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黃土情散文隨筆
八百里秦川就稱得上半部中華民族的史書;八百里秦川就是一頁頁永遠揮灑不滿的宣紙;八百里秦川就是一幅不用裝裱國畫。平坦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世世代代的關中兒女,十三個王朝的生生滅滅,斗轉星移,上演出了一場場雄壯、悲切的故事。
從舊石器的藍田猿人到半坡的母系氏族部落,從秦王贏政鯨吞六國到大唐盛世,從西安事變到建成如今的現代大都市,這不過都是八百里秦川這個大舞臺上的勿勿過客。
歷史是昨天的故事了,今天的八百里秦川已經沒有了刀光劍影,沒了朝代更替時的兇險和血腥。正是清明時節,我也能身居八百里秦川,自然喚起腦中留存的杜牧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也許是上蒼真的被杜牧的詩句打動,清明前后,一冬少雪的八百里秦川,多多少少還總是有些細雨紛紛下那么一陣子,于是那綠絨被子一樣的麥苗便拔著節地往上竄,如果你有閑情在那盯上一會,那么一會便有一個高度。毫不夸張地說,八百里秦川在這個季節都是綠色,就像呼倫貝爾八月的草原。
在麥田中勞作的大部分是一些婦女,關中人稱她們為婆娘,她們的丈夫有的走出漢中去南方打工,有的則在鄉鎮企業干活兒,所以農田便成婆娘們的世界了。
我對婆娘的稱謂有些不解,明明是一些看上去還十分年輕的媳婦或姑娘,為什么要稱婆娘?《西安晚報》社的一位女編輯為我解疑:在外地人的眼中,我們關中人稱的婆娘好像函蓋太泛,其實它是有嚴格界定的。關中人稱的婆娘是指“已婚的年輕婦女”,未婚的婦女稱為“姑娘”,結婚日久的`稱“老婆”。其中的區別不僅僅是年齡,而是更深的含義。姑娘,乃姑且在娘家之謂也。婆娘,一半在婆家,一半在娘家。老婆,就老在婆家了。聽了這個女編輯的解釋,我還以為她在玩文字,后來一個關中的婆娘在旁邊說:“是這么回事兒。”我才確信無疑,細想真是有道理,僅僅用幾個字,便把女性一生中幾個重要階段的心理特征準確表現出來,難怪關中出那么多大作家。
知道了婆娘含義,覺得婆娘真美,美在她那濃重的人性之中。一顆心,兩頭割舍不下,負重多,操心多,牽掛多,這正是關中婆娘美好心靈的極致。
中午我們幾個人放棄了會議組織者為大家在鎮里準備的午宴,花個十元錢,雇上一輛農用車駛向離集鎮三公里外的一戶農家去做客。為了不讓農戶感到有負擔,我們每人拿出20元錢,做為飯錢,又買上了一些小食品,算做見面禮。盛情的女主人收下禮品,卻不收錢,由于時間太緊,我們只求吃一頓關中的手搟面便可。
這是一戶三口之家,丈夫是鄉里中心小學的老師,婆娘在家中種四畝麥田,房前屋后還有二十多棵蘋果樹,院里有雞、有鴨、有狗是個典型的關中人家。
在我們聊天的二十分鐘里,這戶婆娘就做出了五大海碗的手搟面,還端上來四盤炒茶,我們驚奇之余發現,這屋里已經是三位婆娘了。她們聽說鄰居來了外省的客人要在這兒“打尖”,都過來幫忙,有的還把自己家中午吃的菜也端了過來。看著幾位婆娘臉上的汗水,我們有些難為情,臨走前,我又把一百元錢塞在電視機下邊。
望著關中大地的麥田,看著遠離我們的關中婆娘,沐浴著這黃土平原上空的艷陽,我心中的黃土情結卻越來越濃烈厚重,我們其實都是黃土的子孫。
【關中黃土情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2.西湖情散文隨筆
4.黃土
6.情系家鄉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