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紅樓夢讀后感-紅樓夢讀書筆記
恐怕許多人都讀過《紅樓夢》, 《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曹雪芹是中國古代四大著名之一。本文是小編整理的紅樓夢讀后感,僅供參考。
紅樓夢讀后感篇1
《紅樓夢》的確是一本需要在不同年齡、不同階段反復閱讀的鴻篇巨著,沒讀一遍你就會有不同的體會和收獲。
小時候讀過,那時只是看熱鬧。長大了看過電視劇版的,第一次從人物場景里見到了不同的人物表演。多年后回過頭來,再一次讀一讀紙質版的《紅樓夢》又是一番滋味。表面上看,《紅樓夢》是一部兒女情長的小說,其實質是在演繹自家的豪門興衰。
看了不到十回,大家族之禍已現端倪,亂起于蕭墻。寧國府在書中描述位于東,東在中國是尊位,寧榮兩府之長就居于東之寧府。在第五回,梅花盛開時寧府的宴請,咋看起來是大家族的盛宴雅匯,暗示著卻是“春夢隨云散,飛花逐水流”。到了第七回尤氏婆媳的二次宴請,就揭開了亂之源。這個亂是從一個下人的口中流出的,這說明亂已擴散延至于下了。以焦大一個醉漢的姿態,揭開了長門重孫賈珍的丑事以及寧國府的淫亂。家政亂,綱就亂了,這是始亂之源。看到第九回寶玉在私塾里讀書的一幕,再一次通過寧榮兩府的子孫后代的表演。后代子孫不教之亂就是根,學堂之亂將埋在下的.亂根拔了出來。寶玉、薛蟠、秦鐘、賈瑞等富家紈绔子弟,教而不學,學而不化,結伙滋事之事描述的淋漓盡致。教育是儒家對中國的最大貢獻,而國之教化正是借助儒家這個教育媒介來形成倫理道德之風的。學生就是因為對人世間的一切都較陌生,因而需要教導學習。學生睹儉則儉,睹奢則奢,耳濡目染,漸成風氣。正風氣成則聚為氣候,氣候播之于四方,則春華秋實。而邪風橫行四鄰,禍害鄉親,久之天下必亂。
政端、風成,則社會穩定,家庭安康。北宋史學家范祖禹在《唐鑒》中就說過:“漢之黨尚風節,故政亂于上而俗清于下,及其亡也,人猶畏義而有不為。”。如此,政亂只是國亂,只要民風還在,還可重新崛起而昌盛。“唐之黨趨勢利,勢窮利盡而止。故其衰季,士無操行,不足稱也。”。也就是說政亂風濁,成土本瓦解之勢,那就國毀人亡了,無法挽救了。所以從最初《紅樓夢》幾回里,由亂起蕭薔之中,上亂亂綱,下亂亂目,綱目混亂,家破人亡也就成為必然,非作者之親歷是寫不出這樣的巨著的。
紅樓夢讀后感篇2
恐怕許多人都讀過《紅樓夢》,但大眾人士都很少書面評閱她,沒有點兒豐厚的文化底蘊誰敢妄加評閱?鄙人拙識,可能是職業使然,我被《紅樓夢》中的肖像描寫深深吸引。
寫作課上,讓學生寫人,盡管我使出渾身解數,大部分學生寫人物外貌都是千篇一律,這讓我大傷腦筋,也許悟一悟 《紅樓夢》中的肖像描寫,對我的教學有所幫助吧。
《紅樓夢》的開篇,各樣人物出場,便是通過人物眼光,在對比中各自亮相。寶黛初會,一見面便似曾相識,”這個妹妹我曾見過“。賈寶玉初見林黛玉,便抓住她于眾不同的外貌特征:”兩彎似蹙非蹙籠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雖也用說書傳統的肖像套話,卻又不落俗套地勾畫出了黛玉所特有的'”籠煙眉“。正因黛玉”眉尖若蹙“,寶玉給她取字”顰顰“。正因黛玉”淚光點點“,寶玉覺得”久別重逢“。正因黛玉貌如”神仙“,卻并沒有”通靈“佩飾,寶玉登時發作起癡狂病,狠命摔去那”勞什子“。正因為運用了有特征的肖像為引線,從而帶出了有個性的心理、言語和行動描寫,顯示了主人公心相通的癡情,拉開了《紅樓夢》大悲劇的序幕。
