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和秋老虎哪個熱以及有什么區別
秋老虎和末伏是什么關系?伏天和秋老虎哪個熱?八月份一般是立秋的時候,也會是三伏天結束的日子,當然這段時期還有秋老虎,那么許多人可能還不清楚伏天立秋秋老虎的關系,這三者有什么聯系又有什么區別呢?三伏天、立秋和和秋老虎哪個更熱?有什么區別?現在我們就來了解。
三伏天比秋老虎更熱
1、三伏天:35度以上高溫常侵襲
今天起進入伏天。所謂“熱在三伏”,這次三伏一開始,我國就遭遇了今年以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強的高溫天氣,比如吐魯番就出現了49℃高溫,打破最高氣溫極值紀錄。氣象部門預計,明日全國高溫面積可達364萬平方公里,將覆蓋21個省(區、市)。更討厭的是今年三伏是“大號”的三伏,時間長達40天,后面的日子里,還有我們熱的。
今年入伏后的天氣可謂相當“應景”。氣象部門認為,未來十天,我國中東部地區將遭遇今年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大的高溫天氣。
其中,13日至17日為高溫天氣最強時段。其間,新疆北部、內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北部等地將持續出現35~38℃的高溫天氣,局部可達40℃左右。江淮、江南大部、華南東部也將出現4~6天的持續高溫悶熱天氣,其中江南東部高溫可持續7~9天。
2、秋老虎:最高溫度35℃左右
我國南方秋老虎還是比較炎熱的,一般溫度都會在28—35℃左右,相對而言,天氣還是會有點熱、
其實,與我國南方的“秋老虎”相比,北京的“秋老虎”算是“溫順”的。南方的“秋老虎”不但特別悶熱,且持續的時間較長,有的地區多達五六十天。而北京的“秋老虎”實在只能算“悶”而不能稱“熱”的,一般溫度在27-29℃之間,且時間較短,也就算是“過路虎”,其悶熱程度與七月份里的頭伏、二伏相比,低了許多。盡管有“立秋之后還有一伏”之說,但整體溫度還是下降了,特別是早晨和晚上的氣溫較低,使人感到清爽、透亮。
秋老虎和三伏天有什么區別
什么是“三伏天”?
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三九是冬天最冷的時候,那三伏就是夏天最熱的時候。三伏不等于就是小暑大暑,三伏天有的年份是三十天,有的是四十天,今年是三十天,今天是末伏的第一天,到8月17日結束,共十天。“秋后一伏熱死人”,說明雖然已經立秋,但炎熱的天氣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三伏天的高溫,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但高溫對水稻的生長有利,氣溫愈高,水稻就分蘗地愈快愈多,連續的`高溫到了秋后肯定是個豐收年,民諺有“人在床上熬,稻在地里笑”的說法。百姓畢竟以食為天,田里多產一些糧食比人熱一點更值,寧可不要涼爽也不能鬧糧荒。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體腠理疏松,經絡氣血流通,有利于藥物的滲透與吸收 ,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一些冬天常發的疾病,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都可在這個時候治療,這叫“冬病夏治”。在三伏天利用針灸,外敷來進行治療,都會有很好的效果。
2008年的“三伏”的起始日:頭伏為7月19日(星期六),中伏為7月29日(星期二),末伏為8月8日(星期五)。
什么是“秋老虎”?
我們這里的夏天是由副熱帶高壓的控制所決定的,立秋以后,副高逐漸南移,氣溫就慢慢降低,最近幾天無錫地區的氣溫由35℃開始下降,一天降一度,今天33℃,明天預報32℃,這是正常的情況,而且到了后半夜確實很涼快,這些都是副高南移的跡象。但過了一段時間,副高又會北上,重新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民間稱為“秋老虎”下山了。秋老虎下山時間的長短和下山的次數,每年都不一樣。現在由于溫室效應,秋老虎的威力還是挺大的,不可掉以輕心。一般秋老虎下山都在處暑前后那段時間,即公歷的8月份中下旬有氣象預報說,本月中旬副熱帶高壓再次北上,又將出現35℃以上的高溫,還沒有感覺到一些涼意,秋老虎下山的腳步聲卻已經響起。不過一點,無論白天多熱,早晚比較涼快那不是秋老虎所能奈何的了。
秋老虎和是末伏同一段時期嗎
秋老虎在漢族民間指立秋(8月8日左右)以后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月至9月之間。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歷“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所以,秋老虎和三伏天不是同一段時期,應該是三伏天過完了秋老虎也就來了
好了,關于秋老虎的介紹就到這里了,小伙伴們你們都了解清楚了吧,三伏天比秋老虎更熱哦。
【三伏天和秋老虎哪個熱以及有什么區別】相關文章:
7.「隨筆」秋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