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海淀區一模英語試題評析
一、《海淀期中》達到了《2007年北京市高考說明》的基本要求:試卷主體來自原文原著。
1、試卷長度與2006年北京市高考試卷相當。兩套試卷的第一卷第二、三部分英語單詞量分別是:3,540個和3,297個
2、第二部分知識運用的第一節“單項填空”體現命題思路:“命題盡可能增加綜合性與語境化因素!比纾旱32題的上文內容決定了下文動詞時態的運用。
3、第二部分知識運用的第二節“完形填空”“強調靈活運用。”選材來自“原文原著”,原文題目:《In His Footsteps》,作者:Daniel McMahon 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6, 2005》Daniel McMahon is principal and teaches world literature at DeMatha Catholic High School in Hyattsville。故事內容都是真人真事。
4、第三部分“閱讀理解A 篇”是旅游廣告,屬于教育部考試中心提及的“活頁宣傳材料”。高考試題直接取自“情景真實、語言地道的語言材料”。2006年高考試卷中,“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試題110篇,都是“盡力保持英語原材料語言的真實性”,“節選自各類叢書”“報刊”和“活頁宣傳材料”的。(帶引號的語句摘錄自:“考試中心 2006年全國卷試題分析 文科”一書 第165頁和第169頁)。這個“閱讀理解A 篇旅游廣告”中所有澳大利亞悉尼的景點(如:Bondi,Bronte,Maroubra,Harbour National Park,Tamarama, Coogee,Clovelly and Gordons Bay,Circullar Quay,Rose Bay,Vaucluse House, and Watsons Bay, Paddington and Woolahra,Centennial Park)都是真實的。
5、第三部分“閱讀理解B篇”的故事可能是命題人員編寫的,但是其中的病癥名稱如:Guillain-Barre Syndrome格林--巴利綜合癥,和學校名稱Dartmouth達特茅斯,網上瀏覽、俯拾皆是。這種命題方式和近年高考試卷的命題方式非常相似。
6、第三部分“閱讀理解C篇”“在極大的程度上”保持了“原汁原味原文原著”的原貌。這篇閱讀理解材料的每一個段落幾乎只字不改地保留了2006年11月27日英國路透社的一篇新聞報導。
7、第三部分“閱讀理解D篇”取材于December 22, 2006 的“Tie Up Loose Ends or Find Yourself in Knots”一文,作者是Jason Ryan Dorsey!2007年北京高考說明”將增加93個單詞,其中p。160的harmony(和諧)這一個單詞,實際上代表了千言萬語說不盡的.一個熱點話題,它就是“創建和諧社會”。所以,如果海淀的考生研讀過2006年全國卷II(不含聽力)的“閱讀D 篇”“How to Mend a Broken Friendship”,便會發現:完成《海淀期中》的這篇“閱讀理解D篇”,可能相當容易。
8、第三部分“閱讀理解E篇”的ESPRIT咨詢公司推行“綠色環保的購物理念”,該文取材的已經不僅僅是一篇文章,而是一本單詞量至少多達17,000個的小書。
二、分析對照《海淀期中》和《2007年北京市高考說明》得出的結論:最后兩個月的高考備考,應該是、只能是“歷年高考真題”及其源頭 -----“原文原著”的總輸入、總記憶、總背誦和總默寫。
三、最后兩個月的高考備考,如果,遵照上法,則“聽力理解”和“書面表達”的成績,必然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2007年北京市高考說明》增加的93個英語單詞,必然和2005年和2006年一樣,都會在高考真題中以“突出語篇”的形式呈在考生的眼前。據不完全統計:這93個英語單詞中有 11個(author, consume, crash, destination, distinguish, innocent, occupation, optimistic, promote, rob, style),共計26詞次出現在《海淀期中》試卷中(單項填空2次、完形填空3次、閱讀理解C篇8次、閱讀理解D篇1次、閱讀理解E篇12次),其中,style 一詞共計出現過11次。而2006年北京新增加的91個單詞中,有26個單詞,共計48詞次,出現在2006年高考北京試卷所有各大試題的11個大小語篇之中。
【2007年海淀區一模英語試題評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