曹雪芹描寫賈寶玉的肖像,一次未能盡意,再次讓他亮相,使黛玉感到他”外貌最是極好“,卻又已”好皮囊“跟世俗所說的”腹內原來草莽“形成反差。這種”表里不一“的肖像,喚起讀者的關注。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肖像描寫中”眼睛“的描寫甚是重要,我們經常說:他的眼睛會說話。魯迅說:要極省儉地畫出一個人的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我以為這話是極對的。倘若是畫了全副頭發,即使細得逼真,也毫無意思。畫好眼睛,等于成功地描寫了肖像。而成功的肖像,就等于在讀者眼前,打開了認識人物的窗戶。曹雪芹這樣描寫黛玉的眼睛:奇眉妙眉,奇目妙目,奇想妙想,真真寫殺!那奇妙處,就在于會說話,能讓讀者透過它們看到內心。
生活中不存在容貌完全相同的人,人物外貌的獨特之處,就在最能體現其人本質并且足以區別他人的地方。作者應該根據人物的性格,作品的需求,用精巧的筆墨把它們描寫出來,力求外貌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特色鮮明。
紅樓夢讀后感篇3
讀完《紅樓夢》,我不禁被里面優美的語言所折服,同時也為賈寶玉和林黛玉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而嘆息。
不得不說,曹雪芹是一個杰出的文學家,他不僅把《紅樓夢》這一故事寫得如此美妙,就連里面的每一句詩詞都是盡心雕琢。
《紅樓夢》語言優美,每一句話都進過千錘百煉,對人物的刻畫更是入木三分。”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他用優美的語言,活活把一個柔弱、聰慧的林黛玉捧到了我們面前。”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似水杏“,把薛寶釵的端莊典雅體現得淋漓盡致。
《紅樓夢》結構嚴謹,前后照應,為人物的后續發展處處埋下了伏筆。賈寶玉魂游太虛幻境,看了金陵十二釵,聽了紅樓十二曲,這每一首判詞、每一首曲,無一不與那十二位小姐日后的命運緊緊相連。襲人的汗巾,湘云的麒麟,都與她們未來的歸宿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賈寶玉是《紅樓夢》里的叛逆者。他反抗當時的禮教,不愿終日與四書五經為伍。林黛玉則是一個才女,她的詩里,充滿了女性特有的嬌媚。在詩社的作詩活動中,她屢屢奪冠。她的詩,總能讓人心悅誠服。
他們不服禮教,沖破禮教的束縛,深深的.相愛了。叢林黛玉初來賈府的那一刻,賈寶玉就迷上了她。為她摔玉,當她耍小性子的時候,不開心的時候,總是跟在她身后,不停的解釋、道歉,直到她原諒。寶玉越來越愛黛玉,為她著迷,到后來,他甚至說,如果黛玉死了,他就去做和尚。可見,他對待遇的癡情非同一般。黛玉也是一個癡情的人,每次的傷心、落淚,都是因為寶玉。為寶玉做香袋,卻又因和寶玉耍小性子而把它剪破。她的喜怒哀樂,全因寶玉而變。寶玉因她變得吃啥,而她,又因寶玉香消玉殞。
他們,本是金童玉女,只因封建禮教的迫害,一輩子無法在一起,注定只能成為封建社會下的又一對犧牲品。我為他們感到嘆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卻只換回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不管《紅樓夢》的結局如何,它始終是一部流傳百世,難以超越的經典。
猜你喜歡:
【紅樓夢讀后感-紅樓夢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紅樓夢》讀書筆記12-08
名著《紅樓夢》讀書筆記范文12-03
關于紅樓夢的讀書筆記隨感12-09
紅樓夢70回讀書筆記12-09
《紅樓夢》讀書筆記900字左右12-09
淺談《紅樓夢》12-09
紅樓夢里的經典詩詞12-06
紅樓夢經典語句03-22
紅樓夢讀后感 紅樓夢讀后感完整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