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書法藝術和人類文明進程與時同長
不朽的書法藝術和人類文明進程與時同長
文/觀鵝會意
自從傳說盤古開天劈地產(chǎn)生了人類,人們就在生活中無時無刻地發(fā)現(xiàn)著美創(chuàng)造著文明。在冰河時代,人類最早居住在很深的洞窟里,他們把生活經(jīng)歷狩獵中所見所聞的馬牛鹿等動物,用礦物質顏料繪畫在了巖壁上,手法極為簡練,形象十分傳神,故稱“洞窟壁畫”,這就是人類藝術作品的起源,所以說藝術作品它是一種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精神產(chǎn)物。
當代藝術作品的范疇是比較宏大的,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屬于視覺藝術(造型藝術);一類屬于聽覺藝術。從表現(xiàn)手法上可分為:音樂、舞蹈、戲劇、書法、繪畫、工藝、攝影、雕塑、建筑、影視、動漫、文學等。藝術家不論是創(chuàng)作的哪一類藝術作品 ,在其作者嫻熟技法表現(xiàn)的背后,必然凝聚著作者的學識修養(yǎng)、思想境界、思想情感、生活經(jīng)歷、時代背景、以及作者對人生觀與世界觀的認識。
書法藝術大概是人類藝術種類中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因為它是伴隨著人類文明發(fā)展,早期漢字甲骨文而誕生的,簡單地說書法就是高于寫字的藝術創(chuàng)作。
被譽作“書圣”晉代書法家、文學家、政治家王羲之前輩,他在《用筆賦》中論書法曰:“藏骨抱筋,含文包質!币鉃:一幅震撼靈魂精美的書法藝術作品,必然飽含著作者的精、氣、神、骨、肉、血;必然包含著作者的學識修養(yǎng)、精神品質;必然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他書寫的《蘭亭序集》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欣賞高水平的書法藝術作品,是一種沉浸在藝術美的精神享受過程,看客怎樣才能用高水平的“鑒賞眼光”和“欣賞標準”去欣賞高超的書法藝術作品呢?這就需要看客是否具備了一定的學識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和書法藝術專業(yè)知識,同時也涉及到欣賞標準和欣賞方法的問題。
會欣賞與能創(chuàng)作是一個習書者進入成熟階段的標志。當一個書法愛好者,經(jīng)過多年的讀帖臨帖實際,打好了堅實的書法技巧基礎,嫻熟地掌握了運筆、結構、章法、紙墨相發(fā),以及“書外功”國學修養(yǎng)、文學修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自然就進入了“脫繭化蝶”階段,為什么在打好了堅實的書法技巧基礎之后,還要去欣賞歷代書法家書法作品呢?這和博覽群書是同出一轍,為的是廣取博收開闊眼界,如得到名師指點,將別人的書法藝術技巧和修養(yǎng),融入自己書法藝術的實踐之中,使之逐漸形成自己的書風。
欣賞書法藝術作品的標準是什么呢?古人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雅者見雅、俗者見俗”,因為每個人的思想境界與文學水平高低不同,所以看客的欣賞能力也是不盡相同的。從古至今的書法者都是經(jīng)過長時間臨摹前人碑帖,然后脫帖加入自己掌握的綜合知識和對書寫內容的感悟,帶著思想激情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書法藝術作品,可以肯定地說書法作品的標準就是“萬變不離其宗”,因而書法的欣賞標準主要看作品的結字標準不標準。
