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3篇(優)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么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教材簡析
本次能說會寫屬于情境交際,由四部分構成:一是交際的話題“安慰”;二是話題的內容和范圍,即在什么情況下進行安慰,怎樣安慰;三是要掌握好安慰別人的心態、語氣;四是口語交際時的練習形式及方法。
設計理念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的過程。所以,在教學活動中應側重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口語交際的訓練,使學生具有文明的語言修養。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引導學生與人交流時能尊重和理解對方,并樂于參與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傾聽他人說話時要認真、耐心,能抓住重點,并能簡單地轉述。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次口語交際使學生懂得怎樣安慰別人,使其學會關心、幫助需要精神支持的人。
2.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
3.指導學生善于評價。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關心、幫助有困難的人,能夠從精神上支持他們。
2.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圖片、課件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聯系實際創設情境,引出話題
(結合教學班或學校里某同學遇到的不幸引入話題)××同學很痛苦。作為同學,彼此之間應該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你們看她(他)難過的樣子,覺得該做點什么呢?
1.指名發言。
2.激發情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其實剛才你們就是在對××同學進行安慰。有人說:“會安慰別人的人是天使!”因為他帶走了憂愁,留下來的是快樂和溫馨。剛才幾個同學也做了一回天使,其他的同學想不想做這樣的天使呢?那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會這種本領。(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二、利用教材,指導學生
1.閱讀教材,明確交際的內容與要求。
人的一生都可能遇到不順心的事。人在孤獨、困難、痛苦、不幸的時候,常常需要別人的安慰。剛才幾名同學已分別安慰了××同學,你們認為誰的安慰最能打動××同學呢?為什么?(同桌交流)
什么樣的安慰才能打動你的心?(看書上內容,討論歸納。)
態度:要和藹可親,真誠,富有同情心。
語言:說同情的話,委婉動情的話,鼓勵的話。
2.指導安慰別人。
你們已經學會了怎樣安慰別人,現在就請你們用今天學習的方法,再安慰一下××同學,好嗎?看誰說得更能打動她(他)的心。××同學你聽了同學們的安慰,心里想些什么?
3.師小結。
同學們,你們真會安慰別人,當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們一句恰當的鼓勵,一句輕聲的勸慰,都能讓他們撥云見日。因此,你們也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朋友,學會真誠地安慰別人吧!
4.小組合作練習。
看,這里還有兩個同學需要你們安慰,你們最想去安慰誰呢?下面請同學們發揮四人小組的力量,運用集體的智慧,共同來安慰一下他們吧!
例1.××同學丟了一支心愛的鋼筆。這支鋼筆是他爺爺去逝之前買的,很有紀念意義,他越想越傷心,眼淚止不住地流。
例2.××同學生病,多次住院,耽誤了學習,成績下降很快,他很傷心。
5.全班交流評價。
想安慰××同學的請起立,其他同學要仔細傾聽。他們可以來安慰你,幫助你!(師適當點評)××同學的煩惱消除了,可××同學還在傷心中煎熬著,誰愿意安慰××同學呀?(師適當點評)你們倆聽了同學們的安慰之后,心情怎樣?想對同學們說點什么?
三、自由練習,多向互動
成長的道路上,不順心的事很多,今天就讓我們敞開心扉,安慰別人。
1.自主尋找合作伙伴。
2.確定安慰別人的話題。
3.分角色小組內表演。
四、拓展延伸,提高練習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今天你們學會一個生活本領———安慰別人。現在,你除了能安慰同學,安慰朋友,還能安慰誰呢?
1.課件出示畫面。
今天放學回家,看到媽媽的神情黯然,悶悶不樂的樣子,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現在我扮演媽媽,誰愿意來安慰媽媽呢?試試看!
