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在线精品一级A片-国产另类欧美-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一-我要找美国一级片黄色|www.zheinei.com

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需求差異化探究分析論文

時間:2022-12-09 19:41:24 求職意向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需求差異化探究分析論文

  論文摘要: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而企業可以說是吸收大學生就業的主力軍。本文在對應屆大學畢業生和企業進行雙向調研的基礎上,探究當前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需求間的差異,嘗試在大學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以期為應屆大學生、高校、企業提供相關有價值的信息,為促進大學生就業提供一些有益借鑒。

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需求差異化探究分析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求職意向,企業需求,差異

  在我國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不景氣及高校不斷擴招的大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目前卻存在:一方面,應屆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求職難,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業的人才需求得不到滿足,招聘不到合適的人員。因此我們思考:大學生求職難,原因在哪里?應屆大學生的求職意向與市場和企業的實際需求之間,有沒有出現脫節?進行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需求差異化的探究分析有助于解決這一系列問題。

  一、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分析

  本文在對威海地區高校應屆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進行探究,使用SPSS16.0對調研數據進行分析后,總結歸納如下:

  1.對就業地區的選擇。對于“您的首選及次選就業地區分別是?”這一問題的回答來看,應屆畢業生的首先就業地點仍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及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而選擇中西部地區的比例則非常小,人才的地區供需矛盾較為嚴重。

  2.對求職渠道的選擇。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的傳播渠道日益拓展,大學生的求職途徑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在“您對求職渠道的選擇是?(限選三項)”這一問題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社會招聘會、招聘網站、校園招聘會三足鼎立,分別占55.9%、54.8%和52.1%,可見招聘會仍是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形式,另外招聘網站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網投”也成為眾多大學生求職渠道的一個普遍選擇。“親戚朋友及老師的幫助”、“媒體(電視、報刊等)”則分別占16.0%、11.7%,也可反映人脈資源對大學生求職的幫助和求職渠道的多樣化。

  3.對就業單位的期望。外企是最受應屆大學生青睞的就業單位,高達33.5%的應屆大學生表示會把外企作為自己就業時的首選;有25.5%的大學生把國企作為自己就業時的首選單位;政府機關位列第三,所占比例為14.9%;選擇這三類就業單位的大學生比例超過了70%。外資企業有良好的薪酬待遇、較好的用人機制、完善的培訓制度對具有自我實現需要的應屆大學生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大型國有企業經歷了近幾年市場經濟的考驗而立足于市場,不僅在經濟效益上取得了發展,在企業的用人、薪酬和管理等各種機制上也在逐漸成熟,逐漸與市場需求接軌,因而吸引大學生的眼球。而選擇“一般企業”、“自主創業”及“其他”的比例較小,為了更好地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這些方面應引起足夠重視,值得反思。

  4.對企業的期望。從“如果進入您最想進入的企業,您最希望從企業中得到什么?”這一問題的調查結果來看,應屆畢業生最想從企業中得到的是優厚的薪酬福利、自我實現的價值和廣泛的人際關系,可以看出應屆大學畢業生在期望有良好的物質基礎的同時,也期望得到精神的滿足,主要是自我實現的需要和社會需要。

  5.對就業能力素質的認識。調查發現,在應屆大學生最看重的就業必需素質或能力中,專業素質、道德品質、團隊精神和溝通能力位列前四;在應屆大學生自己看來,目前自己最欠缺的是相關工作或實習經驗,其次是欠缺就業知識和技能;同時“對社會缺乏了解”成為困擾應屆大學生求職的首要因素,這說明大學生與社會缺乏有效、實質性的溝通交流,心理不成熟,對社會不了解,因此采取措施增加大學生對社會的了解,成為大學生求職教育的當務之急。

