐘,那天我們就是要拍秋天的景色,想用鏡頭留下北京最后的秋天。
公園里人很少,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拍風景的好機會,不用因為人多而顧此失彼和放棄一些美景。腳下的地面,真可以用金黃來形容,沿著棧道和山路,鋪滿了一地的金燦燦的落葉,走在上面就像走在厚厚的地毯上。真喜歡那種感覺,秋天的美,不但是果實掛滿枝頭,紅葉黃葉的繽紛多彩,還有人們心頭那種欣賞美好景色的微笑。
一個老婦人領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小寶寶慢慢走著,孩子邊走邊用力踩踏著腳下的落葉,沙沙作響的聲音,在大風的伴奏下,就像是一首秋冬交響曲。落葉用有些悲傷的低吟告訴孩子,它們就要變成肥料鉆進土里,只有等來年春風拂過,才會變成嫩綠,從屬于自己的樹枝上再鉆出來。想必孩子太小還不懂得落葉的悲吟,他仍然樂此不彼地用力踩踏著腳下的落葉,把這種聲音當作美妙的樂曲欣賞著。我看著孩子歡快地動作,心中升起一種想告訴孩子的念頭,我想告訴他,落葉也是有生命的,枯黃不等于死去,而是變成另一種形式存在,那就是作為肥料滋潤著身邊的大樹。
看著這么小的孩子高興地玩著,我也真不忍打擾他,只要他高興就好。那些我心中的什么感慨,對于這么小的孩子來說純粹是瞎掰。將來他長大了,自然就懂了。這個世界永遠是年輕人的世界,而秋天的美好,也是他們能感受到的最美季節吧。秋影已逝,寒冬到來,春天就不會遠了。
【紅葉嶺和櫻桃溝散文】相關文章:
1.紅葉李散文
2.紅葉情經典散文
6.上白鵝嶺散文精選
7.紅葉
8.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