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故事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禮儀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禮儀故事作文1
禮儀,一個并不陌生的字眼,貫穿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軌跡。古有孔融讓梨:尊敬師長;程門立雪:尊師重道;岳母三千:愛護晚輩;高三流水:朋友互敬互愛;舉案齊眉:夫妻間相敬如賓。種種小事,反應了一個人對禮儀的認識。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也都是有著禮儀的腳步。
有一次,我和父母一起乘公交車去姑姑家。半路上,一位老人上了車,身邊還拉著一個五六歲大的孩子。車上一個空位也沒有,站的人也不少。
不一會兒,一位阿姨便從座位上走下來,走到老人身旁,扶著他和孩子走向座位坐下。在這期間,沒有一個人去占阿姨的座位,大家也都盡可能朝兩邊站,給老人和孩子讓出一條小路來。看到這一幕,我很感動,也很羞愧,因為當時我沒有給老人讓座。
還有一件跟讓座有關的事,在網上傳的很多。上午九點,一位姓楊的小姐正在乘9號線,很快上來了一位婦女帶著兩個孩子。有位老人要讓座,確被婦女婉拒,說小孩子要在車箱里玩一會兒。不久后,老人邊上有了空位,楊小姐便坐下了,但沒過多久,邊上一位男子突然說:楊小姐看到婦女抱小孩不讓座。
我平時但凡看到有需要幫助的.乘客都會讓座的,但這次真的不是視而不見,是他們自己不要坐。楊小姐說,剛開始她一直和男子解釋緣由,不料很快雙方情緒激動,從解釋到了指責。后來有人來勸架,甚至動手打起來,最后只好讓警察來處理。
同樣是讓座,第一個故事里的人就很自覺,那位阿姨也很尊老愛幼。第二個故事中的人有些不講理,甚至連禮儀是什么可能都不知道,有必要為芝麻大的小事鬧到派出所嗎?大家都退一步不就行了嗎?
人無禮不立,事無禮不成,國無禮不寧。個人都要懂禮貌講文明。
禮儀故事作文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是先人對我們的教誨,為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海口市25小和廈門市梧村小學的領導和老師為我們組織了“文明禮儀伴我行”為主題的夏令營活動。通過此次活動,讓我們真切體會到了老師愛生如子,誨人不倦及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同時也讓我們海口學生感受到廈門這個文明城市的風采。最大的收獲還在于我們結交了廈門梧村小學的很多優秀學生,并讓我們成為好朋友。我們與他們度過了快樂的'五天集體生活。最難忘的是我們一對一的二天同吃同住的生活,感謝老師,感謝家長無私接待我們。
通過這次夏令營我不僅交到了許多好朋友,還學到許多知識。觀光鼓浪嶼,我欣賞了許多歐式建筑。金門環島游,我體會到了大家期盼祖國統一的心情。觀看戰地觀光園,我感受到了祖國越來越強大了!觀賞園博園,我了解了歷史建筑……總之,這些游覽開闊了我的視野,也增長了我的見識。這次活動讓我領略到祖國的強大,體會到老師和父母的偉大。同時,也暴露出我們的不足,更知道我們將來的責任。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夏令營的全體營員莊嚴地向老師和家長保證:我們一定努力學習、積極鍛煉,用優異的成績報答你們對我們的無私奉獻。今晚,我們將要分手,但我們將記住這次難忘的夏令營。
我們期盼下次海口再見,我代表海口市25小的所有學生,最真誠邀請梧村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到海口,到我們家做客。
禮儀故事作文3
中國,自古被譽為“禮儀之邦”。而在“禮儀之邦”中有很多的傳統禮儀美德,其中我覺得最不可缺少應該是從古代流傳至今的一種傳統禮儀,叫做“孝敬”。
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一句古話,叫“百善孝為先”,它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先要會孝敬自己的父母,才會去熱愛自己的國家。
