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9)

時間:2016-09-28 17:34:31 娛樂資訊 我要投稿

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9)

為您整理了“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9)”,方便廣大網友查閱!更多自考相關信息請訪問自考網。
文學改造社會生活

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但文學不等于社會生活本身。社會生活必須經過作家頭腦的能動的觀察、反映、體驗、研究、感悟、加工、提煉和描寫,一句話,經過藝術的改造,才能轉化為文學。

辯證唯物主義和機械唯物主義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承認不承認文學是對生活的加工和改造。

為什么說文學是對社會生活的改造?

1.從作品形態來看,作品對生活的反映一方面是客觀現實生活的影像,一方面又是作家心靈世界的意象;一方面是對現實世界的模擬,一方面又是對現實世界的改造。

2.從作品內容的構成來看,它集中地表現為作家對所描寫的生活及所塑造的藝術形象的情感融入和思想滲透。

3.從作品的藝術形式和技巧手段看,它們雖要受內容制約,但卻主要決定于作家的具體操作能力和獨特的創造能力,是作家創造經驗的積累和創造才華的顯示。如郭小川的《祝酒歌》。

馬克思早就說過:“動物只是依照它所屬的物種的'尺度和需要來進行塑造,而人則懂得按照任何物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隨時隨地都能用內在的尺度來衡量對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

在這里,馬克思把人的主觀能動性,即人能按照自覺的動機、需要和美的規律進行生產,作為人區別于動物的基本標志。

德國19世紀古典作家歌德對文學與生活的關系也有辯證的理解,他說:“藝術家對于自然有著雙重的關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隸。他是自然的奴隸,因為它必須用人世間的材料來進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時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為他使這種人世間的材料服從他的較高的意旨,并且為這較高的意旨服務。”

審美的含義

審美是心理處于活躍狀態的主體,在一定的中介作用條件下,對于客體的美的觀照、感悟、判斷。換言之,審美是對事物的情感評價。

審美實現的條件

(1)主體心理層:

主體有“審”的愿望、要求和必要的能力,以及主體心理功能的活躍。

(2)客觀對象層:

客體對象具有審美屬性。(并非一定是美的事物,丑作為美的反面,也有審美負價值。但必須具有可“審”的感性形態。)

(3)中介層①特定的心理時空和心境:

審美作為一種活動必須有特定的心理時空的關系組合。

馬克思早就說過:“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的景色都無動于衷;販賣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特性。”

②歷史文化的積累:美往往是文化傳統凝結的成果。如西方人欣賞圣像、耶穌受難,死亡暴力題材。中國人欣賞梅、蘭、竹、菊、山石等等。中西對“柳”的理解。柳宗元的《江雪》。

【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9)】相關文章:

1.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11)

2.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8)

3.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7)

4.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6)

5.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5)

6.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4)

7.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3)

8.2016年10月自學考試文學概論考點講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