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 反安慰劑效應(1)
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 反安慰劑效應(1)
相信許多人都聽說過“安慰劑效應”,知道它可以產生積極的效果。但是,聽說過“反安慰劑效應”的
人就不多了(甚至在醫生們當中)。這個概念首次出現的時間是1961年,它指的是通過心理作用達到的消極
效果。只有在很少的情況下,人們才會使用“反安慰劑”,且一般只在實驗中使用。比如,病人常常會對藥
片的顏色產生反應,而對于它們的實際成分,他們并不關心。當粉紅色的藥片貌似可以引起積極的反應時,
那么藍色的藥片便跟疼痛產生聯系了。
我能夠告訴你一些“反安慰劑”的實驗。在一項實驗中,醫生給一組患者每人一杯糖水,并對他們說,
這是一種能夠催吐的藥。結果,在將這杯普通的糖水喝完之后,多達80%的患者產生了嘔吐的癥狀。(效果
是這樣令人驚駭,這也是為何“反安慰劑實驗”并不常見的.緣由)。
還有另外一項實驗,醫生讓患有哮喘病的人吸進霧化的鹽水溶液,該溶液原本是可以讓他們的癥狀減輕
的。然而,在他們吸完以后,醫生卻“騙”他們,說這是一種刺激性溶液。結果,幾乎全部受試者都開始出
現呼吸困難的癥狀,有的人的哮喘癥狀很快全面地變得更加嚴重了。稍后,醫生再讓病人們吸進和之前相同
的鹽水霧化溶液,不過這回卻對他們說是對擴張氣管有幫助的藥物。于是,很快,他們又都恢復了原狀。在
這項實驗中,患者并未認識到:他們之所以會病情加重,其實是因為氣管收縮而引發的(他們的支氣管確實
是出現了收縮的現象),而并非溶液自身的作用。由此可見,只通過自己的“意愿”,患者就能夠讓自己的
支氣管收縮起來,讓自己的癥狀有所加重或者有所減輕。
在英國胃癌治療中心進行的一個研究項目表明:在使用安慰劑治療的患者中,有30%的患者出現了一般
只有進行化療之后才會引發的脫發現象,有56%的患者出現“與藥物有關的”嘔吐癥狀。將糖丸當作有毒的
化療藥物,人在將其吞食下去之后,會覺得難受,誰都能理解這一點,然而他們的確掉發了,這就讓人難以
理解了。而在另外一項研究中,患者在相信他們“的確服下了抗生素”后,他們的身體上出現了鏈霉素毒性
反應(皮膚發炎或者皮膚發生過敏反應),甚至有些人出現了頻率高低不同的失聰癥狀,此為典型的抗生素
反應。然而問題是,他們吞食的只是糖丸罷了。
由此可見,人的意念有多么大的力量!假如人的思想可以產生如此巨大的消極反應,那么讓它反過來,
它是不是也能對身體產生同樣巨大的積極影響呢?
積極的希望和消極的希望,都會產生作用,安慰劑與反安慰劑便是通過這種方式對大腦進行刺激,從而
產生與藥物等同的療效,甚至,它還可以治療諸如帕金森病之類的頑疾。2005年,加拿大醫學研究人員發現
,給帕金森病患者注射的不管是藥物還是安慰劑,都能夠幫助他們釋放更多的多巴胺。
現代科學已經意識到心理作用對于身體康復的重要意義,安慰劑效應完全能夠作為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
。接下來,我將對我治療過的一些患者進行介紹,他們都是在實踐中積極地使用“念力作用”的人,他們的
康復也證明了心身之間的互動作用。相信你會跟他們產生共鳴,并有興趣學習“自我康復”。
勵志小說 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 心中的能量 聽懂身體對你說的“話”(2)
【駕馭負能量在線閱讀 反安慰劑效應(1)】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