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
一、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1、會計核算不規范,影響了會計報表的“真實性”
1.1少數村為了年終考核需要,虛增集體收入。各鎮(街道)每年都要對行政村進行指標考核,考核結果與村干部報酬掛構,為此,有的村為了取得好成績,就采取虛增收入做法,一邊增加收入,一邊全部掛“應收款”帳戶,不僅影響了會計核算的真實性,也虛構了村干部“政績”。
1.2弄虛作假,隱瞞招待費用開支。目前農村村級集體財務支出中招待費用已占相當大的比例,最高的村每年開支招待費用在數十萬元,但仍有許多村在采取其他方式隱瞞招待費用開支,有的村用征地補償款收入直接沖招待費支出:有的村虛開修路用沙石料發票套取現金用于帳外招待外:有的村通過虛構被征地農民冒領征地補償金用于帳外招待等。
2、財務管理較薄弱,違規違紀事項屢有發生,影響了財務收支的“合法性”
2.1入帳原始憑證不規范,漏洞較大。調查發現村級集體財務中使用“白頭收據”現象較為普遍,特別在村鎮道路建設、水利設施建設、土地整理項目、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小工程建設方面使用大量“白頭收據”,而且連起碼的工程結算單,工程協議等原始資料都沒有,在財務上形成巨大漏洞。紀委查處的某村村干部私分集體資金案,就是通過虛構筑路工程款和虛構筑路用沙石料來套取了100多萬元的現金進行私分的。
2.2個別村存在虛報違紀案件。調查發現個別村虛報宅基地整理、土地補償費、賠青費等補償金,并虛構名單冒名領取,放在帳外用于村干部報酬和招待費開支,在群眾中造成極壞影響。
2.3部分村還存在違規收費情況。調查發現有的村還在收取土地資源占用費,有的村至今還在向農民收取建房押金等,損害了農民利益。
3、內部管理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內控制度,影響了集體經濟的“效益性”
3.1民主理財流于形式,集體資產收益流失時有發生。目前農村雖然在大力開展村務、財務公開、民主理財等活動,但在具體財務問題上還是“一把手”說了算,缺乏必要的內部監控制度。調查發現有的村干部將村集體沿街店面房出租給自己家屬未收房租,村里為此每年損失租金收入:還有的村書記是當地老板兼任的,經常向村里借款卻未付利息,造成集體資產收益流失。
3.2內部管理監控薄弱,協議手續不規范,埋下經濟糾紛隱患。調查發現許多村在小工程項目方面,沒有簽訂合同,有的即使簽了合同也是要素不全、條款不明、權利義務不平等,一旦發生經濟糾紛就很難處理,最后賠錢的還是村里。
二、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
1、村干部素質不齊,部分村干部財務管理觀念老套、方法落后、認識有偏差,財經法紀觀念淡薄。少數村干部不能自律,認為“接受村民監督”是小題大作,存在只要不把錢裝進自己的口袋里,就“不會有事”的片面認識。
2、監督不力,鎮(街道)會計核算中心財務管理人員對村級集體財務收支監管沒有盡到責任。雖然普遍實行了村帳鎮(街道)雙代理的辦、法,由鎮(街道)會計核算中心集中統一支付、核算和監督,但從審計調查結果看,鎮(街道)財務管理人員大多是聘用人員,原則性和責任性不夠強,僅僅充當著“代理”的角色,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規性、合法性缺乏必要監督和有效制約,這種“統”而“不管”的狀況,使監管成了一句空話。
3、審計監督流于形式,內部審計缺乏有效的監督檢查方法和必要的處理處罰手段。目前農村村級集體財務審計由農經部門負責,鎮(街道)具體實施。但由于審計人員和村財務代理人員基本上是同一批人,大部分鎮(街道)沒有配備獨立的專業的審計人員,因此這種審計缺乏獨立性,且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也一般,因此大多審計也只是走過場,即使部分單位審計出了問題,往往都是糾正了事,有的還出現“下不為例”的處理結果,導致村級集體財務審計流于形式。
三、改進和完善農村村級集體財務管理的對策
2009年,海滄區東孚鎮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采取措施來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1、是全面實行村財、組財會計委托代理制度,并納入全市農村財務信息管理系統,村財務管理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
2、是完善招投標委托制度,各村工程項目在5萬元以上的均委托鎮招投標辦進行招投標。
3、是嚴格實行村級“零接待”制度,村級不得開支公務接待費。
4、是完善集體資產監管制度,正視村鎮代理在操作、核算、監督、管理上出現的不足,完善內部監控,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三資”管理制度。如完善村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制度:規范民主決策制度:制定費用開支和資金收支審批制度,并嚴格執行。進一步加強對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管理,規范村組財務收支、征地補償款發放、農村工程建設支出等環節與流程。
5、是全面開展村集體賬戶清理工作,除村集體土地補償款在銀行設立專戶外,其它資金管理實行一村一基本賬戶。
6、是采取措施清理化解農村債權債務。
7、加強教育,提高村干部素質。一是要加強對現有在職村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的教育:財務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制度的教育,努力提高他們的政治素質和法律意識,讓他們真正懂得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切實做到照章行事,提高整個村干部隊伍素質,為新農村建設服務。并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制定《東孚鎮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定》。
8、加強領導,健全機制。村級集體財務問題歷來是廣大農民群眾關注的焦點,容不得出現一點差錯,各級政府要把抓好村級集體財務管理工作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列入年度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的內容,經常聽取村級集體財務管理工作的匯報,研究、部署村級集體財務審計工作。要關心支持審計人員的工作,對審計發現的問題,一定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理,涉及到責任人員的,要在職權范圍內按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處理,以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
四、結束語
總之,村級財務管理工作是一項任重道遠的綜合工程。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加強領導,需要社會各界的努力、配合、支持和監督。才能使村級各項制度、政策措施得以實施。從而保障推進桐鄉市村級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相關文章:
4.財務管理實習心得
5.財務管理稅制論文
6.財務管理實習日記
7.農村賺錢點子
8.農村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