2.師生同演。
“媽媽”:我們廠里又分配來了一批懂業務的'大學生,我體弱多病,第一個下崗了,這以后的日子可怎么過呀?(生安慰)
“媽媽”:孩子,你懂事了,知道要減輕媽媽的負擔了。媽媽聽了你的話很高興,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五、總結
有一首歌非常好聽,也很有意義,老師把這首歌帶來了,想與大家來分享,(出示圖片,播放歌曲“愛是LOVE”)。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安慰是增進情感的紐帶,是溝通心靈的橋梁,是醫治心病的良藥,是汲取力量的源泉,是愛的奉獻,愿你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盡自己所能,向那些需要安慰的人送上自己關切的話語,奉獻自己的愛吧!
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風民俗,交流時做到內容充實,表達流利。
2.借鑒本組描寫民風民俗的寫作方法,學習抓住特點介紹民俗的方法。
3.學習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創編班級習作集。
課前準備
1.學生通過上網了解各地自己感興趣的民風民俗,或者調查本地的風俗習慣。
2.教師準備有關的圖片。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時(口語交際)
一、回顧課文,激發興趣
1.“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說一說從《北京的春節》《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維吾爾》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風民俗。
2.民風民俗,是與民族文化有關的風俗習慣,它是一種文化現象,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展示圖片,向同學們介紹某種民風民俗。
二、暢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風民俗
1.小組內交流
(1)交流內容:對課外閱讀、調查、上網查找、親身經歷等所了解的民俗進行交流。(如,節日習俗:元宵節、端午節、乞巧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春節等;民族舞蹈、服飾、飲食、民居;民間工藝品等。)
(2)交流要求:認真傾聽別人介紹了的民風民俗有什么特點,是怎樣介紹的;提出感興趣的問題,介紹的同學要耐心回答;推選代表,介紹本組最有特色的民風民俗,商議怎樣介紹才能給全班同學留下深刻的印象。(如,要做到善于組織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說得詳略得當,生動有趣,條理清晰等。)
2.各組推選代表,準備參加全班交流。
三、召開民風民俗發布會
1.各組推選代表參加民風民俗發布會,確定發言順序。
2.明確發布會有關要求:
(1)發言人要講清楚某種民風民俗的特點。
(2)講完后回答同學們的'提問。
(3)對某種民風民俗感興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學,可以隨時進行補充。
3.評選最佳發言人:共同討論哪位發言人介紹的民風民俗給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齒清晰,態度大方,解答耐心細致;條理清楚,民風民俗特點突出,運用本組所學的一些表達方法。
4.引導大家總結:我國有56個民族,疆域廣闊,民風民俗特色鮮明而又豐富多彩。吃穿住行,禮儀、姓氏、節日、工藝品,處處有歷史文化的積淀。建議同學們課下瀏覽“國家文化網--民風民俗”和“央視國際網--國家地理-民風民俗”,去領略更多的民族風情。
第二課時(習作指導)
一、激發習作興趣
同學們,我們在口語交際課上,了解到了各種各樣的民族風俗習慣。有的讓我們感到新奇,有的讓我們感到有趣,還有的讓我們贊嘆。這節課,我們就來寫一定寫自己所想要介紹的民風民俗。可以是課外閱讀時知道,也可以是通過調查訪問了解的,還可以是在別的地方親眼看到,親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語交際課中聽到的。
二、確定思路,回顧寫法
1.你最想介紹的哪種民風民俗?