  二、從企業人力資源需求角度分析

  通過對幾十家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相關負責人的問卷調查及深入訪談,本文對企業人才需求的狀況分析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對招聘環節的安排。在對企業招聘環節安排方面的調查中,對于招聘信息的發布渠道,有80.0%的企業選擇網站,53.3%的選擇人才招聘會,45.7%的選擇人才市場,與應屆生的求職渠道選擇相一致,同時企業將面試視為招聘的重頭戲,并且精神面貌(如自信心、言談舉止)和專業素質成為面試考察的重點,而試用期間,企業著重考察的是大學生的工作態度、執行能力和學習能力。

  2.對大學生素質的要求。通過訪談及問卷調查,我們得出企業最看重的是大學生的道德品質,其次是專業素質,同時認為合格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依次是溝通協調能力、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基本問題解決能力。33.3%的被訪企業認為缺乏實際的工作經驗是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26.7%在企業認為主要原因是學校教學體系陳舊,與社會的需求脫節。

  3.企業提供的薪酬。應屆畢業生期望的薪酬福利在1500元以上的就占95.1%,而企業對應屆大學生求職薪酬的考慮1500元以上的僅占26.6%,這說明應屆大學生對自己第一份薪酬的期望和企業所能提供的薪酬存在一定的差距,這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供需的不匹配。

  三、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人力資源需求方面的差異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人才需求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種差異的存在會在應屆大學生和企業之間形成巨大的鴻溝,從而導致人力資源不能合理、有效配置,對企業及大學生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具體差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大學生對就業區域及就業單位的選擇形成了與企業間的人才供需矛盾。應屆大學生的首先就業地點仍集中在北京、上海、廣東、及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同時大學生對外企、國企、政府機關的青睞形成新的“獨木橋”現象。這使得大學生人力資源供給和企業人才需求嚴重不相匹配,從而從根本上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和經濟欠發達地區企業的人才補給。

  3.大學生的期望薪酬與企業可提供的薪酬有差距。大學生對企業薪酬福利的期望,處于偏高狀態,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企業可提供的薪酬受經營成本、收益的限制,應屆大學生只有調整心態,適當地降低預期薪酬才能減少與企業之間形成的鴻溝。

  4.對素質能力的看法存在差異。對比大學生和企業的選擇可以發現,在看重的素質能力方面,二者之間的選擇存在差異,企業對大學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大學生對自身“品德”的重視程度高,“品德”方面主要包括大學生誠信、勤奮、踏實等方面。從中看出,“德才兼備”是企業用人的恒久標準;而大學生更傾向于表現“才”的方面,而對“德”的方面重視不足。

  四、應對策略的思考

  1.大學生方面。調整自己的就業心態,在選擇就業區域、就業單位性質、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過度集中于一點,適當地擴大自己的就業選擇,從長遠的人生職業規劃考慮,做好擇業就業選擇;同時加強自身素質能力的培養,重視品德修養,并且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增加對社會了解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用人單位的需求。

  2.企業方面。積極宣傳企業的人才需求情況及培養計劃,使企業信息與大學生所掌握的信息保持對稱。客觀真實地反饋大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及遇到的種種困難,通過正確有效的輿論引導,促進大學生平穩就業。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以對大學生的愛護、理解和寬容的心態來共同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

  3.高校方面。樹立“合理定位,就業為本”的理念,使專業和課程設置更趨合理,并改變培養模式,將統一要求與多樣化教育、專業教育與素質培養、研究型人才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適應不同學生不同的發展要求。加強職業規劃與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建立大學生和社會以及用人單位之間更流暢、有效的溝通交流渠道,從而與基于需求的人才培養體系靠攏。

【應屆大學生求職意向與企業需求差異化探究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文秘專業需求分析的介紹05-07

高考數學的分析探究05-05

探究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意義所在分析05-08

應屆生求職意向模板05-10

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探究論文05-12

銷售人員培訓需求分析報告04-01

博客結構化需求分析報告04-01

2018企業對大學生需求狀況調查報告05-09

大學生社會實踐效果分析論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