篆書是漢字的鼻祖,大篆文字的依據(jù)是甲骨文、鐘銘文,其特點是獨體字比較多。文字的興盛與發(fā)展大概在春秋時期,春秋戰(zhàn)國每個國家的篆書文字已經(jīng)涉及到了小篆,也就是說已經(jīng)發(fā)展到具備了偏旁部首,只是有一些字體的寫法是各不相同的。小篆是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把六國文字進行了統(tǒng)一規(guī)范,形成了統(tǒng)一的偏旁部首,因此而大大地提高了書寫速度。書寫篆書字體臨習的碑帖一般有甲骨文、鐘銘文、小篆和篆書字典,知識淵博者為了突破布局呆板,往往在作品中書寫幾個象形文字。欣賞篆書的標準要一看字體間架結構上緊下松筆畫等粗均勻美;二看筆畫自然對稱美;三看通篇統(tǒng)一舒暢美;四看筆畫圓潤枯澀節(jié)奏美;五看章法布白古樸美。書法者一般臨寫的大篆拓本有《大盂鼎》、《毛公鼎》、《散氏盤》、《號季子白盤》,《石鼓文》,以及秦代李斯前輩書寫的大篆字帖《會稽銘文》《嶧山刻石》《泰山石刻》。臨寫的小篆字體除書法字典外,還有唐代李陽冰前輩書寫的小篆字帖《縉云縣城隍廟記》、《拪先塋記》、《李氏三墳記》《般若臺銘》, 清代鄧石如前輩書寫的小篆字帖《白氏草堂記》等,這些既是書法者臨習的范本和創(chuàng)作的母本,也是欣賞者必須掌握的書法藝術鑒賞知識。
隸書起源于秦代,是由小篆發(fā)展而來的字體,興于漢代。1973年12月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了20余萬字的帛書和竹簡,內容涉及戰(zhàn)國至西漢初期政治、軍事、思想、文化及科學等各方面,有如《老子》、《周易》等傳世文獻,也有我國最古老的天文書、醫(yī)書,還記載了養(yǎng)生方、房中術等,堪稱"百科全書"。這些帛書和竹簡不僅可作為?眰魇拦偶囊罁(jù),也是研究歷史的第一手資料,還是研究漢代書法及隸書演變、發(fā)展提供了珍貴的依據(jù)。記載歷史的帛書字體就是“古隸”字體,其書風古樸、自然,筆墨飽滿流暢,用筆已具規(guī)范化,波筆、挑筆形成了特色,蠶頭燕尾已具稚形,字體多于長形而富于變化,錯落有致而又氣脈貫通。后人學習和借鑒它,定然能夠給我們今天的書法臨摹與實踐找到更多、更廣闊的路子來,在《隸書字典》里,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古隸"的本來面目。
現(xiàn)代人書寫臨摹隸書的最佳字帖書籍,是清代錢泳前輩編撰的《漢碑大觀》。該書共分七集收錄匯集了相景君碑;武氏石闕;司隸校尉楊君石門頌;孔廟置守廟百石卒史碑;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碑;曲阜孔君殘碑;孔謙碑;孔宏碑;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上下);執(zhí)金吾丞武榮碑;郎中鄭固碑;蒼頡廟碑;泰山都尉孔廟碑;西岳華山廟碑;曲阜東關殘碑;豫州滋事孔褒碑;郃陽令替全碑;幽州刾史朱龜碑;蕩陰令張遷表頌;魯相史晨鄉(xiāng)孔廟后碑;竹邑侯相張壽碑;衛(wèi)尉卿衡方碑;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北海淳于長夏承碑;博陵大守孔彪碑;析里橋郙閣頌;成陽靈臺碑;司隸校尉楊淮碑;司隸校尉忠惠父魯峻碑;圍令趙君碑;戚伯著碑;西門豹祠殘碑等大中華漢代五十多種名碑。該書集錢泳父子三人的必生心血,字體印刷清晰,完好無損地再現(xiàn)了原碑的精神風貌,是后人學習隸書的最佳范本和創(chuàng)作的母本,也是欣賞者必備的書法藝術鑒賞知識,F(xiàn)代書法家劉炳森先生書法藝術造詣功力深厚,篆、隸、楷、行、草皆通,擅長隸書,隸書風格凝厚穩(wěn)健而又俊逸瀟灑,在傳統(tǒng)隸法運筆功力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元素和時代發(fā)展元素,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在遵循傳統(tǒng)書法藝術的基礎上,用現(xiàn)代的審美意識并加以綜合藝術的許多韻律和情趣,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世稱“劉體隸書”。欣賞隸書的標準是一看蠶頭燕尾自然美;二看結字扁方周正美;三看筆畫粗細節(jié)奏美;四看筆畫運墨飽滿流暢美;五看通幅布局古樸飄逸美;六看綜合元素創(chuàng)新美。
