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起死回生》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識生字7個;積累寫注意力集中的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抄寫句子。
3.學習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重點學習:回答規定問題以理解句子。
4.了解扁鵲起死回生的故事,感受他高超的醫術和謙虛的品德。
【教學建議】
一、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看過電視《封神榜》嗎?……”(周朝時,國王把大片土地賞賜給功勛卓著的大臣將領。這些土地就由這些大臣將領管,就像一個個的小國家,還經常開戰呢。虢國,就是春秋戰國時的一個小國。
2.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
3.激趣:“起死回生”什么意思?誰起死回生?
二、初讀,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同時思考以上問題。
2.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板書讀錯的字,糾正;指導讀不易讀的句段)。
3.交流: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并提出問題。(分類對待;穿插有關知識:課文中的“扁鵲”,原名秦越人,是戰國時候有名的醫學家。因為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就像傳說中的神醫扁鵲,所以后人就尊稱他為“扁鵲”。但這是尊稱,所以,課文中他自稱“秦越人”。)
三、結合句子,再讀課文。
1.學生劃出國王稱贊扁鵲的那句話,教師板書:“先生真是神醫啊,有起死回生的本領。”
2.提出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要求。
什么是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讀文章時,我們會遇到不明白的詞句。這時,可以查閱字典、詞典,也可以作上記號后與同學、老師討論。不過,最實在的辦法是:聯系上下文。就是:先提出你的問題,然后在課文中找一找有沒有能回答問題的詞句,要是找到了,就聯系起來想一想。因為今天剛學,老師已經替你們提出了問題。
3.提示思考:“起死回生”是什么意思?國王為什么說扁鵲有起死回生的本領?學生劃出表示太子“死”和“生”的語句,再說說:說問題,說句子,說理解。
四、結合句子,精讀課文。
1.引導學生圍繞剛才的句子提出問題。
2.提示思考:“從哪里看出扁鵲醫術高明?”
3.交流。
(1)從基本內容看,扁鵲醫術高明表現在:從街頭巷議中覺察太子死得蹊蹺;與侍衛官簡單問答后,心中便有了底;妙手回春,使太子死而復生。
(2)指導朗讀扁鵲與侍衛官的對話(第2-8節)。
①自讀,找一找:寫了幾個人的對話?分別說了什么?
②想一想:從對話中,扁鵲了解到哪些情況?扁鵲的語氣有什么變化?
③指導朗讀,讀出語氣。(體會字里行間的意思,注意語氣變化。)
④最后分角色朗讀,體會:為什么不交代說話人?(省略敘述語也能知道這話是誰說的;語言更為簡潔,更能體現扁鵲當時的急切心情)。
(3)指導朗讀診治部分(第10、11節)。
①自讀,劃出說明扁鵲醫術高明的詞句。
②指導朗讀。(“不多一會兒”、“沒多久”寫醫術高;“按”、“貼”、“聽”、“凝神”、“這才”等講病情復雜。理解“凝神”,完成《詞句活動室1》。)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想一想:“本來就沒有死,我不過是治好了他的病。”你從扁鵲的這句話中看出什么?(謙虛、實事求是)
六、分角色朗讀全文。
提示:閱讀課外讀物上的《開店的小伙子》和《諱疾忌醫》。
【《起死回生》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起死回生作文12-13
起死回生的故事12-15
起死回生成語故事12-09
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02-24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教學設計方案參考11-20
跳繩教學設計方案11-24
背影教學設計方案11-25
《遲到》教學設計方案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