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白鵝嶺散文精選
汽車經過彎彎曲曲的盤山公路把我們帶到了后山的云谷寺,從這兒有直接上白鵝嶺的索道,但我們最終還是選擇了步行。憑著年輕人的豪氣和一種征服的欲望,我們用雙腳走完了十五里的山路,對于我們而言,倒也是不小的創舉。
說是山路,早已有了人的參與。路由臺階鋪成,延綿曲折,上升著,左右拐著,拐過去不見了,轉過來卻又是一段望不到頭的路。由此我想到了人生的路不也是這樣么?只是要比這復雜,要曲折,要難走得多,或許還會有很多的絕路。我不知道我是否會成功地走完,但我相信,我有勇氣走下去。
所謂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路走多了,人便覺得累了,于是不時地駐步觀景,一邊休息,一邊欣賞這人間天堂賜予我們的奇峰怪石,清水異樹。黃山巧妙的搭配了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座小峰,每座峰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座峰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高峰深谷,幽潭天柱,襯出山的巍峨,水的清秀。黃山的每塊石頭也都有一個名字,一個典故,仙人指路,喜鵲登梅,天狗望日,夢筆生花,猴子觀海,帶著一份神秘,更帶著一份仙氣。黃山的峰多,石多,水更多。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八潭,四瀑。清泉瀑布從山上直流而下,形成了一個個潭,大大小小的潭,水清見底,冰涼刺骨。水聲一直伴我們到白鵝嶺,經常我們會只聽見水聲而看不見水,透過密密的樹葉兒隱約會看到一條由上而下的銀帶,路頭一轉,那清泉小溪便整個兒的呈現于眼前了。
一路低頭走路,偶爾抬頭看天,山尖的四周圍著一團霧,那時候便覺得整個人脫殼的上升了,到天邊,到云際。
索道只需要八分鐘的路程,我們整整走了三個小時,站在白鵝嶺上小憩,說不出是累是乏,也說不出是興奮是激動,有的是一種愜意和自豪,如同人生的路,走得不易,但終究是要走的,只要走得有有股子傲氣就行了。
途中拾翠
休息了半個小時,我們又開始了征途。始信峰上有一株黃山的名松——連理松,一株松樹長成了兩株,亦名情侶松。據說凡是情人夫妻都會在那兒許個愿,愿彼此相愛到永久。我在樹的前面想到了阿威,很想和他一起許個愿,可惜一個月前他走了,離開了我。從他離開的那一天,我開始放棄他,許愿早已變得沒有意義。我笑了,走開,帶點心痛。
始信峰下來便是北海了。我們在這兒每人租了兩件軍大衣,一個睡袋,又匆匆忙忙的趕往西海的排云亭去看日落了。排云亭的景色很美,天,藍底,映著夕陽的余暉,帶點兒灰色的影子;山,被幾千年的水沖洗的石面光滑可鑒,高峰峻骨,直刺云天;樹,立于崖邊石縫中,仍要挺拔,仍要向上,不彎曲,不低頭,還要做出各種姿勢,千種風情,萬般柔情。
站在崖邊,我竟有跳下去的沖動。風很大,我便坐在排云亭內,看著晚霞漸漸染紅天邊,又漸漸收起她的色彩。當最后一抹夕陽揮去時,我又想到了阿威,他曾經說過要帶我去看海。我以為黃山會讓我忘記他,但聽到熟悉的粵語,看到廣東的旅游團,便會勾起我對他的回憶。其實他是那么的普通,或許若干年后當我回憶我們曾經走過的路,我會笑自己今天困惑于這段其實沒有開始的感情,笑我今天的幼稚和癡心,笑我至今無法愈合的傷口。
看完日落,帶著一份沮喪,我一言不發,回到了北海。我不是很開心,石菡很照顧我,但很多時候我還是不能自己走出來。
鋪開七個睡袋,攤開大衣,穿上牛仔褲和毛衣,七個人分食火腿腸,話梅,聊天。疲憊早已經無影無蹤,留下的只有自稱“黃山七俠”的豪氣和我偶爾出現的沮喪。
睡在大廳里,山泉在屋子外面嘩嘩的流。半夜醒來,總以為是下雨了,走出去一看, 皓月當空,松濤陣陣,天好得很呢。
黃山日出
所有的山都有一大景觀——日出。那幾日是梅雨期,天卻格外的好。天不下雨,太陽也不算毒辣,更幸運的是那天我們看到了日出。
凌晨四點多,所有的人坐在曙光亭邊的平石上,等著日出。四周的天漸漸被朝霞染紅,變亮,許多人叫著:“太陽在那邊,在那兒!”叫來叫去,倒有了五六個太陽,而我則堅信——太陽升起在最亮的地方。清晨的風帶著嘯聲,吹得松濤陣陣,四周模糊的山,模糊的.樹也漸漸清晰起來,這樣的意境下,倒真的可以忘我,只是周圍的人太多了,太吵雜,總覺得這樣的景色應該是沉靜的,無息的,只要兩個人背靠背的,對著太陽升起的地方,不用言語,只用心去體會去交流,方可構出一幅絕妙的日出交心圖。
最終我們看到部分太陽出來的樣子,那天早晨的霧太多了。云海我們看到了,遠處白茫茫的一片,浮來浮去,浩瀚無際,開始我們以為是太平湖,定睛一看,漂流與山峰之間,繞著山尖的,不正是云海么?
光明頂上
真正做了一回仙人,是在光明頂上。站在一千八百四十米的崖邊,云霧從腳邊縈繞而來,漸漸上升,到腿,到腰,到肩,到頭,全身上下一團霧氣,朦朦朧朧,仿佛進入了虛幻之地,加上極大的山風吹得人直晃,切身體會了一下什么叫“弱不禁風”。我穿上防雨衣,大大的,敞開著,迎著風,張開雙臂,衣服飄了起來,再來一個定格,咔一聲,“大鵬展翅”的漠陽便留了下來。光明頂上的氣溫很低,我們那
【上白鵝嶺散文精選】相關文章:
3.大白鵝
4.戀上民謠散文
6.黃昏上的漁市散文
7.草原上的春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