在古代,漢文帝劉恒就是以仁孝之名聞名以天下,他的母親臥病三年,每次母親吃藥他都會親口嘗過,確認沒事后才給自己的'母親喝,漢文帝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我相信有些人一定看過一則公益廣告,一位年輕的女人忙碌了一天家務,晚上打了一盆熱水準備給自己的媽媽洗腳,這件事被他年僅五歲的兒子看見了,當女人幫自己媽媽洗好腳回到房間時,瞧見她年幼的兒子端著一盆熱水搖搖晃晃地走來,憨憨地說道:“媽媽,您辛苦了,今天我來幫您洗腳。”這種精神是多么可貴啊!而且是發生在一個5歲的小孩身上,更別說是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少年身上呢。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對他并不慈愛,常在他的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導致王祥失去了父愛,繼母總是讓他去干一些臟活累活,比如打掃豬圈,牛棚等,一年嚴冬,繼母朱氏生病了,請來江湖郎中看病,說是要吃新鮮鯉魚和黃雀才能好,大冬天的,王祥自己跑出去,用體溫化冰,捉魚。這個舉動感動繼母,流傳千古。后來,王祥改名為孝感。
傳統禮儀中“孝敬”只是其中的一種,它還有很多其它種類,我希望大家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帶動更多的人們學習禮儀,繼承從古到今的優良禮儀美德,因為這些才是“禮儀之邦”的代表。
禮儀故事作文4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在我國,孩子們學習禮讓應該都是從這個故事開始的吧~~孔融在小的時候就能把最大的梨讓給自己的哥哥,這個故事教育一路伴隨著我們成長,社會發展迅猛的情況下也絲毫沒有過時的跡象。
中華民族在日常交往中講究禮讓,但是我發現大家日常生活未必真的能做到......早上的.時候,我們一起出門趕著坐地鐵、搭公交,而地鐵上最嚴重的是,大家都想快點上車下車,因此大多數人都不會理會身旁的人的感受,直接就擠著,或者在后面擠上來。我曾經就有見到過,一個大叔在前面走著,后面的人在推擠導致后面的另一位大叔撞到前面的大叔身上。在地鐵行走的過程中,大叔一直在罵后面大叔,而后面的大叔不服輸,兩個人互不相讓就這么罵到到站,在一個空曠的地方準備動起手來。不知道結局如何,反正這就是不禮讓的后果。
我們在推搡的時候,其實并不能為我們爭取到多少時間,與其這樣爭取,還不如早點出門避免人流。不只是地鐵上,公交上也有很多年輕人在座位上玩著手機,見到有需要的人也不禮讓座位......所幸的是,這只是少部分人,我見過的大多數人群都會自覺把自己座位讓出來,讓有需要的人坐下。
“禮讓”作為我們的文明禮儀,我們應該時刻記住這個行為準則。在我們要求別人禮讓自己的時候,我們也要思考一下是否有禮讓他人,這是相互的。我想只要我們在車上、地鐵上、馬路上、日常的方方面面上都能做到禮讓的話,這個社會會越來月靠近我們心目中的和諧社會。
禮儀故事作文5
著名文學家歌德曾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鏡子。”的確,人們總是根據你的言行舉止來評價你的素質。
千百年來的文明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國勞動人民歷來重視道德修養和文明禮貌,具有悠久的傳統美德。
文明處處可見,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們忽略。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有一天,我來到學校,在整理完書包,準備去打掃衛生。突然看見一位同學在扔包裝紙,而且扔完了還笑嘻嘻地溜之大吉。
我快步跟上他。叫住他后,我嚴肅地問:“地上的包裝是你扔的嗎?”
“不,不是我扔的,是你看花眼了吧。”他不自在地望了望我說。
“別小看我,我的視力可好了,”我瞧著他說,“這我肯定不會看花眼的”。
“那你一定是看錯人了。”
“不,我看的清清楚楚。就是你!”
