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心療”與駕馭負能量
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心療”與駕馭負能量
勵志小說 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 Chapter 1
心中的能量 “心療”與駕馭負能量
直到現在,人們才通過科技手段證明了身體和心靈之間的關系。然而事實上,從人類文明教化的初始階
段開始,人類就已經知道:心靈是可以影響并控制身體的。從古至今,很多人曾經親眼看到過諸如宗教領袖
、精神偶像抑或蘇非派(伊斯蘭教的神秘主義派別)的信徒們,是怎樣對人的身體進行控制的,那些事件堪
稱駭人聽聞。而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希波克拉底(后人將其稱作“醫學之父”)便這么認為:精
神乃人們康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古時候的中國,中醫理論的核心思想便是情感和身體之間的互相影響、
互相作用。此外,中世紀的基督教徒們也意識到:身體與心靈之間是存在聯系的。只是當時還沒有出現相關
的理論見解。
據說,早在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科學家笛卡兒(RenéDescartes)在某一天清晨從夢中醒過來,由
于突然受到靈感的啟發,開始對抽象的玄學進行研究。最后,他得出這樣的結論:人的精神和肉體是兩個分
離的實體。那時候,一個科學家是不準從事精神領域的研究工作的,只有羅馬天主教會才能做這種事情。這
是由于,那時候的社會要求科學家只可以研究物質領域。從那時開始,精神和肉體的研究就被劃分成彼此獨
立的兩個領域。科學家們是絕對不敢逾越雷池半步的,而宗教界則排斥了身體,只在靈魂和精神的領域中對
人的思想、理性和情感進行研究。
在那個麻醉藥物及外科手術還沒有出現的時期,患病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就像英國作家塞繆爾·佩
皮斯(SamuelPepys)所說的:“一般而言,得病就意味著死神的到來,教會的精神慰藉對疾病幾乎沒有什
么療效。”1838年,倫敦大學的一名備受敬仰的應用醫學教授——約翰·伊利奧特森(JohnElliotson),
與其學生詹姆斯·埃斯代爾(JamesEsdaile)(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一位醫學工作者),一同進行了許多次“
無痛外科手術”。其實現無痛的辦法就是通過催眠術對患者進行麻醉。
在當時,這種方法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正因為這樣,患者們經常對這種“欺騙與被欺騙”的有效性
產生質疑,他們總是不斷地詢問親戚朋友,始終無法下定決心進行手術。然而事實上,埃斯代爾所提供的數
據絕對可以讓人們放下心來:那時候,外科手術的死亡率為40%,而埃斯代爾及其老師所做的手術,則將死
亡率降低至5%左右。可惜的是,就算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果,那時候,卻沒有人愿意接受這一事實。后來,
伊利奧特森被皇家醫學院和外科界驅逐,他和埃斯代爾還遭到統治階層的迫害。
這種膚淺的認知一直持續至20世紀初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情況才發生了轉變:人們發現
,戰場上的士兵會僅僅因為害怕而死去。換言之,對“死亡將要來臨”的預期,會帶給人極大的恐懼,從而
讓人的身體產生生物學意義上的復雜的崩潰,最終將人“嚇死”。然而,更有意義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
期,美國的軍醫亨利·比徹(HenryK?Beecher)所發現的事實。當時,一場戰役正在意大利的安齊奧海灘
上進行,那時候,用于讓受傷士兵鎮痛的嗎啡奇缺,比徹發覺,只要為士兵注射鹽水,而對他們說“這便是
嗎啡”,就可以有效地緩解士兵們的疼痛感。這種鎮痛原理根本就是以心理暗示作為基礎的,這也就是著名
的“安慰劑效應”。
在后來的研究中,人們發現,在任何醫學治療的過程中,有大于35%的療效都是因“信任”而產生的,
即因為“安慰劑”而產生的。如今,安慰劑的功效已經被完全證明有效,并理論化了。2002年,在《美國精
神病學》雜志上登載了這樣一項研究報告:科學家們為患上抑郁癥的.病人提供一些沒有治療作用的藥片(不
讓他們知道是沒有作用的),結果有38%的病人被報告其長時間的抑郁情感有不同程度的恢復,這些患者的
大腦掃描記錄也表明,他們的血流量以及生物電活動有顯著的上升趨勢。盡管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還未對
人類復雜的心理機制有完全的了解,但已經認識到:人的內心中蘊藏著極大的力量,以至于某些標準的醫學
調查對療效進行評估的時候,也要求分開計算藥物和心理的療效。
比徹醫生和其他人的研究證明,借用藥物的心理暗示,會產生35%左右的安慰功效。這表明,在人體的
康復過程中,積極肯定的想法與期望(而不是藥物)會產生35%的奇妙作用!這種功效不只限于使用藥物,
科學實驗表明,將外科手術作為安慰劑也同樣是有效果的。2002年,醫學界的權威雜志《新英格蘭醫學雜志
》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對這樣的影響進行了證明。在研究中,醫生僅僅在膝蓋關節炎患者身上切開一個小切
口而并未繼續進行手術,但對他們說,手術已經完成了。最終的研究結果證明,安慰劑手術也同樣將這些人
的疾病治愈了,其效果相比那些進行了正常關節炎手術的患者,并無任何差異。組織該項研究的涅爾達·雷
(NeldaWray)博士說:“這項研究證明,成功治愈的所有功勞應該歸安慰劑效應。”在另外一項研究中,
醫生通過心絞痛手術,對安慰劑效用的影響力進行了測試。他們先麻醉患者,接著將患者的皮膚割開,不過
并未繼續進行手術。事后,這些被進行了“虛擬”手術的患者的癥狀,改善的程度達到了80%(比安慰劑的
標準效用還高),而那些進行了正常的心絞痛手術的患者卻只有40%的療效。由此可見,所謂的“精神外科
手術”也就可以被清楚地解釋了,或許,它們確實是有效的。
勵志小說 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 心中的能量 聽懂身體對你說的“話”(2)
【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心療”與駕馭負能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