引導學生回憶口語交際課上聽到的和自己在課前搜集到的資料,明確自己要寫的內容。
2.回憶本組中學到的一些表達方法。
3.回憶口語交際課中評為“最佳發言人”的同學采取了哪些方法來介紹民風民俗的。
4.說說你能借鑒的一些寫法。
三、指導學生習作
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第三課時(習作講評)
一、評改作文
1.自讀,認真修改。
2.小組內聽讀,結合口語交際課上介紹過的,說說在作文上有什么進步,并提出修改建議。
二、全班評議
1.各組推薦或同學自薦交流欣賞優秀習作。
2.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是否突出民俗特點,是否清楚具體等,來進行表達上的評議。并提出修改建議。根據大家提出的建議,對習作進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請小組同學或自己的好朋友為自己的習作寫一寫評語。
2.將全班學生的習作裝訂成集,編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議起個醒目的題目。
設計方案 篇3
一、活動背景
如今,隨著工作負擔和學業負擔的加重,父母和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機會越來越少,一起去戶外運動的時間更是大幅度減少。而且隨著高科技的發展,電視和電腦成為了孩子們的主要娛樂工具,這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為了豐富他們的周日生活,增加他們的娛樂,鍛煉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于是舉辦了此次活動。
二、活動目的
促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增加生活娛樂性,提高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活動主題
家有寶貝,活力無極限
四、活動時間
待定
五、活動地點
步行至云水社區
六、活動對象
活動報名志愿者以及云水社區報名參加活動的家庭
七、資源需要
相機、3個眼罩、30個玻璃彈珠、一個秒表、10個氣球,多種水果(橘子,蘋果,小番茄,梨子,葡萄)
八、活動流程
(一)前期準備
1、組成項目小組:各部門派出一個干事組成項目小組,并選出一個活動負責人;
2、人員分工:
(1)策劃部的干事負責完成一份完整的策劃書;
(2)宣傳部的干事負責制作橫幅
(3)活動負責人:①確定自愿參加本次活動的同學人數(保證12人次左右);②制作活動當天的安排表,進行人員分配,確定各個游戲環節負責人,并推選活動主持人;③收齊購買材料的收據活發票,統計活動經費;
(4)班級小隊長負責參加該活動的志愿者的藍本子的收發;
(二)活動流程
1、活動當天12:30點鐘,所有活動參與人員在凱旋門集合,人員到齊后,由活動負責人集中帶往云水社區;
2、到達指定地點后即可開始活動準備;
3、游戲流程;
活動分為積分環節和游戲環節。每一積分環節根據親子比賽所得結果獲得相應的積分,累計積分由高到低設立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游戲環節主要是表演節目和集體游戲,目的是增進鄰里的感情,加深彼此的了解。
積分環節
①心心相印:參賽媽媽統一站與一條直線上,參賽孩子蒙上眼睛,并依次握各位媽媽的手,直到找到自己的媽媽,由用時長短排列名次,并獲得相應的分數。
②烏龜賽跑:參賽媽媽背上孩子跑向對面的桌子,由孩子在桌上拿取氣球,在規定的時間內來回奔跑,最后根據獲得氣球數目由高到低排名,贏得分數。
③彈珠大賽:參賽家庭在規定的時間內從水池中用筷子夾取彈球,根據小球數目由高到低進行排名,并獲得相應的分數。
④心有靈犀一點通:參賽家庭在規定的時間內由一人根據紙上指示內容做動作但不許口頭交流,另一人根據動作猜,最后根據猜中個數由高到低獲得相應的積分。
⑤水果拼盤:參賽家庭在規定的時間內用各種水果進行拼盤,最后由大眾評委進行投票選舉,根據獲票情況,獲得相應的分數。
游戲環節
①家有寶貝:根據自愿原則,各個家庭可以上臺表演,show出自己
②捕魚大作戰:在固定的范圍內,兩人手拉手抓捕,其余人逃跑,若在逃跑過程中被受拉手的兩人抓獲,則此人加入手拉手的隊伍繼續抓其他人,直到抓捕完畢。
(三)后期宣傳
1、活動負責人撰稿總結當天活動的收獲和感悟,挑選其中較好的投稿學院網站,院報和校報;
2、整理活動中拍攝的照片,上傳至青志空間;
九、獎項設置
(一)一等獎:1個;
(二)二等獎:1個;
(三)三等獎:1個;
十、經費預算
待定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經典設計方案12-05
設計方案07-21
(精選)設計方案11-04
設計方案(精選)09-26
精選薪酬設計方案04-25
薪酬設計方案04-25
教學設計方案03-04
項目設計方案04-06
教學設計方案02-24
薪酬設計方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