“哼,管你屁事。”
我們唇槍舌劍地爭論了一番,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卻沒有出來說句公道話的。當我對周圍都感到失望的時候,終于有人出來為我說話,在我們的努力下,他終于承認了“是我丟的垃圾。”
我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是少先隊員,有責任保護環境,如果世界上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整個地球會變成怎樣呢?現在的環境已經是不堪重負,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護好我們周圍的環境,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聽了我的話他慚愧地低下了頭,但馬上抬起頭微小的對我說:“我們還要阻止周圍的人破壞環境,讓大家都保護環境。”
聽到這,我欣慰地笑了。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
禮儀故事作文6
一個文明好少年,在家里,要尊老愛幼,孝敬父母,熱愛勞動;在學校里,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勤儉節約;在公共場所,要愛護公物,講究衛生,保護環境,遵守秩序。只有這樣,每時每刻鍛煉自己,發揮特長,才能成為一個文明的好少年。
古時候有孔融讓梨;有程門立雪;有孟母三遷;有高山流水;有舉案齊眉,這些都是文明禮儀的表現。
記得在四年級時,我剛剛吃完午飯,走出了學校的飯堂。忽然,我看見了一個差不多兩年級的學生拿著垃圾袋來到了教學樓下。他瞧了瞧四周,趁一旁的老師不注意時,把裝滿的垃圾袋放在了學校的'花叢中,大概是學校的大垃圾桶離教學樓很遠的關系。我見狀,走過去說:”垃圾可不能亂倒啊!”那個小同學吃了一驚,趕緊轉過身來,發現我只是一個學生,便理直氣壯地說了一句:“哼,亂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個,關你什么事?別仗著你的年級比我高,多管閑事!”說完,邁著大步大搖大擺的走了。
這位同學的行為是很惡劣的,哪怕別人都亂丟垃圾,自己也不能貪圖方便而跟著他們亂丟垃圾,“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獲得成功。這位同學的行為就是不尊重清潔阿姨,增加他們的工作量。
在公交車上讓座,在公共場合文明,這些都是禮儀,讓我們一起努力,做一個好中學生。
禮儀故事作文7
中國歷來被稱為文明古國、禮儀之邦,有著悠久的禮儀文化傳統,加強禮儀的學習和培養已成為我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為一名當代小學生,我們更應該注重禮儀,倡導文明出行,禮貌待人。
其實文明禮儀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日常生活相互之間一句簡單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手勢,一個溫暖的眼神,都會讓你身邊的人感到快樂,暫時忘記煩惱。
助人為樂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像這種講文明,有禮貌的小故事在我們身邊時常發生。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有個一年級的小同學正走在放學的路上,由于背的書包沒有整理好,她插在書包里的.路隊旗掉在地上,而她本人只顧向前走路而沒有發現,這時旁邊有個同學把路隊旗撿起來跑上前去將旗子還給那個同學,小同學拿到旗子后連聲感謝,那個幫助別人的同學說了句“不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看到這一幕,我都被感動了,如果每個人都象他一樣樂于助人,與人為善,那這個社會會多么和諧呀!
還有一次我坐公交車時,看到了這樣一幕。一位看上去六七十歲樣子的老奶奶,老奶奶上車時,公交車上已經坐滿了人,車廂顯得非常擁擠,由于找不到空位,老奶奶只好在在人群中站著。突然,坐在我前面的一位年輕的阿姨起身說:“老人家,您坐我這兒吧!”老奶奶感激的朝那位阿姨點頭說道:“謝謝你,閨女!”公交車上人都向那那位阿姨投去贊許的目光。看到這里我有點不好意思了,剛才我為什么沒有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奶奶呢?我真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羞愧。
文明禮儀,助人為樂,從我做起,從人人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人與人之間不再冷漠,讓社會變的更加和諧。
禮儀故事作文8
春天來了,小花朵綻開了美麗的笑臉,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地叫著。動物王國家家戶戶都在裝修新房:小燕子從田野里銜來了新鮮的泥土,在屋檐下造著新房;小青蛙找了個向陽的土坡,忙著挖洞呢。
小鼴鼠也在忙著買地板和瓷磚,他要把房子裝潢裝潢。先把舊的地板挖掉,再把新的.地板裝好,然后放上一些美麗的鮮花,裝上嶄新的窗簾,他的新房子修得可漂亮啦!他想,我應該把最要好的朋友請來,一塊兒慶祝慶祝。于是,他向鸚鵡、小山羊、小松鼠和小白兔發出了請帖:“明天早上,請你們到我家里來參觀我的新房子吧,我在家里等著你們!”