楷書始于漢末時期,成形與魏代時期,發(fā)展于晉代、南北朝時期,興盛于隋、唐朝時期,延續(xù)于宋、元、明、清時期,它是在隸書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出來的一種字體,人們通常把楷書稱作正書或真書。三國時期曹魏兩朝著名書法家鐘繇前輩,他的書法藝術頗有造詣,據(jù)說鐘繇前輩學書的師傅是大才女蔡文姬,所以后人稱他是東漢文學家、書法家蔡邕的第二代傳人。鐘前輩善于書寫篆、隸、真、行、草多種書體,是楷書(小楷)的創(chuàng)始人,被后世尊為“楷書鼻祖”。鐘繇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后世書法家都曾經(jīng)潛心鉆研學習鐘繇前輩書法,后人把他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并稱為“鐘王”?瑫渥中翁攸c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容易辨認,所以人們認為真書是漢字的榜樣、模范、法式和楷模,因而人們同聲同氣把它稱之為楷書?瑫煞譃閮纱箢,一是魏楷,二是唐楷(歐體)。魏楷又稱魏碑,是指北魏為主的各種刻石記銘(如墓志、造象記、碑刻等)中的一種楷書書體,其特點落筆方正、橫畫斜起、筆姿厚重、質樸雄健、沉穩(wěn)大方,由于輕形尚神,似欠成熟,給人以彪悍雄宏莽撞之感覺,代表作有《張猛龍碑》等。后人把古代書寫楷書突出風格各異的四位書法家的字體稱為四大楷書,他們分別指:唐朝歐陽詢前輩(歐體)、唐朝顏真卿前輩(顏體)、唐朝柳公權前輩(柳體)、元朝趙孟頫(fǔ)前輩(趙體)。雖然后人稱顏體與柳體為“顏筋柳骨”,但是在四位杰出者中首位應為歐陽詢前輩。因為他的重大貢獻就是把繁雜的漢字間架結構,剖析歸納出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的“三十六法”結字綱要,成為了后人學寫楷書的重要教材和大眾化賞楷依據(jù),字體風格特點于平正中見險絕,于布白舒朗中見穩(wěn)健,于瘦硬清寒中見秀美。代表作有《九成宮醴泉銘》,《化度寺邕禪師塔銘》,《虞恭公溫彥博碑》,《皇甫誕碑》等,在書學理論方面有《付善奴傳授訣》及《行筆法》。在楷書領域值得一提的是清代書法家黃自元前輩,他繼書法家歐陽詢前輩書法之大成,在其“三十六法”結字綱要的基礎上,總結提出了九十二種漢字結構書寫方法,并書有《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楷書間架結構法帖,具有較高的書學藝術價值,F(xiàn)代魏楷書法家的代表有康殷(大康)、康雍、康莊三兄弟,在三兄弟中尤為康莊先生書藝突出,他把魏楷和唐楷(歐體)融會貫通地結合在一起,以歐體為筋骨,以魏碑為血肉,在剛勁筆力中透露出渾樸秀美之韻,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楷書風格,代表作有《康莊隸楷正氣歌》,F(xiàn)代書法家歐體楷書的代表有田英章先生?瑫髌肥亲钅茱@示書法者功力的一種書體,首先看字體的間架結構是否妥當,然后看字體的點畫之美,還要看作品的章法布局之美。
行書,唐朝張懷瓘前輩在《書斷》中提到:“案行書者,后漢穎川劉德升所造也,即正書之小。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有“書圣”之稱的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前輩,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他的最大貢獻就是把行書推向了一個歷史性的成熟,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蘭》帖書寫風格筆道勁健,自然有法,字體多變、布局酣暢,通篇飄蕩著作者酒酣而略帶放縱的灑脫。傳說唐太宗因對其書作愛之過甚,曾囑死后將其陪葬。唐代行書杰出的代表人物當屬顏真卿前輩,尤其是《祭侄稿》字帖,循理入法,合情應節(jié),達到法書之極高的境界,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宋代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蘇軾前輩,在《論書》中自謂:“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彼拇碜鳌饵S州寒食詩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行書的'書寫,相對于緩慢的楷書和疾速的草書,是一種中速的書寫書體,因此更要注重字體的偏旁部首的協(xié)調搭配!