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二的散文
“二”不是傻的意思,您可別領悟錯了,這是小名“行二”的意思。小名叫“二”您也別笑,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兒,誰讓“二”是七零后呢。那時期“二”、“三”都這么排著叫,孩子多,父母又勞累,上有老,下有一群小,哪還有閑心給孩子起一個好聽的小名呢。就連大名叫的也單一雷同,男孩多半都叫什么建國,國慶、建軍、龍等,女孩除了蘭、艷、華就是娟,都泛濫成災了。如今的小孩子起名字可大有學問,家長書山名海里那是一個挑呀,都想把自己家孩子的名字叫得新穎點,別致點兒。有的不僅精挑細選,還要與命相相合,可見這重視的程度。
誰不想有一個好聽的小名呢?“二”也不例外。不過這里的主人公叫“二”實屬委屈。姐姐長她兩歲,是父母的第一個孩子,長得也漂亮,就取小名為美麗的“麗”。等輪到“二”出生時,一項盼孫子的奶奶見“二”又是一丫頭,模樣也不喜人,就生氣的說:“就叫她小二吧!”后期為了叫著方便連小子也省了去,就叫“二”了。“二”身下是個弟弟,小她一歲,喚作“龍”,姐姐叫麗,弟弟喚龍,可見這“二”叫得委屈。不過“二”也有自己的精神勝利法,都說名字叫什么與現實是違背的。比如地名:富裕不富,拜泉沒水,林甸沒樹。依此類推叫“二”就是不傻的意思,說明這“二”還是一個聰明人。“二”也偷偷的慶幸過,幸好不是前院兒謝大媽家的孩子,她家的孩子叫“尿”,“二”總比“尿”好聽得多吧?
二的米味兒
“二”不僅名字不如人,就連在家里的地位也不高。弟小“二”一歲,“二”只吃了母親七個月的奶,就和大人一起吃同樣的飯菜了。以至于“二”至今脾胃不好。小的時候,媽媽帶著“二”和小弟去遠方的姥姥家串門,舅舅給弟買餅干,“二”也要吃。起初母親給“二”吃一兩回,可是那時候條件不好,兩個孩子都吃,哪吃得起呢。后來母親就用玉米鍋貼的鍋巴給“二”吃,并問她:“二”呀,啥味兒?”“二”扎扎舌,認真的回答:“米味兒”。每當母親給“二”講這段往事的時候,都能看到她臉上的無奈與愧色。但“二”心里明白,此事怨不得母親,誰讓“二”沒生在好時候呢。
二的文才
東北很冷,在“二”小的時候還沒有現在取暖的暖氣。屋子里都用火盆取暖。一日“二”不小心,一腳踏進了火盆。等送客人的`母親回來,“二”苦的淚眼漣漣,并對母親說:“媽媽,我不小心過‘火啦’!”“二”就是這么有文才,小的時候就連渴了,也從來不說喝水,常常喚母親要“飲”。長大后,“二”離開了父母,離開了那個小山村,開始了她逐夢的人生。“二”又給自己重新起了一個詩一樣的名字,并成為作家協會里的一員。偶爾也會有人叫她“詩人”。但在家鄉唯有“二”的父母和親人依舊喚她的小名,那個曾經一直被“二”厭棄的小名,如今卻是如此的踏實與溫暖。
【關于二的散文】相關文章:
6.高二精選散文
7.感悟初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