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村級集體經濟的調查情況報告
為深入了解我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根據市委農辦有關文件要求,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及時組織力量深入各村(社區)進行調查摸底,現就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鄉基本情況
**鄉位于市境西南邊陲,地處萬源、宣漢、平昌三縣(市)交界處,東接本市廟埡鄉、宣漢縣紅峰鄉,西連平昌縣望京鄉,北和平昌縣民主鄉接壤,南與宣漢縣鳳鳴鄉、平昌縣馬鞍鄉毗鄰,素有“腳踏三縣,雞鳴六鄉”之稱,鄉政府駐所距市治所121公里,是全市最邊遠鄉鎮。全鄉幅員面積40。6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興隆社區)、6個行政村(**村、新恩嶺村、蒙學堂村、大埡口村、瓦子坪村、大板橋村),46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0513人。全鄉境內耕地面積9720畝,林地3。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0%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熱,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4。8℃,年降水量1400毫米,無霜期229天。
二、村級集體經濟的基本情況
。ㄒ唬┐寮壖w經濟資產情況。一是我鄉現轄有6個行政村、1個農村社區,目前全鄉6個村共有土地1。05萬畝、林地2。92萬畝,無其它草場、廠房、設施設備等固定資產。二是從近3年財政投入村級建設方面來看,我鄉7個村(社區)主要投資內容和資金包括村社道路建設和土地整理項目累計約3000萬元、人畜飲水工程投資約500萬元、農村高低壓電網改造約1000萬元、易地扶貧搬遷約200萬元,近3年財政在村級建設方面投入資金累計約4700萬元,極大的改善了我鄉各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
。ǘ┐寮壖w經濟發展的類型。就我鄉整體來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主要靠上級劃撥資金進行投資建設,以增加固定資產總量,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主要發展類型。
。ㄈ┲С执寮壖w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
一是鼓勵村集體開展土地整治。凈增加的有效耕地用于發展集體經濟。二是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服從鄉村建設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執行有關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可以依法自主開發利用集體土地,采取各種有效形式,實現集體土地收益,鞏固和壯大集體經濟。三是在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中,可保留林地由村集體經營,給予安排發展特色經濟林、苗木花卉和林下資源開發等基地建設項目。四是下放小型水利設施經營權,將堰塘、人畜安全飲水設施等經營管理權下放到村,由村集體采取多種形式依法經營。五是各地各部門用于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項目和資金,可與村級集體經濟項目相結合,統籌安排、組織實施。
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制約因素
一是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發展后即乏力。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全鄉7個村(社區)均屬于自身無收入的“空殼”村。從整體上看,由于村級集體經濟主要包括辦公經費、相關項目投資經費,而自身收入幾乎為“零”,增長點匱乏,后勁不足,可持續發展能力薄弱。二是干部思想保守,觀念滯后,創新發展能力薄弱。全鄉村(社區)干部基本都存在小富則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思想,缺乏艱苦奮斗和創新發展的精神,發展觀念滯后,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思路不多,積極性不高,導致村級集體經濟一直不能取得創新和發展。三是村級基礎設施發展滯后,集體資產流失較為嚴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弱化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組織功能,該辦的事辦不了,所承擔的公共職能無法實現,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導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不足,F在除了村委會等辦公場所,幾乎無其他可開發利用資源,導致發展村集體經濟已成為“無米之炊”。集體經濟薄弱降低了村干部在廣大農民心目中的威信,拉大了黨群干群之間的距離。
四、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政策建議
根據我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結合實際,就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建設,為增強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障。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注意從文化程度高、經營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配上一定要堅持標準,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和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不怕吃苦、廉潔自律的人選進班子。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通過各種方式對村干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經營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
。ǘ┮虻刂埔,選準集體經濟發展的好路子。一要在資源利用上下功夫。發揮土地、水源、林木等自然資源優勢,挖掘經濟潛力,因地制宜推動集體經濟發展。二要在資產經營上下功夫。充分利用土地集體所有、集體統一規劃的優勢,通過盤活閑置場地、閑置固定資產及流動資金,找準市場需求點,開展資產運作,實現資產增值。三要在產業服務上下功夫。結合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圍繞本地特色農業、土特產品等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等,采取 “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的形式,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有償服務,幫助農民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或辦不好的事情,以有償服務方式增加集體收入。四要在項目開發上下功夫。借助國家擴大內需及各項農業項目實施,引進項目開發,增加集體經營項目,擴大集體經營規模,不斷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營造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環境。要落實市、鄉招商引資政策或創造性地建立招商引資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調動村級在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上的積極性,不斷培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氛圍。
【村級集體經濟的調查情況報告】相關文章:
調查情況分析報告06-08
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管理使用情況調查報告范文03-27
情況調查報告范文11-14
閱讀情況調查報告04-15
低碳生活調查情況報告05-01
消費情況調查報告01-23
學生學習情況調查報告07-28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08-23
學生近視情況調查報告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