到了第二天,小鼴鼠在家里耐心地等待著。不知為什么,只有小白兔按時來到了鼴鼠家,這使小鼴鼠非常失望。他伸著腦袋向屋外張望,希望有更多的客人到他家來做客,卻把站在他家里的小白兔給忘記掉了,也沒有叫他請坐,也沒有叫他喝茶。
小鼴鼠自言自語地說:“唉——沒想到,該來的沒有來!”
小白兔不高興了,他想:原來,小鼴鼠認為我是不該來的呀!那我還是走吧!
小鼴鼠看見小白兔要走,可真的著急了:“小白兔,你別走,你也是我的好朋友啊!”可是小白兔已經生氣了,怎么留也留不住。
正在這時,小山羊,小鸚鵡和小松鼠也來到了小鼴鼠的家。小鼴鼠沒有攔住小由兔,心中十分懊惱,他攤開雙手說:“唉——沒想到,不該走的卻走了!”
小山羊、小松鼠和小松鼠都驚呆了,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想:原來我們都是該走的呀!三個小伙伴連個招呼都沒有打,悄悄地離開了小鼴鼠的家。
家中又只剩下小鼴鼠一個。桌上的飯菜都涼了,連動都沒有動,小鼴鼠好傷心呀!
小朋友,小鼴鼠一心一意想要請他的好朋友來他家做客,為什么到最后卻一個朋友也沒有請到呢?都是因為他不知道該怎么對客人說話才有禮貌呀!你可不要像他一樣哦!
禮儀故事作文9
文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文明禮儀隨處可見,在馬路上,在教室里,在公交汽車上……文明禮儀往往是從一些微不足道的地方體現出來的。
有一天,我們上完體育課回教室,一路上大家說說笑笑,談論著體育課上的趣事。樓梯上有一張廢紙,它躺在那里,沒人去動它,它不知被踩了多少次,變得十分臟,整潔的校園仿佛被這張廢紙給污染了,可沒有人愿意彎下腰,把它撿起來丟進垃圾桶,多么簡單的`一件事啊!當然,我也看到了,剛想把它撿起來,可又轉念一想:“那么多人都看到了,可都沒有去撿,我何必多此一舉呢?而且被人踩了那么多次,一定有很多細菌,多臟啊!”于是我便不予理睬繼續向前走。
這時,我旁邊的班長任伊慈看到了這張紙,停了下來,我很奇怪。隨后,她竟然彎下腰,小心翼翼地把廢紙撿了起來。“天哪,多么臟啊,難道她不怕臟嗎?她想干嘛啊?”我這樣想著。只見那女生加快了步伐,走到了二樓樓梯旁的垃圾桶前將廢紙扔掉了,她拍了拍手,臉上露出了輕松的表情。我驚訝地看著她,問:“你為什么要把廢紙撿起來呢?那么多人都沒有撿,為什么你要撿,很不衛生的啊!”“呵呵,老師天天教導我們要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這樣做是理所應當的,而且是舉手之勞啊。”她微笑著對我解釋。聽到了這話我羞愧無比。
是啊,正如班長任伊慈同學所說,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是人人都應該做到的,文明禮儀從身邊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禮儀故事作文】相關文章:
禮儀的故事作文05-26
我與禮儀的故事作文06-01
禮儀故事簡短03-31
中華禮儀故事02-23
禮儀小故事10-12
禮儀故事作文6篇05-30
古人禮儀小故事09-30
商務禮儀故事10-21
古人講禮儀的故事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