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榮迷抒情散文
自從20**年四月一日,張國榮先生從文華大酒店的二十四層縱身一躍棄別紅塵,許多愛戴他的榮迷,年年思念,歲歲懷想,幾乎無法從這個不能終止的噩夢玩笑中再釋懷地抽身走出來。
我也是一個榮迷。
榮迷這個群體,注定是一個特殊的癡情群體。我們曾經(jīng)分享過偶像張先生的種種風采芳華,我們聽著他的歌曲長大,看著他的電影拍拖,然后,忽然有一天,眼睜睜看著他像無腳鳥一樣偏離俗世紅塵,滑翔而去……這種隨著時光流逝不會減輕,只會層層疊加上去的悲傷痛楚,很多時候非常人能夠理解。而榮迷,多半又是善感的,在某些思維領(lǐng)地和精神局域內(nèi)甚至是脆弱的。我們遍布華人世界的天涯海角,我們在這茫茫人世竭盡所能學會融入和融洽,我們也一樣需要面對現(xiàn)實,靠自己的實力打拼糊口養(yǎng)家。
我們受著張先生藝術(shù)華彩的長久熏陶和滋養(yǎng),也受著偶像不在人間一切均是幻夢的種種凄楚心酸。我們不能忘懷這個夢,我們也不能躲在這個夢里不醒來。想一想,這是否也算天人相望相守的一種艱難?但懷念這個人,守護這個夢,仍舊是我們榮迷的至高榮耀和安慰!
從20**年到現(xiàn)在,九年過去了。對我們榮迷來說,在張先生身后的每一年中至少有兩個特別重要的日子,那就是每年的四月一日和九月十二日。九月十二日是張先生的生日,他是九月處女座的完美天使。而四月一日,大多數(shù)榮迷根本不愿意在這一天面對“忌日”這個刺心的字眼,也更加沒有心情在這一天開愚人節(jié)的玩笑了。但我們?nèi)匀灰昴昙赖旌蛻涯睢S谑,我們榮迷把每年的四月一日,變成了張先生的另一個生日——他是在這一天往生天堂,從此無憂。
天南地北的榮迷,會在張先生每年的兩個生日里,對自己的偶像傾訴多情懷想,刻骨思戀。即使紅塵有羈,有的榮迷有時候無法分身參與紀念活動,但到了那一天,到了那一刻,任何一個榮迷,大家心里都一樣裝的滿滿的。滿滿的懷念,滿滿的酸楚,滿滿的越離18點41分越近,就越要滿滿地噴薄而出的眼淚……
這個世界越來越多元豐富,人心也越來越開明豁達。無論是音樂還是電影,優(yōu)秀的歌者與藝人層出不窮。我們也欣賞,也贊嘆。但仍然沒有哪一個能在我們榮迷的心里代替張先生。因為,他在唱每一首歌時,在演每一個角色時,都像一只杜鵑鳥泣血一樣掏盡了自己。我?guī)缀跤貌恢e例,因為其他榮迷的例舉已經(jīng)太豐富。張先生對我們的藝術(shù)引領(lǐng),帶給我們的`藝術(shù)感動,是永遠無人能夠超越的。他為藝術(shù)傾情奉獻,敢于面對俗世,展示真我風采,他的風格品行和他的藝術(shù)光彩一樣,都值得我們終生崇拜,生死相隨!
我們是榮迷。我們永遠愛戀和懷念我們的偶像張國榮先生。張先生生前,在香港娛樂圈里,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尊號“榮少”。別的藝人或明星,可以被稱作“某仔”或“某哥”,而擔當?shù)闷稹吧佟边@尊貴又雅致稱呼的,除了張先生,又能舍他其誰?
張先生在歌影藝術(shù)方面,其實既是尤物也是天才。他的審美標的,比正常人的尋常水準,高超了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在很廣的區(qū)間內(nèi),張先生都是異類和少數(shù)。因此,在他有生之年,他既收受了萬千歡喜寵愛,也承受了千萬委屈傷心。九年過去了,我們榮迷對張先生的寵愛和懷念,年年月月疊加起來,從未減少,越來越多。愿張先生在天堂安好,能感知我們一如既往對他的深愛。
我們是榮迷。我們是六零后。我們是七零后。我們是八零后。我們是九零后。我們還是零零后。我們是男。我們是女。我們是老。我們是少。
天大地大,世界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身為榮迷,我們欣慰地替張先生看到了,今日世界變得越來越和諧寬大,愿張先生有生之年曾經(jīng)承受的萬千委屈,均化作一束天堂溫情目光,暖暖地回望人間。
我們是榮迷。我們永遠愛尊貴的榮少。
【我們是榮迷抒情散文 】相關(guān)文章:
1.緣夢迷蝶抒情散文
3.我是鋼琴迷作文
6.我們之間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