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現代教育原理》試題及答案
一、多項選擇題
1.在教育學發展史上,第一本以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為基礎來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學專著是德國赫爾巴特的( )。
A.《大教學論》 B.《普通教育學》
C. 《愛彌兒》 D.《教育論》
E.《教育漫話》
2.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 )。
A.教育即生活 B.社會即學校
C.生活即教育 D.學校即教育
E.教學做合一
3.人口增長率會影響到以下哪些教育因素( )。
A.教育目的 B.教育內容
C.教育發展規模 D.教育結構
E.教育質量
4.在人的發展的關鍵期,施以相應的教育,這是遵循了人的發展的( )。
A.穩定性 B.順序性
C. 階段性 D.不平衡性
E.個別差異性
5.學校教育的主要途徑有( )。
A.教學 B.綜合實踐活動
C.咨詢與指導 D.家庭教育
E.社區教育
6.當代社會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態是( )。
A.社會教育 B.學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終身教育
E.高等教育
參考答案:
1.B 2.BCE 3.CDE 4.D 5.ABC 6.ABC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6分)
1.教育活動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因是教育的基本矛盾。教育中的兩大基本矛盾是教育與_______的關系、教育與_______的關系。
2.義務教育具有_______和_______兩個基本特性。
3.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是_______。
4.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的很多重要思想中,最核心的思想是教育應使受教育者_______。
參考答案:
1.社會發展 人的身心發展(兩者位置可互換)
2.普遍性 強制性(兩者位置可互換)
3.課堂教學
4.學會學習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10分)
1.教育方針
2.社區教育
參考答案:
1.教育方針是由國家或政黨根據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要求提出的,帶有法律效力的,關于教育工作的方向、目的、道路的總體規定。教育方針是一個國家教育政策的總概括,是全國各級各類教育活動必須遵循的準則和宗旨。
2.社區教育指的是以一定的地域為界,學校與社區具有共同教育價值觀和參與意識,并雙向服務,互惠互利,學校為服務社區,社區依賴于學校,旨在促進社區經濟、文化和教育協調發展的一種組織體制。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主體性表現有哪些?
2.終身教育體系下學校教育面臨哪些挑戰?
參考答案:
1.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的主體性表現:
(1)教育者是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的傳播者;(2分)
(2)教育者是科學知識和社會文明的傳授者;(2分)
(3)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實施者;(2分)
(4)教育者是學生學習與發展的指導者;(1分)
(5)教育者也是一個具有自我提高能力的學習者。(1分)
2.終身教育體系下學校教育面臨的挑戰有:
(1)終身教育改變了傳統教育的理念;(2分)
(2)終身教育改變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2分)
(3)終身教育改變了教育的內容和方法;(2分)
(4)終身教育改變了教育的階段性和教育的組織。(2分)
五、論述題(每小題18分,共36分)
1.結合實例,談談你對新課程改革倡導的研究性學習的認識。
2.結合當代學生的特點,談談教育者如何針對這些特點對學生進行教育?
參考答案:
1.答題要點:
研究性學習是指從學科領域或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各種探索活動,獲得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4分)
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包括:(1)問題性;(2)開放性;(3)綜合性;(4)社會性;(5)實踐性;(6)主體性。(6分) 結合實際:(8分)
2。當代學生的特點:
答題要點:
(1)主體意識增強。主體性主要指三方面內容: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4分)
(2)信息獲取方式多樣;(2分)
(3)受多元文化沖擊較大;(2分)
(4)受同輩群體影響較大。(2分)
結合實際:(8分)
六、實例分析(20分)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一些中小學也在積極探索改革“三好學生”的評選方式,有的地方以單項獎代替了評“三好”。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研究員向父母和教師們提出:“三好”的要求已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它只能讓少數人成功,而且這也與現代教育理念不相吻合。
問題:你怎樣看待“三好學生”的評選方式,請利用現代教育理論,如素質教育、多元智能理論、發展性評價理論等,從中選擇任一角度來對該評價方式進行分析。(字數不得少于300字)
要求:
1.結合提供的案例進行分析;
2.有明確的觀點,觀點、材料統一,語言通暢;
3.分析文字在300字以上。
評分標準:
1,能運用所提供的實例內容,觀點明確,有論證,文字在300字以上,酌情給分;
2.不能運用所提供的實例內容,但觀點明確,有論證,文字在300字以上,扣6一10分;
3.不足300字,在可得分數中扣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