翱缌,行如走,”書寫不可雜亂無序,書寫運筆時的入收、長短、疏密、向背、附勾、呼應不可大起大落,但要做到字與字之間顧盼有情遙相呼應,大致可從六個方面去思考運筆和練習:1、入收有法;2、正側有姿;3、提按有序;4方圓有規(guī);5、輕重有度;6、緩急有節(jié)奏,通篇書寫要注意豎看中軸橫看線之章法布局。一幅完美的書法作品就是“凝固的音樂”,在行書創(chuàng)作時要注意五點布局要領:1、成竹胸有;2、統(tǒng)籌安排;3、首字領篇;4、映帶連貫;5、末字如首。
漢至兩晉南北朝時期的行書方家有司馬炎、郗 鑒、庚 亮、劉 伶、王羲之、庚 翼、謝 安、謝 萬、沈 嘉、郗 超、王 珣、王渙之、王獻之、謝莊等。隋唐五代時期的行書方家有歐陽詢、虞世南、楮遂良、李世民、釋懷仁、李 邕、鑒 真、顏真卿、白居易、柳公權、杜牧等。宋金時期的行書方家有周 越、范仲淹、文彥博、蔡 襄、沈 遼、蔡 京、米 芾、蔡 卞、米友仁、楊補之、范大成、朱 熹、趙孟堅、王庭筠等。元代時期的行書方家有趙孟頫、鮮于樞、黃公望、趙雍等。明代時代的行書方家有陳獻章、吳 寬、李東陽、文征明、唐 寅、豐 坊、王 寵、王世貞、張鳳翼、董其昌、傅山等。清代時代的行書方家有陳洪綬、法若真、徐 枋、朱 耷、石 濤、華 喦、 汪士慎、李鱔、高 翔、鄭 燮、李方膺、鄧石如、左宗棠等。近代的行書方家有吳昌碩、沈曾植、趙樸初、潘齡皋、于右任、章士釗、啟 功、沙孟海、林散之、范 曾、沈 鵬、歐陽中石、張 海、康 莊等。這些書法家的字帖或作品,都是習書者欣賞和臨摹的范本。
草書是伴隨著隸書而產(chǎn)生的,只不過當時人們不認為它是正式的字體。草書分為兩大門派,一種是章草;一種是今草。古代人書寫章草有嚴格的規(guī)矩和法則,今草是楷書的草化,書寫自由性比較大,規(guī)矩法則也比較少。草書后人把東漢張芝前輩譽為“草圣”,他也是今草的創(chuàng)始人。對今草的推進起到巨大作用的代表人物當屬王羲之前輩,他為了把今草規(guī)范起來,書寫了一本如字典般的《王羲之草書訣》,專門用來校對今草字形。古人還把草書分為小草書和大草書。大草書又稱“狂草”,是最為肆意放縱的草書?癫莸拈_派應該是唐代的張旭前輩,因他創(chuàng)大草而得“草圣”之名,而稍后著名的狂草書法家有懷素前輩。張旭前輩書寫草書的神態(tài),在杜甫前輩《飲中八仙歌》中寫到“張旭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薄稌钟浭隆分械挠涊d更為詳細“張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筆,或以頭濡墨而書,既醒自視以為神,不可復得也。世呼張顛!泵总涝凇逗T罆u》中贊:“懷素書如壯士拔劍,神彩動人,而回旋進退,莫不中節(jié)”。所以說書寫大草是作者進入一種忘我的極度狂放的精神世界,甚至激動到狂顛的藝術創(chuàng)作境界。
書法藝術是“囊括萬殊,載為一相” 的藝術,而草書又是集書法眾美與一身的書體。它是筆畫狂放不羈的大秧歌,它是線條變幻無常的交響曲,它是文學與書法兩種藝術高度抽象的結晶體。所以在欣賞草書藝術作品時,看客要具有一雙境界很高的“火眼金睛”,要通過文學藝術聯(lián)想去補充書法藝術思維,要帶著和作者同樣的激情去達成藝術情感的溝通,進入作者的藝術生活和人生經(jīng)歷的氛圍,去感受作者的胸懷,去品味作者的壓抑,去贊嘆作者的灑脫,或手舞足蹈,或頓足搥胸,或淚流滿面,使作者和看客的人生價值觀碰撞出強烈的共鳴。
面對一幅絕妙的書法藝術作品,不論是篆書、隸書還是行書、草書 ,他們都是一位位氣度不凡的“高人君子”,當你面對豐神飄灑器宇軒昂的“高人君子”,當然首先是站的遠一點,統(tǒng)覽它那攝人魂魄的“仙氣”。其次可登堂入室和“高人君子”促膝談心,交談書法藝術、文學藝術和人生經(jīng)歷思想境界的認識。最后是以自己的審美體驗去理解作品的創(chuàng)作構思,在絕美書法藝術作品中得到熏陶,使自己的書法藝術達到一個質的飛躍。
【不朽的書法藝術和人類文明進程與時同長】相關文章:
1.書法藝術源遠流長
3.回憶不朽作文